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从根
"追源溯流"作为一种教法,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求如何使读、写更为密切结合所总结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是把读中学写、以读促写的读写关系和教学原则落到实处的具体途经之一。
如果我们把一篇成型的文章比作一棵树,那么,一般地说,它便经历一个由种子、萌芽、生长以至生成的过程。鲁迅先生在谈及自己的创作时曾说过:其作品"所写的事实,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发表我的意思为止。"鲁迅先生谈论的虽是个人的创作过程,但很显然,它具有普遍性。借用鲁迅先生的话,我们把"见过或听过"的"事实"视为"源",而把基于"事实"之上的"改造"、"生发"以至组织成篇,这一先后有序的过程,视为"流"。因此,不难理解,所谓"追源溯流"法,就是探究作者原本创作过程即文章来龙去脉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平常习作中,我们常常看到,学生文章中所记叙的事情蕴含较为深刻的意义,所发表的意见包孕较为新颖的思想,却很遗憾地没能得到开掘、拓展、充实、升华,因而使文章流于表面、肤浅和单薄。而写作中的这一致命弱点,又集中表现为思路不畅。畅通思路,需要多管齐下,比如通过广泛阅读逐步扩大认知领域,增长见识,通过讲读教学培育思维能力,逐步提高思维品质,通过批改作文指导学生把文章内容向广度、深度推进,等等。"追源溯流"法可算作这"多管"中的一"管",它通过对文章由"源"至"流"的剖析,让学生领悟其诞生的历程,从而直接对写作起到启发和示范作用。
下面,以袁鹰先生的散文《枫叶如丹》(见上海市高级中学课本h版第一册语文)为例,谈谈"追源溯流"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该文写于1983年9月,时作家已近花甲,文章传达的便是他此时的心境及对人生的理解。
文章以空行为标志,一分为二。学生初读文章第一部分,很快就被充溢其中的哲理和洗练优美的语言所迷住,赞叹不已。对此,通常的讲读教学,往往止于品味、赏析。"追源溯流"法则要求进一步追问:作者的生花之笔、奇妙之思是怎么来的?
纵观全文,不难看出,最初诱发作者创作动机的,是那株"红艳艳的树叶,挂满一树,铺满一地"的枫树,它以其鲜艳的色彩,令作者怦然心动,于是回屋取相机。但几次调试镜头后,又感到美中不足,"总觉得缺少些什么"。小莉贝卡的出现,弥补了这一缺憾。"蹦"、"跑"、"检"、"跳跃"、"哼",一系列动词,活现出小姑娘的天真、朝气、活力,正是小莉贝卡,使枫树内在的"神"获得圆满的外在显现,使作者对这张照片"很满意"。显然,作者满意这张照片的,既不单纯是枫树,也不单纯是小姑娘,而是两者组合所构成的意境。因此,物与人,成为作者思考的两个因素,物与人的相映相融,成为作者关注的焦点。所以,接下来在文中便看到"恍然明白"的一段人与自然结合的议论。
但作者的思绪并未结束,它沿着既有轨迹前行:"红枫"是自然之物,即"自然";"女孩"是人类成员之一,即"人"。由此,作者实现了认识上的深化--由个别过渡到一般。一旦达成这样的认识,面前便豁然开朗起来。从时令上看,红枫出现于秋季,体现着"自然之秋",它历经春夏的"撒种,发芽,吐叶,开花"而进入"结实"的季节。从年龄上看,作者正处于"人生之秋",他历经人生之春夏的"孕育,诞生,长大,挫折"而进至"成熟"的阶段。两相对照,一为自然的发展规律,一为人生的必然旅程,可见,"自然与人世,处处相通。"并且,从这一角度看待自然,就不会因为秋风萧瑟而伤感,相反,却有收获的喜悦;从这一角度看待人生,就不会因为年老而沮丧,相反,却有成熟的自豪。
至此,文章的前因后果,作者的运思过程,已大致分明。实际教学中,经过这一番探究,学生对全文脉络颇感茅塞顿开。在此基础上,继之以写作知识的讲解,便容易接受了(见下)。
上述分析,可以简单图解如下:
红枫→自然→自然之秋→结实 自然与人世,
红枫→缺少什么→ 处处相通。
女孩→人世→人生之秋→成熟
较之作家深厚的文化背景,精湛的艺术修养,以及创作时丰富复杂的心理情感活动,这里的解读未免显得过于粗陋,但用这种方法教学,对学生是有益的。
其一,它较清晰地揭示了文章的形成过程,有利于消除学生对文章的神秘感、恐慌感,有利于确立良好的写作心态。它让学生懂得,无论多么美妙的文章,多么玄妙的思想,其实都是有迹可寻的,都是自然而然的。
其二,它为学生写作明确了努力方向。"追源溯流"法昭示学生,要写好文章,需要以敏感的心灵潜入生活,以敏锐的目光观察生活,捕捉写作的"种子",为写作带来"源头活水";需要运用想象、联想,为文章插上高飞的双翼;需要深入思考,赋文章以智慧的灵光;需要筹划布局,优化结构;需要润色语言,追求完美。写作本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追源溯流"能够引导学生的写作从自发走向自觉。
此外,"追源溯流"法对阅读与写作教学若即若离的现状,也有所补益。
依据创作论,"追源溯流"法可以适用于一切文章,但由于很多文章由"源"至"流"的过程不很明显,因而不可能篇篇采用,当然,也无必要。"追源溯流"法旨在"于文章中发现法则,将法则应用在文章上"(沈仲九老师语),达到这一目的就成。当学生明白了写作之道,付诸随笔、日记等写作实践,锤炼写作能力,就可为日后写作水平稳步提高奠定较为扎实的根基。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