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我盼春天的荠菜》问题探讨 《我盼春天的荠菜》有霸气吗?

新学网 > 语文 > 浙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 我盼春天的荠菜 > 我盼春天的荠菜备课

李卫东老师的《〈我盼春天的荠菜〉的随想》一文(载《中学语文教学1997年第9期)》批评了阅读教学中“无视学生主体参与”的倾向,读后很受启发。但我不同意李老师对课文《我盼春天的荠菜》的理解。李老师不同意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关于课文后三段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画龙点睛,深化了文章的主题的分析,认为后三段“是牵强附会的‘议论’,非但不是什么‘画龙点睛’,倒有‘画蛇添足’之嫌”,理由是“借两代人挖荠菜吃荠菜不同的心情和态度就阐发什么‘隔膜’,这合适吗?”“我们从这里分明读到了一种‘霸气’。作者因特殊的个人经历而形成‘荠菜情结’,为什么非得强加于别人呢?”“就此看,本文后半部的议论实有‘画龙点睛’之感,有一种‘强势感情’的霸气隐含在里面。”

我首先想指出李文逻辑上的错误。这里的论据是不能证明论点的,即李文认为的课文作者强加于人的霸气这个论据并不能证明课文后三段是“画蛇添足”这个论点。有霸气与画蛇添足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是否画蛇添足是文章写法的问题,是否有霸气是课文情感和态度取向的问题。所谓画蛇添足是说前文已写清楚了,后面再写就显得多余;所谓有霸气是课文作者不讲道理、强加于人。不画蛇添足也可能是有霸气的,画蛇添足也可能是没有霸气的。如果强加的不是所谓霸气,而是李老师认可的一种观点和做法,那还是“画蛇添足”吗?看李文的意思那就不是了。李文在这里显然陷入了混乱。弄清了这一点,我们姑且不考虑孰因孰果,把是否画蛇添足和有无霸气作为两个平行的问题来略加分析。

先看第一个问题。看课文后三段议论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画龙点睛、深化了主题,还是牵强附会,画蛇添足,要从课文的主题是什么,后一部分在表现主题中的意义来分析。仔细阅读不难看出,《我盼春天的荠菜》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写“忆苦思甜”的文章。这恐怕是教材编者、教参编著者和许多教师的共识。概括地说,《我盼春天的荠菜》前面部分写了两种回忆:关于饥饿、痛楚和屈辱的回忆,关于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体贴的回忆。前者表现为财主胖儿子对“我”的羞辱和财主大管家对“我”的追赶(屈辱感即由此而来),后者表现为对不惩罚因饥饿而“偷”吃生庄稼的“我”的乡民的感念和母女之间的相互慰藉。两种回忆点明两种人与人的关系:侮辱、损害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同情、关怀、相助。作家含蓄而深沉有力地控诉侮辱损害人的人们,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关系,则以浅吟低唱般的笔调讴歌。因此,《我盼春天的荠菜》的主题是:通过“我”童年苦难生活片断和备受压抑的心境的述说,通过“我”童年挖荠菜的故事,表现出对纯朴、温暖的美好感情和心灵沟通、相互慰藉的人与人关系的期冀、追求和向往。课文后一部分写的是:今天的孩子们对与“我”一块挖荠菜、吃荠菜表现出一种“赏光似的迁就”,继而由此联想到这种迁就“还表现在对我们这一代人的一些见解和行为上”(在作者看来,这才是更重要的)。作者遗憾今天两代人之间缺乏理解,心灵不能相通。在作者看来,这也是人与人之间关系不够健全和完美的表现,于是向青年一辈发出热切的呼唤:“让我们多谈谈心吧”,“真希望我们之间不要成为隔膜很深的两代人,而是心心相通的朋友”。字里行间弥漫着动人的情思,呼唤着善良纯朴美好的人间真情和生存境界。课文通篇在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前面否定、鞭挞一种人际关系,赞美讴歌一种人际关系;后面忧虑一种人际关系,希翼一种人际关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后三段是主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深化了主题,而非牵强附会、画蛇添足。

我们再来看“霸气”问题。和李老师的阅读感受毫不相同,我从课文中读不出丝毫霸气。相反,课文给我的感受确实如自读提示所说的那样,“娓娓而谈,读起来真像看见了妈妈的泪眼和笑容,听见了她那辛酸而热切的话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文章有很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就是李文摘抄批评的那些语句,如“我深感遗憾,”“我的心里就像翻倒了五味瓶,什么滋味都有”等等,有霸气吗?即使脱离了上下文语言环境孤立地看,充其量也只是遗憾、无奈和忧虑吧。如果注意到另外一些语句,如“自然,我也并不认为我们的见解和行为就完全正确,”“只要他们不觉得厌烦……”“孩子,让我们多谈谈心吧”等等,这难道不是循循善诱,娓娓而谈,语重心长,情真意切,而是表现了霸气吗?这与李文中批评的学生习作反映的老师向学生索要荠菜时“那严厉的充满问号的眼睛”有什么相似之处呢?理解上的失当,再加上感情上的反感,所以行文中就不免有论述混乱、断章取义、强加于人之嫌了。比如“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去挖荠菜,不‘跳着,跑着’,不觉得是一种‘有趣的游戏’,难道还要他们低着头去陷入辛酸而深沉的回忆吗?”这样的情绪化的指责和推想不仅是误解的,而且是强加的。事实上,课文作者是以平静的欣慰的心情描述这场景的,并无任何贬意,更无剥夺孩子玩耍权利的霸气,只是由此及彼地联想到了当年自己的挖荠菜的情景,从而自觉不自觉地做一种比较罢了。类似的误解之处还有不少。那么,李老师为什么会认为课文有霸气呢?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李老师不认同或者说反对课文作者诱导和劝诫下一代的“见解和行为”,而不认同或反对的原因又在于对课文内容和主题的误解。在李文看来:课文的主题就是教导孩子们别忘了“吃野菜”的旧社会,就是五六十年代的那种惯常的忆苦思甜。在这样理解的基础上,李文就很自然地认为:借两代人挖荠菜、吃荠菜的不同心情和态度来教导青年珍爱生活是不合适的;让孩子体会到作者当年的感情是不可能的;强加“荠菜情结”是不应该的。这当然就一错百错了。关于课文的主题,前面已经说过了。这里有必要再做一些解释,以澄清对课文理解的偏颇。课文中的“荠菜”,不仅是一种充饥物,更是作者坦然、自由、欢乐、温暖之情的精神引发物和投射物;“荠菜情结”(李文语),即对坦然、自由、欢乐、温暖之情的珍爱和追恋;“幸福”既指温饱,更侧重于指精神的丰富、完善、美好、充实和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关系;同样地,课文中的“生活”一词当然也不仅指解决温饱的物质生活,更是指美好的精神生活和人际关系。这样的理解恐怕是更贴近课文原意的。正如作者在另一篇同一时期写作的与《我盼春天的荠菜》主题基本相同的散文《哪里去了,放风筝的姑娘》中所说:“我留恋的并不是那种生活。我留恋的是那单一而天真的心境。”作者的自述是她同一时期散文的总的基调,当然也是我们理解《我盼春天的荠菜》主旨的重要参照。

编者语:本文章是针对初中语文教材第二册《挖荠菜》而发。我把它拿来放在这里,只是给小学语文教师们提供一点参考。为了更适合小学老师,编者把文的《挖荠菜》基本上都换成了《我盼春天的荠菜》。还望作者和读者见谅。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