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鲁班造伞》教材理解 《鲁班造伞》教学参考

新学网 > 语文 > 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 鲁班造伞 > 鲁班造伞教材全解

教材说明

本文是一篇传说故事,讲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木匠鲁班造伞的事,教育学生养成勤于观察,遇事多动脑筋的好习惯。

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介绍了鲁班是什么样的人,传说伞是他发明的。第2自然段是说有一天,鲁班和妹妹到公园玩,遇到大雨,人们无法游湖赏景。第3自然段写在妹妹的启发下,鲁班想到要造出能挡雨又能带着走的东西。第4自然段写鲁班看到雨中头顶荷叶玩耍的小孩,想出了办法。第5自然段写鲁班经过反复试验,终于造出了能开能合的伞。

课文配了两幅插图,分别与4、5自然段对应。画面人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重点的重要凭借。

课后还编排了4道练习题。第1题是默读课文。说说鲁班是怎样发明伞的。目的是继续学习通过默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第2题是读故事,谈感受,旨在启发学生从文中受到教育,并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第3题是照样子,在括号中填写合适的动词,是词语搭配的练习。

教学目标

(一)认识“鲁、著、匠、创、亭、赏、遍、需、逐、脉、络、架、撑”13个生字,会写“创、观、湖、珠、晒、奋、亭、匠”8个字及以下词语:创造、西湖、雨珠、日晒雨淋、兴奋、小亭子、木匠。认识偏旁三框“匚”。

(二)默读课文。了解鲁班造伞的经过,体会鲁班是怎样善于观察、善于动脑动手的。

(三)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略)

(二)识字写字

1.识字。

“鲁、络”声母是舌边音。“著、逐”声母是翘舌音。“创、赏、撑”声母是翘舌音,韵母是后鼻音,“匠、亭”韵母是后鼻音。

有些字可与学过的形近字比较如:“创”与“枪”、“遍”与“扁”。

2.写字。

“创”字,第二笔是长点,不是捺。第三笔是横折钩,一笔写成,第四笔是竖弯钩,这两笔教师要注意范写。

“观”字,左边是“又”,右边是“见”,最后一笔是竖弯钩。

“湖”字,由三点水、“古”“月”组成,注意三个部件的位置比例和高低。

“珠”字,左右宽窄基本一致,左边“王”字位置稍高一些,末横变提。

“晒”字,左边是日字旁,右边是“西”,不要多写一横。

“奋”字,上面“大”字的撇捺要伸展些。

“亭”字,注意每个部件所占位置的大小,不能写得太长,“丁”字写在秃宝盖里面。

“匠”字,提醒学生最后一笔是竖折。

(三)朗读指导

本文朗读指导的重点有二:一是人物对话内容;二是鲁班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的语句。可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充分地表达出来,自由发挥自己的朗读技巧。

第3自然段中,妹妹话中的“唉”是妹妹因下雨不能游西湖的失望心情的真实流露,声音要低些。第一个感叹句表现了妹妹心中的愿望,要读得真切些,第二个感叹句要读出心中的顾虑。鲁班的回答用平静、轻松的语气来读。最后一句话的后半句较长,要指导读好:要是/能造出一种/既能挡雨、又能带着走的东西/该多好啊!

第4自然段中“有办法了!”语速稍快,语气上扬,读出鲁班兴奋、喜悦的心情。

第5自然段,“反复”“许多次”“终于”读得重些,突出鲁班造伞的艰辛、意志的坚强和对困难的克服。

(四)理解感悟

第1自然段,理解“著名”的意思,结合“许多”使学生对鲁班有个初步的认识。

第3自然段,抓“山青水绿”“更加”感受雨中西湖的美丽。从妹妹的话体会其心情。

从鲁班想的,体会到鲁班是个有了问题就非要解决、善动脑筋的人。

第4自然段,引导学生结合观察课文插图,理解小孩把荷叶顶在头上的原因,再联系鲁班的话,感悟到鲁班造伞是受到了小孩头顶荷叶玩耍这件事的启发,说明他留心观察,善于联想。

第5自然段,从“跑”“先……再……”等词,体会鲁班造伞的急切心情。从“反复”“许多次”“终于”等词句,体会鲁班发明伞的艰辛,感受他不怕困难、敢想敢干、坚持不懈的精神。

(五)实践活动

1.阅读课外资料或询问家长,了解鲁班还发明创造了哪些东西,是怎样发明的。

2.开一次有关鲁班发明创造的主题故事会。

3.读一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在空花朵上写几个自己喜欢的词语。

(六)教学时间

2—3课时。

教学设计举例

(一)交流资料,引入课题。

1.先让学生把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鲁班的资料进行交流,使学生对鲁班有个初步的认识。

2.教师导言后,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质疑。

(二)试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遇到生字多读几遍,直到读准,把课文读连贯、正确。

2.由小组长负责在小组内检查生字读音,全班正音。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画出不懂的地方。

4.检查,反馈。

(三)自读自悟,探究发现

1.布置自学要求。(1)认真仔细阅读课文。(2)思考:鲁班怎么想到要造伞的,为了造伞,他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3)可画出文中的相关语句,独立思考或在同学间交流。

2.交流学习所得。

(1)指名回答以上思考问题。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出相关段落,重点理解教学建议中提出的词句:

在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同时,加强朗读指导,让学生反复练读,读出人物说话或思想时应有的语气来。

3.讨论交流:鲁班为什么能造出伞来呢?

(四)练习说话

1.读了课文,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能解答的自己解答,不能理解的同桌交流,互相解答,有的在教师帮助下解决。

2.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和同学说一说。

(五)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六)积累语言,总结升华

1.学生读“词语花篮”里的词语,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摘抄在空花朵上。

2.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参考资料

鲁班:中国古代建筑工匠。相传姓公输,名般,亦作班、盘。他是鲁国人,因般与班同音,故又称鲁班。他大约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

鲁班出生于世代工匠家庭,从小就参加木工劳动。据传说,他发明了攻城用的云梯和磨粉用的石磨,以及很多木工工具,如锯、曲尺、墨斗、刨子、凿子、铲子等。被后世建筑工匠、木匠尊为“祖师”。数千年来,鲁班的名字已成为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语文同步读本》指导

教学过程中,可安排学生配套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二年级下册)中的《鲁班的故事》和《爱动脑筋的帕斯卡》。《鲁班的故事》由《巧设鲁挑梁》和《小草和锯子》两个小故事组成,都是描写鲁班的发明创造的,是学生进一步认识鲁班极好的补充材料。阅读时,要引导学生了解鲁班是怎样帮老木匠的忙和如何发明锯子的,了解帕斯卡是如何开动脑筋解决难题的,从而学习主人公平时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良好习惯。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