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亚萍
一、为什么研究古诗?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编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更是古诗中的精品,语言凝练,词句优美,意境深邃,给人以艺术熏陶,是学生进行文学积累、语感培养、提高语文素养的极好载体。
现在,初高中的语文学习中,古诗文占据很重要的份额。无论哪项考试,都涉及古诗文。回头来看,我们的小学教材古诗文的涉及实在太少,有也是蜻蜓点水。也许,我们觉得小学的孩子还小,理解不了。别忘了,小学六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二个月后就升入中学学习,语文学习完全进入另一个“分水岭”——古诗文的教材大多较长,可以想象孩子学起来会如何吃力。目前,小学白话阅读教学研究比较热烈,古诗文教学研究还很单薄。如果我们能根据中高年级学生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就可以比较好的和中学古诗文学习进行一些有效地链接。于是我选择了《元日》这篇篇幅较短但融情入境、寓意深刻的古诗做案例,进行重点研究。
二、古诗教学的一些弊端。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学生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浅显易懂的古诗文。这就要求学生能掌握一些古诗文的诵读方法、解读方法,积累一些基本的古诗文词汇,初步体会古诗文的意境美。在传统的古诗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介绍讲解,逐字逐句句解释,而学生则是埋头苦读。学会的标准通常以会背、会解释来衡量。学生究竟从古诗中领会了多少美的意境,无从谈起,究竟学到多少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也无从落实。这样“串讲”式的教学给学生的永远只是关于字、词、句的烦琐知识,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实在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文的语言凝练,词句优美,意境深邃,又从何谈起呢?
三、怎么学古诗?
古诗究竟怎么学?我想其内在本质与白话文教学该是相同的。古诗的阅读,首先是读,就是要把这首诗当做文章来读,而不是把它当成词、句来读,不要把好端端的整首诗给拆散了。“诵读”,对理解古诗、感知意境(情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读准古诗,在理解古诗大概意思后,再带动古诗意境的研习。大家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这些事实:一、学生对于古诗文词句并非完全空白,因为古诗文中有很多因子存续到现在。二、暂时留存的一些语言障碍有时并不妨碍理解整首诗的意思。教学《元日》时,上课伊始“诵读”分两步:借助工具书“读准古诗”;掌握节奏、看图想象“读好古诗”。古人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想通过诵读,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对古诗有了整体印象。古人“不求甚解”读书之法大抵就是如此。老师没有讲解一个字,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学习兴趣自然浓厚。
然后,在整体把握古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知“诗中画”、“诗中声”、“诗中情”。古诗教学就是“冰山体”教学,要引导学生透过短短的“五言”“七言”看到蕴含的“诗情”、“诗意”。重思考、重感悟、重体验、重创造,引导学生体会“诗言之志”、“诗言之情”,引导学生发现古诗语言凝练、含蓄,意境深邃之美。我们可以根据诗意,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表演、绘画、改写等,把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比如《元日》,描绘的是人们喜迎除夕,忙碌愉快的情景。教学时,我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启发学生联想自己过年时的心情,抓住诗句中的“画”、“声”、“情”,说一说、演一演,使他们脑子里呈现出喜悦的画面,学生会通过自己的想象感受到诗的意境之美。
就古诗而言,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事物的情感是随着人的情感变化而变化的。正如清代吴乔在《国炉诗话》中所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学生学古诗时,往往很难直接从诗意中体会诗人的情感。比如《元日》,没有学过历史,不了解时代背景,单从诗句表面就很难让学生理解到诗人抒法的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很多老师往往会根据教参的要求“稍作了解”,把王安石的理想抱负直接灌输给学生,而学生呢就把这“除旧布新”死记硬背下来以应付考试。可是古诗文的“融情入景,寓意深刻”,学生又从何体会呢?于是,我尝试着在引导学生研习诗意时,把春节传统习俗中所包含的老百姓“除旧迎新”美好意愿渗透进去。在学生读好、读懂古诗的基础上再思考王安石写这首诗时,对新年有什么美好祝愿和期盼。然后,老师只要简要介绍诗人写诗的历史背景,学生就能比较深刻的体会到诗人是想通过对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动人情景的描写来抒发自己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的了。有时候,只要人们站在当时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中,很多道理似乎人人都懂。由此可见,了解诗人所处的生活环境、时代背景和一些性格特征对于学生理解诗情也是很有帮助的。
小学古诗是一笔财富,为师者如果好好利用,精心设计,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操,自身也可从中获得乐趣与享受。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