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乡土画家》教材理解 《乡土画家》综合资料

新学网 > 语文 >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 乡土画家 > 乡土画家教材全解

15 乡土画家

教材说明

〔解题〕

“乡土”是本乡本土的意思。题目中的“乡土画家”指的是著名画家齐白石。

〔结构分析〕

本文从不同角度书写了著名画家齐白石作为乡土画家的艺术成就和他取得巨大艺术成就的原因。全文共9个自然段,按内容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8自然段),写“我”个人认为齐白石是位出色的乡土画家。

第一层(第1自然段),简要介绍齐白石。

第二层(第2~4自然段),写白石老人的画无一不是一个炎黄子孙在自己乡土中的生活感受。

第三层(第5自然段),写白石老人的画是从苦学苦练中锻炼出来的,离不开对生活深刻的体会和观察。

第四层(第6~7自然段),写白石老人取得巨大艺术成就的秘诀是“有生活”。

第五层(第8自然段),综上所述,“我”认为白石老人是一位乡土画家。

第二部分(第9自然段),白石老人的画中融入了他对家乡和土地的热爱。

〔语意理解〕

“他自己晚年自称‘白石老人’,大家也亲热地称他为白石老人。”

齐白石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改名璜,字濒生,“白石”是老人的号。“号”,原指在名和字以外另起的别号,后来也指名以外另起的字,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旧时有将姓与字或姓与号合称的习惯,“齐白石”就是姓与号合称得来的。

“老人始终把他的艺术生命立根于这块土地,因此他的作品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他所画的题材……都是一个炎黄子孙在自己乡土中的生活感受。”

这段话说明了白石老人的艺术灵感来源于本乡本土,他的艺术创作扎根于农村生活。白石老人作品主题的确定和内容的选择都来源于他对乡土生活的观察、体会与感受。这段文字也是对白石画风的一个总概括,下文分别列举了《小鱼煮丝瓜》《蛙声十里出山泉》两件作品作例子,来具体地说明白石老人的画有着深厚的农村生活积累。

“篮子里四条丝瓜是刚从棚上摘下来的,还带着瓜花和藤蔓;小鱼也是才从河沟里捞起来的,大小不一,而且有几条还是活蹦乱跳的。”

“这显然是孩童时代的齐白石曾经仔细玩味过———不,他简直是和这些蝌蚪共同生活过,才能这样气韵生动地出现于他晚年的笔端。”

如果没有对农村生活的深厚感情,没有长期观察和体会乡土生活细节的深厚底子,如何能把作品描画得如此鲜活传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作品中的出神入化之笔,都是白石老人真实的生活感受,是他长期乡土生活的写照。

“他是个乡下人,有他对乡土风物深切的爱恋。他看惯了院子里的小鸡、溪流里的鱼虾、树上跳跃着的松鼠、绕着花飞的蝴蝶、点水的蜻蜓、草间的蚱蜢、河边的青蛙……把这些可爱的生命,活泼生动地永久记录下来。”

乡野生活是齐白石艺术创作的土壤,他的艺术在这片土壤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首先源自他对大自然的挚爱。大自然中生命的灵动给了他巨大的创作灵感。可见,齐白石艺术创作的原动力是他对家乡的热爱,对乡野的依恋。“风物”,一个地方特有的景物。

“因此,小鸡的天真姿态,……都诱使他花费许多精力去观察、揣摩。他要抓住每一动物和植物的性格,他要看得出每一朵花、每一只小虫的内在生命,因此,在他的作品里的物象都有活生生的灵魂。”

正是由于发自内心的对自然万物的热爱,在齐白石眼中,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并不是没有思想和语言的东西,而都是有鲜活灵动的性格与灵魂的。在它们小小的身体里,萌动着巨大的内在生命力。齐白石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把工夫下在观察、捕捉和揣摩这些自然的生灵独特的性格和品质上。这不仅需要锐利的眼光,细致的观察,更需要坚持的韧性和不懈的耐力。“揣摩”,反复思考推求。“物象”,物体的形象。“活生生”,实际生活中的,发生在眼前的。

“白石老人晚年自诩:‘莲花峰下写鱼虫,小技当年气亦雄。’他的《自传》稿说:‘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只有天上之龙,从未得见,吾不能画也。’这绝不是虚夸之谈。”

“自诩”,自夸。“写照”,画人或物的形象。这段话的意思是:白石老人晚年自夸道:“在莲花峰下描绘鱼和小虫,虽然微不足道,但也充满了饱满的感情和创作的冲动。”在齐白石的《自传》中写道:“我曾经为万虫百鸟写照传神,只有天上的飞龙,因为我从来没有看见过,所以不能画下来。”“虚夸”,虚假夸张。齐白石的这些话绝不是夸张之语,出现在他笔下的万虫百鸟,都是他所一生钟爱的乡野生活的一部分,他怀着真挚的热爱,那样认真细致地观察和揣摩过它们的一举一动,每一幅栩栩如生的作品都是他生活感受的写照。而天上的龙只是一个传说,因为从未见过,没有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细致的观察,所以齐白石就不去画它。齐白石的这些话说明了他在艺术创作上是多么地重视生活体验,“有生活”是他进行创作的基础和源泉。

“有的画家崇拜白石老人的作品,模仿他的笔墨,袭取他的笔法,甚至连书法题款也悉心模拟,可是忽略了老人丰富的农村生活体验,……击中了其中的要害。”

“笔墨”,指文字或诗文书画等。“袭取”,沿袭地采取。“笔法”,写字、绘画、作文的技巧或特色。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齐白石的作品是不可模仿的,因为他创作的源泉和灵感来自于丰富的农村生活体验,也就是说他“有生活”。任何没有生活基础的机械模仿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像鹦鹉学舌,只能学到一个皮毛,而永远学不到的是作品的灵魂。所以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意思是说:像我一样注重体验生活的人,在艺术上会有前途;而不重视生活体验,只想机械模仿的人,是没有什么前途的。

“总之,我个人以为白石老人应该属于乡土画家。”

这句话是对上文一系列论述的一个总结,可见在写作方法上,文章运用了“分—总”的方法。总结“齐白石属于乡土画家”这一观点的原因有三:1.齐白石对农民生活有着浓厚的感情;2.齐白石有着深厚的农村生活积累;3.齐白石的作品因丰富的农村生活体验而无法模仿,独一无二。

“正因为齐白石是一位乡土画家,他爱家乡,爱自己的土地,他无比真情地去抚爱这世界,因此才以他的艺术博得世界人士的共鸣。”

文章的最后一段文字正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齐白石是中国湖南乡下土生土长的书画家,在他的作品中,洋溢着对家乡风物的满腔挚爱,弥漫着乡野生活的清新气息。异域的人们通过齐白石的画,认识了中国的乡村生活,体会了一个乡土艺术家对自然、对家乡的深厚感情。正是这些使齐白石的画成为独一无二的精品和珍品,使他的艺术在世界上亦占有一席之地。

〔写作特点〕

1.运用“分—总”的方法论述自己的观点,结构整齐,层次鲜明。

2.选取典型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体会齐白石老人对家乡及所过的农民生活的浓厚感情,使学生懂得“齐白石老人正是以无比的真情去抚爱这世界,因此他的艺术才博得世界人士的共鸣”这个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白石老人应该属于乡土画家”的含义,学习他热爱家乡、热爱自己的土地、热爱生活的艺术情操。

4.搜集有关齐白石的资料,课内外知识相结合,加深对“乡土画家”的理解。

5.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难点〕

1.阅读课文,理解“齐白石老人应该属于乡土画家”的含义。

2.理解白石老人能够做到“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课内外知识相结合,加深对“乡土画家”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搜集齐白石老人的资料和作品(图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操作要点〕

1.读书指导。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①启发谈话。可以从有关齐白石的故事或作品入手,揭示课题。

②板书课题。结合预习谈谈对课题的理解。

③设置悬念。齐白石为什么被称为乡土作家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

(2)检查预习,初读感知。

①检查读书情况。

在学生自由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名读课文,纠正朗读中的错误,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②学生汇报预习情况。

学生可以汇报预习时查字典理解的词语,如:观察、揣摩、自诩、共鸣等;也可以提出预习时不理解的词语,如:乡土气息、形神俱备、气韵生动等,这些词语可以由学生谈自己的理解,也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

学生在预习时遇到的一些比较难理解的句子可以放在理解课文时解决。如:“莲花峰下写鱼虫,小技当年气亦雄。”“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只有天上之龙,从未得见,吾不能画也。”

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④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师生共同讨论。

(3)小组讨论,理解课文。

在学生熟读课文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重点讨论两个主要问题:

①齐白石老人为什么被称为乡土画家呢?

②齐白石老人为什么能够做到“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

a.组织讨论第一个问题:齐白石老人为什么被称为乡土画家呢?

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个问题,讨论前教师可以分好学习小组,确定各小组组长,小组组长带领全组同学深入讨论。在讨论时要注意实效性,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画出与讨论问题相关的词句,并标注序号,写出对重点词句的理解。然后教师深入各学习小组,指导小组成员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互相补充,互相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加强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在小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全班同学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着重指导学生理解以下句子:

“老人始终把它的艺术生命立根于这块土地,因此他的作品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他所画的题材,无论是一枝荷花,一株芋叶,一窠小鸡,一只蜻蜓,都是一个炎黄子孙在自己乡土中的生活感受。”在讨论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始终、立根、浓厚、亲切”等重点词语,谈对白石老人是乡土画家的理解。

“这些细致的描绘,正是为了说明‘只有农家能谙味’。因为它们都不是从街市上买来的,而是农村日常劳动的产物。”在讨论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都不是、而是”等词语,谈对白石老人是乡土画家的理解。

还有其他句子,学生可在汇报时相互补充。

b.组织讨论第二个问题:白石老人为什么能够做到“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着重指导学生理解以下句子:

“因此,小鸡的天真姿态、虾的透明外壳和有生命力的须爪、牵牛花为了生存向太阳光挣扎的挺劲,都诱使他花费许多精力去观察、揣摩。他要抓住每一动物和植物的性格,他要看得出每一朵花、每一只小虫的内在生命,因此在他的作品里的物象都有活生生的灵魂。”在讨论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观察、揣摩、看得出、创造”及“活生生的灵魂”等词句,谈对白石老人绘画技艺的理解。

还有其他句子,学生在汇报时相互补充,深刻讨论。

在重点探讨以上两个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学生若还有其他疑问,教师可以相机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解决。

(4)朗读指导,感情升华。

在组织全班同学充分讨论后,在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①自由读。以学生为主,让学生选择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自由练读。

②指名读。教师指名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朗读。

③师生评价。结合学生读的实际情况,师生共同评价,表扬优点,提出不足,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

④在评读基础上,可以指名读,可以让学生齐读,也可以师生合作读。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白石老人热爱家乡、热爱自己的土地、热爱生活的艺术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感。

⑤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白石老人能够做到“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这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示?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谈感受。

2.积累内化。

(1)指导书写生字。

学生汇报生字写法,教师重点指导“悉”字要注意上半部分写法,“践”字要注意右半部分写法,“炼”字要注意与形近字“练”的区别。

(2)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

(3)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白石老人的资料,丰富课外知识。

3.实践活动。

教师和学生可以多方面寻找丰富的文字资料、图片等,组织白石老人绘画作品展,欣赏白石老人绘画艺术,陶冶学生情操。

资料

〔齐白石 (1864~1957)〕

中国书画家、篆刻家。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别号借山吟馆主者、寄萍老人等,湖南湘潭人。早年曾做木工,后结交当地文人,学习绘画、诗文、篆刻、书法,靠为人写照、卖画、刻印为生。57岁后定居北京。60岁以后,画风遽变,重视创造,融合传统写意画和民间绘画表现技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擅花鸟虫鱼,笔墨纵横雄健,造型简练质朴,色彩鲜明热烈;并善于将阔笔写意花卉与微毫毕现的草虫巧妙结合。亦画山水人物。篆刻初学浙派,后多取法汉代凿印,单刀直下,劲辣有力。建国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能诗文,有《借山吟馆诗草》《白石诗草》。

1949年当选中国文联委员、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委员。1952年被聘为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年德国艺术科学院授予“通讯院士”荣誉状。196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同年于中国美术馆举办“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诞生100周年纪念展览会”。1983年于中国美术馆举办纪念齐白石诞辰120年周年作品展览。出版有《齐白石作品选集》《齐白石山水画选》等画册多种。

〔湘潭〕 地名,在湖南省。

〔形神俱备〕 外形和气韵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形神状貌〕 外形、状态和气韵。

〔玩味〕 细细体会其中的意味。

〔栩栩如生〕 生动活泼的样子。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