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争论的故事》问题探讨 这篇教材真的不科学吗?

新学网 > 语文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 争论的故事 > 争论的故事备课

近日,在浏览某杂志时,偶然读到一篇题为《这篇课文不科学》的文章。文章主要写的是对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争论的故事》中观点的争论。《争论的故事》主要写的是兄弟俩围绕“大雁究竟是煮着吃好还是烤着吃好”而引发的争论,以致最终丧失了射落大雁的最佳时机,最终什么也没有得到的故事。这一文本,旨在教育学生今后凡事应把握好时机,如果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必将贻误时机,一事无成。

针对这样一篇内容生动、哲理深刻的教材,在《这篇课文不科学》里,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这篇教材不科学,文章在所揭示的道理上存在着偏颇。在那篇文章中,作者在承认某些事应该“先做后说”的同时,重点强调了绝大部分事情的处理过程中,“说”对于“做”的重要性,比如“三峡工程”、“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点项目工程,如果在“做”之前不经过充分地“说”——如论证、讨论、研究,盲目“做”的话,不知道会给工程带来多少不可估量的风险与损失。从中作者认为教材一味地强调“做”比“说”重要是不正确的。因此,作者认为《争论的故事》这篇教材不科学,不应该出现在小学语文阶段,作为教材使用。

对于在事情处理过程中,究竟是“说”重要还是“做”重要,笔者暂不敢妄下定论。但是,对于《这篇课文不科学》作者在文章提出来的观点,作者却不敢苟同;恰恰相反,笔者认为《争论的故事》一文及所要表达的观点,很科学。

在《争论的故事》一文中,兄弟俩的行为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那就是“说”——争论,“做”——射雁。从文本引伸开去,其实,无论做什么事,都存在着这样两个方面:“说”与“做”。在笔者看来,这两个方面都很重要,而且都是必要的,因为“说”是为了“做”得更好;而“做”是为了更好地落实“说”。光“说”而不“做”,难免会给人以夸夸其谈、纸上谈兵之感觉;而光“做”而不“说”,则又难免落入盲目、一意孤行的境地。那么,兄弟俩最终为什么没有吃到大雁?其实,他们真正的失误,不在于谁“说”错了,或者说是谁不该“说”;而是在于兄弟都“说”过了头却没有很及时地去“做”。你看:“你这话不对,大雁该煮了吃。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哥哥的话)弟弟说:“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弟弟的话)你看,对于这么一个瞬间即逝、千载难逢的机会,兄弟俩却在究竟是“烤好吃”还是“煮好吃”这样的问题上喋喋不休,最终丧失了“做”的最佳机会,望“雁”而兴叹。所以,文本真正要表达的观点是:在做一件事情的过程中,我们应把握好时机,如果一旦陷入无休止地争论,必将贻误时机,一事无成。因此,文本最后提出的:凡事,关键是要先做起来;光说不做,那是行不通的。

对于《争论的故事》这样一个具有哲理、很容易被混淆的文本,之所以会被安排在小学教材中,笔者以为,跟当时的时代、政治大背景是密切相关的。

众所周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以说是吹响了改革开放前进的冲锋号,是解决一切问题,包括历史上的许多遗留问题的行动指南与纲领。所谓“实践”,就是要“做”起来。因为只有“做”起来,才能最终让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只有“做”起来,才能清楚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会碰到哪些困难与问题,才能采取更加有效的办法,对症下药;也只有先“做”起来,才验证先前“说”的,包括理念、策略、愿望,是否正确。在我们的历史上,曾经就犯过许多因为光“说”而不“做”而带来的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应该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颠扑不破的真理。

当然,要处理好“说”与“做”的最佳办法,当然是边“说”边“做”,让“说”来指导“做”,让“做”来验证“说”。因为只有边“说”边“做”,才能既不让美好的愿望永远停留在口头上,避免“纸上谈兵”;也不至于因为仓促上阵而犯下无法弥补的错误与失误。这样岂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吗?具体到《争论的故事》一文中,我们在落实了究竟是将大雁“射下来”还是“不射下来”这样一个最基本的事实之后,再来讨论究竟是煮着吃还是烤着吃,这样就不会出现文本中类似的问题了。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