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这篇应该是午夜发出来的——辛辛苦苦打了半天,电脑出毛病了。
多年以前,我曾经主持过一次教师评优课,在报一节的课题的时候,上课的学生告诉我,说我把一个字的子音读错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着”应该读“zhuó”我一惊,没来得及反映什么,觉得应该是自己读错了,因为这样的场合很多学生一起纠正,说明他们的老师应该很细致地查过字音。那件事叫我很没面子——但是过后我并没有认真查字典,究竟这个字的字音读什么。
去年秋天,我去北京参加一个全国的语文教学研讨会,一位教师也讲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他领学生读课题的时候,却读成“zháo”地,我又一惊,难道全国规模的课居然也有读错音的时候?通过短信互动,我纠正了他的读音,他并没有纠正,我心里还气气的。回去后,我也没有真正去查阅一下这个字的真正读音。
这两件事一直让我放心不下。
最近这两忙着在家里应付差事——要把一册练习册编写完。当编到《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课时,我突然来了精神头,我一定要把这个字的字音正准!同时在《飞得更高》的栏目里,我应该向老师与学生把这个字的字音正准确。网上搜索,字典查找,都未置可否,只好在一个专业网站,用短信的形式,花钱得到了有关这个字的字音的一篇论文。看:
六、飞得更高。
从“着(zhuó)陆”与“着(zháo)地”谈起。
“着陆,着眼,着手,着手成春”等词语中的“着zhuó”与“着凉、着迷、着急、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等词语中的“着zháo”读音是不同的。然而,我们只要稍稍留意周围说普通话的人对“着”字的发音,就会发现多数人把它们念做同一个音。即便节目主持人这种情况也大量存在。是不是大家都不遵守读音的规范呢?不是的,这两个读音的合并是符合语言内在规律的。理由如下:
第一:“着zhuó”的基本意义与“着”的一个基本义项相一致。《现代汉语词典》对“着zhuó”的解释是:
(1)穿(衣)。
(2)接触;挨上。
(3)使接触别的事物;使附着在别的物体上。
(4)着落。
对“着zháo”的解释是:
(1)接触,挨上。
(2)感受;受到。
(3)燃烧,也指灯发光。
(4)用在动词后,表示已经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
“着zhuó”虽然有四个义项,但基本意义只有一个,就是“附着”——(2)和(3)两个义项中含有典型的“附着”意义,(1)和(4)也含有较明显的“附着”意义。这一基本意义正好与“着zháo”的义项(1)相一致。这样,表示“附着”意义的的读音为“zháo”,那么根据语言中的类推原则,表示“附着”意义的“着”也应该读音为“zháo”。区分读音是为了区别意义,既然意义一致,也就没有必要分为两个读音了。
由此可见,意义相同相近而读音不同的词在使用中容易合流。我们想到在学生减负的今天《现代汉语词典》的编纂者能否考虑上述情况,根据言语交际中的实际发音把“着zhuó”和“着zháo”这样意义上有联系,用法上不对立的两个同形异音字的读音在词典里归并为其中的一个读音,或者至少承认“着zhuó”这样的字有两种读音。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不必花费大量时间反复死记那些“着陆”的“着”念“zhuó ”、“着地”的“着”念“zháo”。某些命题专家也无法用此类”多音字“来难倒学生。这样,人们可以腾出时间从事更有意义的信息记忆。
我长吁了一口气,这个结终于揭开……太让我感慨了:凡事就怕认真二字;千教万教,要教人求真啊!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