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在大力呼吁:“语文教学要回家!语文教学要简单化!”这就说明,语文备课要注重有效性。而这一切,都必须从老师的研读文本开始。王老师这节课《冬至的梦》是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语言优美生动。作者细腻的心思,生动的语言,让人读来回味无穷。学生在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时,需融入到作者所描绘的情境中,细细地品味,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才能感悟到作者对春天的向往与热爱。因此,我们教研组在一起精心研读文本,探讨有效地教学环节。王老师吸取了大家好的教学建议,注重运用各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抓住本课的重难点,去设计教学目标。力争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清晰有效。
一、直奔中心,教学设计具有整体性
今天一上课王老师开门见山式的导入了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冬至的梦》一课,”直接切入到课题。然后向学生提出要求: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教师及时把握问题的生成,巡视引导学生自学课文,给足了时间,在学生读透了课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学习反馈的信息可以反映出:他们通过对课文语言的揣摩,感悟到作者心中因为有着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所以他用心倾听了生命的声音,用心观察了生命的变化。实现了语文学习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三、以问题为线索,让感悟在研讨中走向纵深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脚踏实地立足于文本,重在品词析句领会文字的神韵,揣摩作者的感情。问题是思维的起源。语文教学要用问题把课堂教学穿起来。问题必须有统领性,指向教学目标。语文教学应把握神不可散。在本课中,王老师让学生从整体感知到精读感悟,能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在学生潜心会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研讨,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王老师整堂课始终围绕“为什么说冬至的梦是“温暖的梦、希望的梦”?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要求学生边默读边勾画.”通过这样一个具体的中心话题,引领学生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自由地去理解学习。这个问题紧紧扣住文思,既帮助学生抓住文章的中心,又最大限度的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这一问又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这样的挖掘使课堂充满了智慧、生机和活力。交流时,学生结合第二、三、四自然段中的具体的语言文字,回忆了冬末初春时,大地万物蕴藏着的春天的气息,感受大自然给予的色彩和生机,把学习理解课文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比如学习“不信,你拨开积雪或扒开泥土仔细地看看吧。黑色的藤条变青了,干硬的树枝变软了,冻土地开始松动了,冰河下面有了“哗哗”的声音。细小的草根儿,有的已经绽出苍白的芽苞……”这个句子时,学生有声有色地读完后,说到:“作者心中因为有着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所以他用心倾听了生命的声音,用心观察了生命的变化。只有心怀热爱,才能欣喜地发现春天的脚步近了。”王老师马上赞赏地说:“说得多好!你感受到了作者的心意,你的心中也一定涌动着对春天的向往和热爱。带着体会读一读吧!”这回学生的读,就由衷的出自自己的感情,读出了味,读出了情。真切地感受到它们是怀着梦想、怀着希望来等待的。这种等待感觉很美好,很温暖!
本文作者寄“梦”于具体的事物之中,尤其是两次提到的梅花图,饱含了“我”和爷爷向往春天、热爱生活的真挚的情感。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体会:文中两次提到梅花图,分别写出了“我”和爷爷怎样的情感?王老师鼓励学生结合具体事物去理解,深入体会“我”和爷爷对生活的热爱以及爷爷的勤劳与善良。只有这样,“情”才是有源之水,学生才能从中领悟到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最后可反复吟诵“梅花图”中的对子,进一步加强感悟。
四、品味语言,领悟表达方法,做到了"以读促悟"
学生的感受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朱熹曾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他充分肯定了在语文学习中“读”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手段.本节课还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在王老师的带领下,在本课教学中,学生以多种形式的读来整体感知这篇文章,在教学中,教师能充分信任学生,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指读,自由读,默读,赏读,相信学生能读懂课文,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寻找自信的力量。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读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节课的读,学生经历了"读通(一读,读对,读通)读懂(二读,画画批批,粗知大意)读好(三读,交流收获,积累语言)"三阶段。通过细读,让学生大体感知文本;通过精读,让学生感悟之本;通过展示读,来呈现文本,通过拓展读,来升华文本。
在本节课中,王老师在书声琅琅,在品味语言中研讨,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受到美的教育。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总而言之,王老师这堂课精彩多多,亮点多多,值得我学习的很多。最后,我想对任老师说一句话:听一节好课是一种享受,评一节好课更是一种享受,感谢王老师带给我如此美好的享受!
我的评课到此结束,肯请领导和老师多多指教。谢谢大家!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