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育江小学 孔祥明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蓝本。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我们鼓励教师活用教材,但作为教材本身,应体现其内在的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在编排“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时,不仅考虑到了教材结构的布局美,考虑到全套教材的内在体系的逻辑关系,更多的是考虑到方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从教材在编排的布局上来说:安排在第一和第五单元中,体现了与第四册教材的承接与发展。从第一单元就开始安排“综合性学习”,主要是考虑在第四册教材的编排中,已经有意识地多次提示师生进行“综合性学习”的初步要求,较多地渗透了“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思想,只是没有明确地在教材中安排具体训练内容。到了本册,有必要在体现这种承接的同时,突出教材在呈现方式上和教学要求上由低段向中段过渡的发展性。这也完全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对“综合性学习”在不同年级上的不同要求精神。
从教材所安排的时空来看:以组为整体进行要求与训练,体现了师生在教与学时间安排上的合理与充分。就三年级上册所安排的两次“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而言,是集“听、说、读、写、做”于一体的周期较长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它需要有较长的时间、较大的空间予以保证。从综合性学习要求的布置到综合性学习小结结束,前后跨度一周多的时间。如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的安排是从第一篇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之后提出要求的,直到本单元的“展示台”展示学生的学习结果结束,这样的安排,不仅充分地保证了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空间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而且给学生开辟了丰富多彩的施展自己能力、才华的舞台,给学生留有合理支配自己的时间、精力的机会,将有利于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落到实处。
从教材所编排的内容来看: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为“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这本身就是学生经验世界的一种积累活动,也是建立在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认知发展水平基础上的一种可操作性的学习活动。这样的学习活动,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参与,便于操作,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第五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要求为“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虽然,三年级学生向显稚嫩,但由于现代教育的早期开发,各种媒体的广为传播,获取信息的方式、渠道的大为改变,学生完全有能力、有机会获取有效的信息,完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无论是“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还是“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都离不开学生自己的生活。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时,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要帮助学生从其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要注意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并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富有创意地生活。由此“向生活中获取知识,在生活中去运用知识,于生活中去创造知识”,可能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大特点。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实施的过程和方法上主要体现了如下几个特点。
1、综合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就三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的两个“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来看,这两个综合性学习不但与阅读训练有着紧密的联系,成为该单元语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这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的延伸和拓展。同时它又将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有机地集合在一起,为听、说、写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体现了课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应该说这种安排很好地体现了语文学习诸要素、诸方面的有机整合,形成了一个有机的训练和提高语文素养的整体,具有极强的综合性。
这种有机整体的安排,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体现在活动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的新课程理念,而且有利于师生的教与学的活动开展。
2、自主性与探究性的统一:
自主性、探究性是“综合性学习”实施的基本特征。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要是采用观察、实验、体验、参观和调查、发表与讨论等问题解决的探究式进行自主性的学习。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我发现课题、自我解决、自我思考、自我判断等问题解决的综合能力。
开展综合性学习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如,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虽然教材中提示了记录的方法,但这种提示是开放的,学生可以选择提示的方法,也可以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记录。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一种充分自主的、良好的氛围中进行。即使在后面的口语交际、习作以及读读背背、展示台中,都没有对学生作过多的限制,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的选择,完全是学生主体个性化的反映。
教材在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对其方法进行必要的指导,更重要的是体现另一个根本的指导思想: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性,如第五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一活动如何开展?教材中提出了活动要求、活动内容和开展活动的途径等,然后建议“大家自由组成小组,先商量一下,打算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准备怎样开展活动,然后分头行动,用多种方式了解传统文化”。在“综合性学习”的安排上,无论从学习实践的内容,还是从学习实践的方式上,都具有探究性的价值需求和必要性。学生小组商量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自主探究的过程。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不确定性,必然地要求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地调整和改变自己的计划和策略,这也是极具价值的探究性活动。可见,“自主性与探究性”的统一,应该成为“综合性学习”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
3、实践性与可操作性的统一:
综合性学习是以学生课本阅读活动为依托,开展的集“听、说、做、写”等语文能力训练为一体的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通常情况下,是以学生现实生活、精神生活、想象生活为学习内容,以学生语文实践活动为主要方式的一种学习活动。如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无论是用文字叙述,还是以填表格、画图画等为记录方法,都必须付诸实践,这样的要求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学生必须通过观察、了解、回忆、整理、交流、写作等语文学习的实践活动,才能达成本次活动的目标。此外,在“展示台”的要求上,也是立足于学生实践操作,如搜集邮票、阅读课外书、小组合作办图片展的方式等来展示课余生活。所以“综合性学习”是实践性与可操作性有机统一的一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学习活动。
4、开放性与生成性的统一:
首先,其内容的开放性不言而喻;如“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记录什么?我的课余生活如何?本身就是一个不确定的、未知的话题。即使是记录曾经经历过的生活,也需要经过认真地筛选。又如“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了解什么?生活中有什么样的传统文化?不进行调查,不进行实地了解是很难知晓的,且这种不确定性、开放性也十分明显。其次,在学习方式上的开放性与生成性的统一也十分明显。如在记录的方法提示中,例举了“可以用文字叙述,可以填表格,可以画图画……”显然,记录的方法不止这三种,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从教材的安排就考虑到了这种开放性。又如在提出“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要求之后,教材中针对如何开展,虽然提出了活动要求、内容、开展的途径以及活动的建议,但到底了解哪些方面内容,准备怎样开展活动,还都是由学生自己商量确定,可以选择的方法很多,应因人而异。
综上所述: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无论从编排的形式上,还是从编排的内容上,都给人一种崭新的面貌。尤其在“综合性学习”的安排上更是匠心独运,极具特色。不仅很好地凸显了课程标准理念,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而且在教材的编写上开创了一条具有时代性、前瞻性的新路,为教材建设,也为语文教学的改革作出贡献。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