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塍镇八字小学 陈玉林
昨天我们开始上第课《冬眠》一节课后,一个叫李子航的男生拿着书跑了上来,指着51页上的课文插图对我说:“陈老师,我觉得这只不是刺猬!”
“从哪里看出来这不是刺猬了呢?”我笑吟吟地问他。六年级我已经连续教了四年,对义教12册教材可以说是相当熟了,《冬眠》一课就是以刺猬为例在向学生介绍动物冬眠的有关知识,课后插图上这只褐色的,长满刺儿的,蜷曲着的小家伙,我从来没有怀疑过它不是刺猬,也从来没有学生质疑过它不是刺猬。
“真的,老师刺猬地鼻子没有这么长!”怕我不信,他又补上一句,“我是见过刺猬的!”真是少见多怪,“呵呵……”我忍不住笑了,“前几天我去了大润发见到了一个德国人,金色的头发,蓝色的眼睛,鼻子也比你髙多了,”我打趣地伸出手,用手指在他的鼻子前比划了一下,说,“他不是人吗?”周围的同学都笑了起来,我也笑了。男孩也笑了。
本以为此事就此打住,我也没把它放在心上,可是,今天上午第一节语文课后,男孩又来了:“老师,这只真的不是刺猬,是针鼹!”说着他递上来一本《动物知识1000问》,指着书上的一幅配有文字的彩图,抬起头,眨巴着眼睛望着我。我接过书,摊在讲台上细细地读了起来:
针鼹的外形象刺猬,身上游坚硬的刺,爪长而锐利,善于掘土。针鼹游呈管状的长吻,鼻孔开在吻端,舌长并带黏液,以取食... 针鼹是现存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生活在澳大利亚各地……
我愣住了。“也许是书上错了吧?”我对男孩说,“老师去考证一下再回答你,好吗?”我相信作为小学义务教育的教材是不会出错的,至少不会犯此类常识性的错误。回到办公室,第一件事是确认这本课外书的可靠性,然后在《中国教育百科全书》上查找相关内容,在确认可能是教材有问题后,我在书的封底上找到的拿起了电话……
电话通了,我找的是语文12册教材的责任编辑魏琪芬,接电话的是浙江出版大厦的一位男士,在他的介绍下转了几个弯,电话终于接到了魏琪芬的手中。我告诉她,我是一位老师,使用的是她作为责任编辑的小学语文12册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所以把信息反馈给她。她告诉我,插图是因为教材第51页课文后面空白较多,作为装饰而放上去的,至于图上是刺猬还是我说的针鼹,她也不清楚。“第7课《冬眠》就是以刺猬为例在向学生介绍动物冬眠的有关知识,课后插图上这只褐色的,长满刺儿的,谁也不会怀疑它不是刺猬,况且我是农村的老师,我也多次见过刺猬,在往年的课堂上也一直对没见过刺猬的学生指着这幅插图告诉他们:这就是刺猬!这不是在误导学生吗?”
电话那头笑了……
“学会观察,学会思考,不盲从,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是一个科学家的特点,老师欣喜的看到在我们班中也有这样的学生……”我在对《冬眠》作课文总结时这样说。四年多来,我怎么就没发现呢?看来是我这教材没吃透,或者是经验主义在作祟啊!我这样对自己说着。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