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各庄镇后泥河小学 付洪云
《楼兰的忧郁》放在《维也纳的森林》这篇课文之后,真可谓反差巨大,不由人不“忧郁”,不由人不慨叹,不由人不震撼!
课文首先讲了三千多年前古楼兰的消亡,讲了“自古就有‘千里黄河富宁夏’”之美誉的宁夏现在变成“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讲了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泊——青海湖,青海湖水位连年下降,致使一些地方以露出沙丘,形成半岛;还有那原本“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的甘肃中东部地区,如今呈现出“万丈厚土,寸草不生”的荒凉。而这一切,都是人类急功近利,盲目“改造自然”带来的恶果。追古抚今,作者不禁感叹“沙漠竟从来没有停下它那要踩覆人类繁华的脚步!这又怎能不让人生出楼兰的忧郁?”在忧郁中,在茫茫黄沙中,我们也看到了些许的希望与绿色,我们看到了沙头坡上,黄沙被绿色的巨网牢牢缚住。我们看到了沙漠的肆虐,但更多的,我们也应该看看固沙林带,看看“挣扎着穿越沙漠的黄河”。这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盲目地改造,毁了自然,科学的改造,会还给我们一个绿色的家园。
这篇文章的内容是现在全世界都非常重视的环保问题,而现在的“重视”,恰恰因为当初的“忽视”,面对人类自种的苦果,这种滋味怎一个“忧郁”了得。
从内容上来说,作者倡导人们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用科学的方式弥补我们对大自然犯下的过错,还自己一个绿色的家园。学生对于作者所要表达的想法不难理解。
这种题材的文章现在可谓数不胜数,但是这篇文章为什么能够入选我们的小学课本呢?因为它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那么,作者是怎样达到这样的效果的呢?课文为什么具有震撼人心、振聋发聩的力量?
一、作者成功运用对比手法,多次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作具体的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显示了巨大的落差,造成了文势的跌宕,从而能够让读者从心理上感受到震撼。
比如说文中对古楼兰的描写“马蹄哒哒,驼铃生生,商贾时节络绎不绝”,文字不多,但是足以让读者想象出罗兰古城当时的繁荣景象。而现在呢,楼兰古城“渐渐被沙海湮没了。和楼兰同时兴起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尼雅、古皮山等繁华城镇也都先后湮没在近代的沙漠之中。”今昔对比,当时的繁华与今日之苍凉怎不让人慨然生叹!对比最强烈的还是宁夏的今昔对照。在这里,作者不惜笔墨详细描绘了宁夏昔日的怡人气候与富足——先引用了两句俗语“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两岸,沃野千里”,这说明什么?民间的俗语是劳动人民在实际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具有普遍规律性的语言,这是人们的共同认识。所以引用俗语能让读者更加认同作者的观点。接着作者又用事实说话:“古时的六盘山一带长满了棕木。棕木本是亚热带植物,能大量生长在六盘山地区,足见当时这里的气候多么温暖湿润。”这有点像是议论文中的事实论据了,没错,作者就是要用铁铮铮的事实让读者充分认识到今昔环境的差异有多么巨大!在描写如今的宁夏时,作者仍旧引用了民间的俗语“今天的宁夏是‘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这简直就是一种自嘲!接下来作者又用了一个排比句,分别对这“一场风”在春、夏、秋三个季节中的肆虐进行了描绘。春天的风可以将禾苗吹死,掩埋;夏天的风可以将庄家“青干”在地里;秋天的风常使成熟的农作物纷纷落粒。这是一场怎样的“风”啊,它可以在任何时候轻而易举地让庄稼绝收——侥幸躲过了被春风掩埋的禾苗,随时都可以被夏日如火的热风“青干”在田里,即便是再次“侥幸”逃脱的庄稼又得以“侥幸”成熟了,秋风起兮又“常常”让成熟的庄稼纷纷落粒……多可怕的风!多可怕的后果!这就是曾经“青山葱笼的六盘山”?这就是今天已经“万山秃尽”的六盘山!这样巨大的反差,怎能不令读者心情激荡,感慨万分!
二、语言翔实,数据准确让读者觉得信服。
宁夏今昔的巨大差异从何而来?作者在前文已经交代得很清楚——是这里的人们一代又一代把宁夏的生存环境“挖”得面目全非……
“在宁夏,山里的农民世代靠挖甘草维持生计。”“这里的人们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地挖着……”“世代”“一代又一代”,可见人们对宁夏环境的破坏——时间之长,历史之久。世代是个怎样的概念?作者做了具体描述:老师赞扬孩子是好学生是因为孩子除了刻苦学习之外还能“起早贪晚地挖甘草”赞言哪家父母勤劳能干,总要领着人们参观他家满屋子的甘草。什么叫“世代”?就是从小就挖,长大了还要接着挖,而且是被鼓励被夸奖着挖,他再有了孩子就一定会鼓励自己的孩子接着挖。人们靠“挖”来维持生计,却不懂维护环境,终于一代又一代地将宁夏的生存环境“挖”得面目全非……
作者如此详细描述当地人对挖甘草的热衷,后文宁夏“万山秃尽”的结局就可想而知了。
另外,作者在描写青海湖的水位下降,沙漠的南移时都列举了详细的数字,这些都让人对文章所表现的内容合作者的观点更加信服。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