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月明
〔教例〕苏教版第九册《小镇的早晨》
师:请大家自由把课文读一遍,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生:自由读课文。
师:你们读课文时发现那些问题需要大家帮助解决的?
生:“波光粼粼”是什么意思?
生:“笼子里的鸡鸭为什么时而伸长脖子叫,时而望着往来的行人?”
生:“为什么摇橹声可以唤醒小镇?”
师:大家学得很认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学贵有疑呀!但是,这提问的学问很深,我们要学会提有价值的问题。
生:(有点沉默,若有所思)有的同学小声嘀咕:什么样的问题才算有价值的问题?
师:(不急于回答)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试着找出一句最能概括文章意思的句子。
学生读课文后纷纷举手。师指名回答。
生:我认为是“小镇的早晨多美呀!”一句。
师:出示句子,指名朗读。谁能围绕这句话提提问题?
生:小镇的早晨美到什么地步?
生:小镇的早晨怎么美?
生:小镇早晨的美表现在那些地方?
师:这回的问题提得有价值了,带着你们自己提的问题,再读读课文,找找答案。
生读课文后举手。
生:老师,我知道了小镇早晨很美,因为它是恬静的。
生:小镇的早晨美表现在它很热闹。
生:因为小镇的早晨很紧张,所以它很美。
生:老师,因为小镇的早晨具有恬静、热闹、紧张的特点,所以说很美。
师:你们交流得真不错!说得越来越完整、全面。可见,你们自主学习的本领还挺强的。板书:恬静 热闹 紧张 随后指着板书师提问:围绕这三个词语,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兴趣很高,纷纷举手)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小镇的恬静?
生:课文抓住哪些地方写出了小镇的热闹?
生:小镇的早晨很紧张,作者是通过什么写出来的?
师:你们提的问题真不错,带着你们提的问题,细细读读有关的段落,小组自由讨论,呆会儿我们交流……
〔评析〕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体现自主探究,而自主探究的切入点就是让学生学会提问。
本案例在遵循了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展示了教师凭借课文,在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语言文字时,鼓励学生质疑解疑的教学过程,这个过程设计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学习主动性的有效途径。
一、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
传统语文教学“满堂问”,提问成了教师的“专利权”,学生在课堂上的任务就是应付教师“连珠炮”似的发问。这样,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自主性得不到发挥。以上案例中,教师注重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一开始,老师就问:“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创设了问题情境,引起思维的深入,遵循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摆正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把提问的方法教给学生
细读上述案例,不难发现,一开始,学生无从问起,提的问题不切主题,没有实用性。对此,教师精心设计了“授之以渔”的过程。故意不直接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而是抓住全文的中心句引导学生读、体味,然后,让学生围绕句子提问,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已掌握了提问题的方法之一,即对中心句提问,对总起句提问。长此训练,学生提问题的水平会逐步提高,让他们不仅爱问,而且善问。
三、把解决问题的机会留给学生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由学生提出,也应由学生解决。案例中,教师让学生带着自己提的问题去读课文,不急于替他们解决问题,而是在一旁疏、引、拨,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和激励学生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成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学生从一个接受者的角色转化为一个探究者,学习变得其乐无穷。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