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筱琳
“课堂即人生”,在课堂中有许多变与不变的质素,老师们常常会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对象的不同而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和策略,因此,每一个教学过程才会显得那样生动那样鲜活。
新教材第六册《他从火里跑出来》一课讲述了瑞典科学家诺贝尔研制炸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但他冒着生命危险继续实验,最终获得成功的故事。老教材中也有这篇课文,但内容和要求都不相同,我在制定目标时加以适当取舍,重点在于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诺贝尔不惜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对怎样才能成功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我想就这一课时,谈谈自己组织教学的点滴想法。
一、选准切入口,激发学生兴趣,为课文的学习进行铺垫。
选准教学切入口相当重要,因为这一环节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还可以为下面的教学进行铺垫。有些课文我们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导入,有些课文我们会对课题或有关内容进行质疑等等,方法很多,在这一课中,我引用了文汇报上对于中法儿童梦想的有关调查,调查表明,法国孩子把诺贝尔奖当作至高无上的荣誉,中国孩子视亿万富翁为顶级人生成就。诺贝尔奖为什么如此让法国孩子的憧憬呢?你了解诺贝尔奖吗?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到有关诺贝尔奖的内容上来,交流的内容也将直接帮助他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以课外促课内,丰富学生知识背景,进行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
培养搜集材料的学习能力很多老师都在对学生加以训练,这也是新教材的突出要求之一,但如果仅仅是在课堂上读一读找到的资料,既没有很好地培养学生语言和知识内化的能力,有时也会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而大煞风景,因此学生的材料以书面形式进行同学间的交流是很好的,但上课时一定要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也是一个积累和运用的过程。这样,学生在交流中能真正丰富自己的知识背景,对进一步学习课文有帮助。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作为平等的学习者或者说是高一层次的学习主导者,绝不能只充当一位听众,在肯定学生的有价值的学习同时,也应该把自己搜集或积累的材料和学生进行交流,甚至是在交流中向学生指出更规范的表达方法。本课教学中,我选择了一些学生熟知的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文学家,使学生产生共鸣,体会到诺贝尔奖确实是一种无上的荣誉。
三、优化交流话题,使学生真正产生情感体验。
教学主要环节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流为主,我深切地感受到,选择一个合适的交流话题十分重要,我摈弃了常规的演绎法,如“你觉得诺贝尔是个怎样的科学家,从那里看出来的?”而是在整体了解后引导学生体验“读了课文你心情如何,为什么?”表面看来学生交流的答案是一样的,大家都会找到相关的语句,但后者学生的想法,感受都是各不相同的,真正是个性化的感悟。
四、始终在学生的真切感悟和个性化体验中交流学习,教师以有效介入进行主导。
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容动摇,只有切身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才能真正有所收获,这其中,教师的主导作用绝不容小视。
如在交流到“30岁的瑞典科学家诺贝尔,埋头研究炸药已有三四年,实验失败了几百次,还死伤了一些人。有一次,实验中发生大爆炸,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诺贝尔的弟弟和几个试验人员被炸死,他自己也受了伤。但是困难、死亡没有吓倒诺贝尔,他仍然夜以继日地工作着”这一句时,有些小朋友对诺贝尔的锲而不舍似乎有所感悟,但很多孩子还有些懵懂,我引导学生:“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看看试验给诺贝尔带来的是什么?”“既然是困难、危险甚至是死亡,诺贝尔为什么要坚持试验?”这样一来学生都觉得有话可说,有话想说,交流得也很热烈。
再如学生在朗读时把“血迹斑斑”的“血”读错了,我在正音后抓住时机引导学生“你从这个词中看出什么来了”学生又从中体会到了科学家不顾生命危险坚持实验,在获得成功的一刹那欣喜若狂的心情。再指导朗读自然水到渠成。
五、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进行语言运用的训练。
新教材十分注重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有时是故事续编,有时是相关材料的交流展示,有时是对故事中的人物进行评价,我认为无论是怎样的一种语言训练,都应是学生的有感而发,而且是真情实感,或许“怎样才能成功”这个话题对于三年级的孩子而言严肃了一点,一下子不知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我进行了适当的资料补充,并发了一张精致的小卡片,孩子们也确实道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有的这样写到:你只要意志坚强,就一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有的这样写:失败几次,不是永远的失败,只要去做,就一定能成功。而令我最感动的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女孩子写了这样一句话:即使老师一次都没有请到我,我也要坚持举手。
附教学设计:
1、1876年秋的一天,34岁的诺贝尔又一次进行烈性炸药的实验。
2、请一同学朗读第3节,其他同学找出描写诺贝尔做实验时神态的句子。
(为了看清实验过程,他凝神地注视着,忘记了一切。)
(1)让我们一起发挥想象,诺贝尔会忘记什么?(一定要联系课文前面的内容)
(2)把想象出的情景用“他忘记了……他忘记了……他忘记了……”的句式试一试。)
(3)再用原句做总结句,想象的句子分述句试一试。
3、通过诺贝尔的努力,实验终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你们可以通过哪些句子看出?
反复朗读。学习本节学生提出问题。
4、引读“正当人们痛心的时候,忽然……原来……。他一边奔跑,一边狂呼……”
5、老师看得出大家也为诺贝尔的成功而兴奋不已,让我们试着把第三小节记在心里,共同分享他成功的喜悦,好吗?
6、出示填空练习,说说诺贝尔成功发明炸药的经过。
1876年秋,三十四岁的诺贝尔又一次进行烈性炸药的实验。(小组合作学习后,再交流)他( ),只听“轰”的一声巨响( ),人们立刻想到有一次( ),正当人们痛心的时候( ),诺贝尔面对( ),终于发明了烈性炸药。因此( )。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