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一小 朱丹
金波先生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有一对会欣赏的耳朵,有一副会想象的翅膀。在《湖》这首极富儿童情趣,极有音律节奏的诗歌中,我们看到了自然天成的美景,我们听到了大地生灵的合唱,我们体验到美好生活的幸福。诗中的文字成了跳动的音律,成了有声的画面。作为一个成年人,敬佩金波先生有一颗未泯的童心,有舞弄文字的天赋,有能感染他人的强烈情感。作为一名教师,更希望成为撩拨孩子情感的魔棒,架设引导孩子体验的桥梁,激发孩子想象表达的愿望,达到从欣赏到感悟到积累最后到运用语言的最高境界。因此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必须借助多媒体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透过文字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诱发孩子们的想象。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用配乐朗读全文打动学生,激发学生整体感知全文的欲望。利用富有质感的画面,简短优美的音频感染学生,使学生得到感官的刺激而产生要好好读书的愿望,在个性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分角色表演读,让学生在情境中自读自悟,感受生活的乐趣,接着顺势而导,给一段音效,引导学生再现想象并将画面转化成诗意的语言,体验到做回小诗人的成就感,达到从感悟到想象表达的高度,最后回归整体,配乐齐诵,使学生扎实地与文本对话,真实地在课本中走几个来回。
回顾整节课,我的确立足于学生地发展需要和年龄特征,用声音、形象感染他们,通过朗读进行感悟,指导了观察,发挥了想象。课堂显得较活泼,较有生机。但是细细品来,仍有很多不足,留下不少缺憾。
一.寓情于景,心有余而力不足。
从开篇地配乐诵读到欣赏画面,乃至后面的情境表演,老师都用一根情感的线贯穿始终。但是从学生的表现来看,情感的撩拨并没有发挥极至。整个课堂气氛没有完全调动起来,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几个没有进入状态地场面。如:老师范读全诗后学生自读并非是发自内心地自觉行为,范读并未真正打动孩子地心;在感受动物奏乐地奇妙与有趣时,学生地表演显得僵硬、拘束,说明孩子们还没有进入情境游离于文字所构筑地画面之外。因此整节课地情感调动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二年级地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老师必须完全放下身架与孩子们交融,用眼神对话、语言鼓励,恰当的评价、适时的煽动,在平等的交流中和孩子们共创和谐的、舒适的、放松的、自由的学习空间。
二.再现想象,形具备而神韵乏。
课中,我设计了两个再现想象的环节,一个是想象亮得像镜子似的湖里有些什么,一个是想象在这场盛大的音乐会中还有哪些声音。每次想象我都作了情感的铺垫,一定的引导与暗示。第一次,课件出示了逼真的画面,第二次,播放了有趣的声效,孩子们兴致挺高,但是当他们把想象再现为文字时,缺乏的是语言的魅力,缺少的是语言的诗意,内心的美没有尽情地释放出来。回头想象,不怪学生没有表达的能力,只怪自己没有恰当地牵引、灵活地指导、有针对地预设。如在第一次想象时变化一下提问地角度,改成“你从这亮得像镜子似的湖水中看到了些什么?”再如第二次想象前的提问避免宽泛、针对形更强些,改成“在这场音乐会中,还有谁发出了怎样有趣的声响?”变换提问的方式,让想象落到实处,才能让后面的再现交流更加顺畅自然、富有童趣。
三.景美文美,重感悟更重发现。
《湖》中的景色令人流连往返,《湖》中的文字让人浮想联翩,《湖》所蕴涵的人景交融的和谐更是叫人无限向往。
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的确帮助孩子们品味到文字的魅力,各种方式的朗读也能让孩子们体验到美给我们带来的愉悦。但是这还不够,我们不仅仅要让孩子们体验感受,更要让孩子们学会观察发现,从而让孩子学会随处感念生活的美好。因此在回归整体时,老师应将情感上升到感受人景合一的生活之美的高度。整因为有一双回发现美的眼睛,有一对会聆听美的耳朵,有一颗会感知美的心,生活才如此美好。
一首充满奇特想象的小诗带给了我一次心灵的震撼,一次难忘的师生对话留给我太多的思考。至少我明白了,老师不要做一根拽住学生思想翻飞的轴线,而要做能串起学生思想珍珠的银丝,当丝与珍珠完美结合的时候,它们的光彩便会自然流溢。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