浙江省金华市环城小学 高燕云
【课堂摘录】
一、设置问题,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能叫出这些鸟儿的名字吗?他们准备向鸟中之王──凤凰学艺,他们是怎么学本领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群鸟学艺》这篇课文。
2.出示课题,质疑
(1)什么是群鸟?
(2)“艺”的意思是什么?
(3)群鸟学的是什么本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班齐读课文。
2.说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三、读画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1.按课文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1)找出不理解的句子、词语,并做上记号提出来。
(2)你从哪句话中学到了什么或懂得了什么,过一会儿请说出来。
2.检查自学情况、指导朗读
(1)有哪些鸟向凤凰学搭窝?板书:猫头鹰等
(2)他们各是怎么学的?怎么做的?结果有什么不同?(画出有关句子读读,说说自己的看法)
3.过渡句:小燕子搭的窝最好,那么他们是怎样向凤凰学搭窝的?
4.请一位学生朗读6—7自然段。
讨论:
(1)在这两个自然段中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2)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凤凰教小燕子搭窝的过程,分成几个步骤,用“”标出。
(3)用用“先……再……然后……”这些关联词语说一句话。
5.你认为要学好搭窝最重要的是什么?
学习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答:无论学什么,只要虚心好学,认认真真,有耐心就能学到本领。
四、读演结合,感悟中心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推荐代表朗读,分角色带动作表演课文内容。
3.你们认为谁的表演最精彩,为什么?
五、总结、扩展延伸
小燕子刻苦学习,学会了搭窝的本领,非常好,他住在漂亮、结实、暖和的窝里。其他鸟因为没有耐心而没有学会搭窝的本领,其实啊,他们并不需要搭窝,根据你的阅读和你掌握的课外知识,你知道他们是住在哪里的吗?和同学们说一说。
生:猫头鹰是住在松树上。
生:麻雀是住在……
生:乌鸦是住在……
师:是啊,这些同学很会看课外书,知道得可真多,我们在学习童话故事时,不但要懂得道理,还要注意掌握一些科学知识。
六、联系实际
学了这篇课文,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课后剖析】
《群鸟学艺》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教材中的一篇文章,以上教学设计是本学期我在某实习生上课时所做的课堂摘录。对于一个新老师来说,这堂课是她精心设计过的,其中体现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应该说是个不错的设计,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比如,开篇的质疑问难,创设了一个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第三个对比环节的设计也较巧妙,突出了小燕子的“刻苦”,有一定深度,语言训练也比较到位,最后自然地引出了学了这个故事后的感受。最后的分角色表演给孩子的语言表达提供了一个平台,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实现了读者和文本的对话。
这堂课的设计充满了童话的色彩,这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是,教师在努力创设童话般的课堂情境时,却被其中的一个教学环节给破坏了。我们把第五个环节放大了来看一看:也许这个教师想尊重科学,在教育孩子们要做个勤劳、刻苦学习的人时还应多了解“真实”的科学,跳出文本,理性地看待鸟栖息的问题。在我看来,这好像为孩子们精心编织的童话梦一下子被莫名其妙地惊醒了,如果我是听课的孩子,也许我会想,刚才还夸小燕子刻苦学习呢,现在老师说那些鸟本来就不需要搭窝,难道不可以懒惰吗?这简直就是自相矛盾嘛!这样的引导也和先前创设的课堂情境不相符。这位教师为了不误导学生,让学生说说在实际的生活环境中其他没学会搭窝的鸟住在哪里,看似在拓展延伸,相机渗透科学知识,而事实上则起了反作用。我们是要尊重科学,要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不要囿于文本知识,这样的出发点原本是很好的,可是在实际操作上欠缺考虑,出现了导的方法问题。我想,在说明科学真理的同时,能不能不破坏这个童话的情趣呢?让它自然地出现并为学生所接受,而且又能和文章说明的道理保持一致?下课后,一位一同听课的老教师说的话简直一针见血:为什么要破坏这么好的童话情境呢?教师可来个顺水推舟嘛!因为小燕子刻苦学习,搭的窝又暖和又结实。而猫头鹰、麻雀、乌鸦他们因为懒惰,没有学会搭窝,至今还没有窝呢!你知道他们现在住在哪里吗?你见到他们会对他们说什么?这不就很自然地把其它鸟的栖息地给说出来了吗。难道这不比一本正经地告诉孩子:其实这些鸟是用不着搭窝的,你知道他们住哪里吗?要好得多、有趣得多,更能被学生所接受吗?你看,话一转,稍做改变,照样能说明科学知识,照样能告诉孩子多看书能掌握更多知识的道理。听了老教师的点评,我暗暗叫绝!
新课改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但无论如何,应把学生的学放在第一位,如何正确处理好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关系,仍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课题。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