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毛主席在花山
教材说明
〔解题〕
本文叙述的是1948年春末夏初,毛主席在河北省阜平县花山村时的几件事,表现了主席关心群众生活,时刻为群众着想的革命情怀,歌颂了毛主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刻与人民同甘苦、共命运,不搞特殊化的高贵品质。正因为毛主席无微不至地关心着人民群众,所以他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他所领导的革命才能够成功,才能够取得伟大的胜利。
〔结构分析〕
全文共17个自然段,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花山的环境及毛主席工作的辛苦。
第二部分(第2~17自然段),写毛主席在花山时的三件事。
第一层(第2~9自然段),写毛主席关心群众碾米。
第二层(第10~14自然段),写毛主席让警卫员沏茶给碾米的老百姓喝。
第三层(第15~17自然段),写毛主席深入群众,帮群众碾米,亲自端茶给群众喝。
〔语意理解〕
“1948年春夏之交,毛主席从延安转移到了河北省阜平县的花山村。”
“花山”,河北阜平县城南庄以北的一个小村子。1948年春夏之交,中央领导同志从山西前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的途中,曾在这里住过几天。
“在临时借用的农家房舍里,毛主席夜以继日地为解放全中国操劳着,明显地消瘦了许多。”
毛主席的办公室是临时借用的农舍,可见当时的环境和条件是相当艰苦的。夜以继日,夜晚连着白天,形容昼夜不停。操劳,这里是费心料理事务的意思。这两个词写出了毛泽东作为中国人民的领袖,为人民的解放事业鞠躬尽瘁、付出全部精力的奉献精神。
“一天,……今天怎么没动静呢?”
“研究了一上午”说明主席已工作整整一上午了。“昨天这个时候,门口花椒树下的碾子的碾米声,今天怎么没动静呢?”短短一句问话,却让我们看出了主席的细心。只有真正关心群众的人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说明主席心里真正装着群众。
“警卫员说:‘报告主席,为了不影响您的工作,我和村长商量让乡亲们到别处去碾米了。’”
“警卫员解释道:‘这碾子一转,对您工作干扰太大。’”
警卫员的话向我们交代了为什么“今天没动静”,是为了让主席更好地工作,大家悄悄地商量好了,转移了碾米的地方。从中可以看出警卫员和村长及群众都很为主席着想,人民心中装着领袖。
“毛主席皱了皱眉,……就会耽误一半人的正常吃饭。”
“这怎么行?”简单明了地表明了主席的态度。“这会影响群众吃饭的,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就影响群众的生活。”毛主席讲话时的态度是严肃的,从中可以看出毛主席热爱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丝毫没有为自己着想。“我们散步时,你也看见了,……就会耽误一半人的正常吃饭”,主席日理万机,却在散步时看到村子里只有两盘碾子,可以看出主席对群众的生活观察得多么细致入微。而之所以能这样细致入微,正是源于对群众发自内心的关心和爱护。
“‘这样吧,我交给你一个任务,尽快把乡亲们请到这里来碾米。’”
“尽快”是不想耽误更长的时间,“请”表现出主席对群众充分的尊重。主席交代警卫员“尽快”把群众“请”回来,说明群众在主席心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群众的冷暖在主席的心中是第一位的。
“注意,抽着烟和群众说话是不礼貌的,说话态度要诚恳。”
这是毛主席提醒警卫员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毛主席与群众的情谊,他对群众的关心甚至注意到了别人难以察觉的细节;也可以体会到毛主席对警卫员的关心和教育。
“大娘用手拢了拢搭在耳边的头发,说:‘不,俺去西头。’说着转身就要走。”“村长沉思了一会儿说:‘这碾子一响,就得转到天黑,怕误首长的事。’警卫员再三解释,村长才答应了,对那位大娘说:‘那你就去花椒树下碾米吧。’”
这几句话表现了群众对首长的理解和爱护。他们不想让碾子声影响首长的工作,反映出群众淳朴善良的品质。“警卫员再三解释,村长才答应了”说明村长实在不想因为碾子声影响首长工作,而警卫员接受了主席的任务又一定得完成,所以“再三解释”。
“毛主席拿起桌上那筒早已预备好的茶叶,说:‘你把这筒茶叶交给炊事员,让他每天这个时候沏一桶茶水,你负责给碾米的群众送去。’”
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主席早已想好了要做这件事,他的心里时刻装着群众,而且要求“你……交给炊事员”、“每天这个时候”、“你负责……送去”,工作作风是多么严谨,安排得多么周密细致,只有心系群众才会有这样的举动。
“警卫员没有接那筒茶叶……‘这是人家送给您自己的。’”
警卫员有充分的理由不接那筒茶叶:“是在南方工作的同志辗转多次才送到主席手里的”,“辗转多次”说明不是直接送到主席手里的,是费了很大周折的,这是茶叶的珍贵之一;“主席一直没舍得喝”,这是茶叶的珍贵之二;“这里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这是茶叶的珍贵之三。所以警卫员“恳求”主席不要那样做。这些为引出下文做了很好的铺垫,也为突出主席的光辉形象起到很好的衬托作用。
“同志,你想过没有?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依我看,你是把我摆在特殊位置上了。”
这一段话说明了三个意思:一是进行革命战争必须依靠群众的支持,强调人民群众对于革命战争胜利的重要作用。二是我们进行革命斗争也正是为人民群众谋幸福。“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反过来讲,我们进行的斗争,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革命队伍与老百姓的鱼水关系。军队离不开群众,没有老百姓的支持,军队不仅没有吃穿,而且消息闭塞,进退困难,犹如鱼儿离开了水一样,难以取得胜利。“反过来讲”就是把老百姓和革命队伍调换个位置,革命队伍所进行的斗争正是为了老百姓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毛主席的谈话浅显易懂,说理透彻,令人信服。三是教育警卫员不要把他摆在“特殊位置”上。“摆在特殊位置”,意思是认为首长、领袖的生活待遇应该不同于普通群众。这段话表现了毛主席依靠群众、关心群众、坚持同群众同甘共苦的崇高思想品质。这是毛主席一贯的思想、一贯的作风。
“警卫员只好接过茶叶,端端正正地向毛主席敬了个礼。毛主席笑着说:‘快去吧,炊事员还等着你呢。’”
主席的一番话让警卫员无话可说了,“只好”写出他再没有办法说服主席了,“端端正正”写出了警卫员心里对主席的敬意,平时他也会很端正地敬礼,但这里用“端端正正”更突出地表现出主席人格的伟大。“快去吧”,语气温和亲切,没有一点命令的味道,表现出主席对工作人员的和蔼可亲。
“一位上了年纪的大叔端着茶水,凑到警卫员跟前说:‘我说同志,这水一不甜二不辣的,喝它顶什么用?’……大叔红了脸:‘咱不是没喝过嘛。’”
这里充分表现了大叔淳朴憨厚的性格,“凑”字用得很贴切传神,把大叔新鲜、好奇、不好意思又想弄个明白的心理表现得生动传神。
“警卫员忙圆场:‘这没什么,等咱们解放了全中国,……’几个老乡出神地望着他。”
“圆场”是为打破僵局而从中解说或提出折中办法。从这里可以看出警卫员的机灵,本来那位大叔就很不好意思问,再受到大娘的抢白,会更不好意思,所以“忙圆场”,他“圆场”的话让老乡听得“出神地望着他”,“出神”表现出老乡们对“解放全中国”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一位老人细细端详着毛主席,说:‘这位首长,咱们好像在哪儿见过。’”
这句话意味深长。毛主席当时在花山,没有公开自己的身份。老人说的这句话,说明他没有认出毛主席来。但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这位老人可能在哪儿见过毛主席一面,或者看到过毛主席的画像,也可能以前在一些地方看到过不少类似的关心群众帮助群众的八路军、解放军的领导干部,但记不清是哪一位了,所以看到毛主席后就与脑中的形象联系起来了。
〔写作特点〕
1.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在思想感情表达上层层深入,步步推进。
2.详略得当,主次分明,中心突出。
3.抓住人物动作、表情、语言等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品质。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从毛主席与警卫员和乡亲们的谈话中,体会毛主席热爱人民、关心人民、平等对待人民的思想感情和高尚品质。
3.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用具体事件和细节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和品质的表达方法。
4.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3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毛主席与警卫员和乡亲们的谈话内容。
2.学习用事件和细节表现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毛主席在花山时的相关资料,并互相交流。
2.生字和词语卡片,录像或电影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操作要点〕
1.读书指导。
(1)课文处理。课文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容易读懂,因此,处理课文时不要太细,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重点是毛主席与警卫员和乡亲们的三次谈话。要引导学生仔细朗读、品味谈话内容,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人物品质。要特别注意,教学时不能仅仅抓人物的品质,而忽视人物的形象,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让毛主席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里丰满起来。
②课文处理要关注读与写的结合,注意作者的表现方法,体会作者叙述的顺序。从文字表面看,文章主要记叙了毛主席与警卫员和乡亲们的三次谈话,实际上记叙的是毛主席在花山村的三件事,叙述顺序很清楚。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理解这三件事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安排。让警卫员把群众请回来碾米,不要影响群众正常生活,表现了主席对群众的关心。进而派警卫员每天给碾米群众送去茶水,表现主席对群众的体贴、爱护。最后毛主席来到群众中,亲手给群众递去茶水、帮群众推碾子,表现了主席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作风。三件事在思想感情的表达上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同时这样的叙述顺序也符合一般的事理发展过程。这样的分析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文章的叙述顺序要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来安排。
还要让学生明白,叙述事件除了要注意顺序以外,对事件的选择也很重要,要围绕自己表现的人物,选取典型的事件,在事件的叙述中注意细节的描写。
(2)教学思路。教学的设计要从整体入手,突出重点。可以从三个方面选择阅读的入手点:一是抓人物,课文中主要有哪些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发生了哪些事情;二是抓事件,课文主要讲述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能够说明什么问题;三是抓谈话,课文主要写了毛主席与哪些人的谈话,从谈话的内容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结合单元的主题来看,建议教学从抓事件入手。因为课文不仅从谈话中表现毛主席热爱人民、平等待人,而且这一品质也从他请乡亲回来、拿茶叶和推碾子的行为中得到了非常好的表现。
教学过程:
①导入新课,忆脑海中主席形象。
可以从课题入手,先板书“毛主席”,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对毛主席的认识和了解,再板书“在花山”,完整读课题后,教师深情导入:课文写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些事情呢?作为一个伟大的领袖,他在花山的表现又能让我们感受到什么呢?
②整体把握,感知事件。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课文较长,可以提示学生快速阅读。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想一想课文记叙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情,找出课文叙述这些事情的起止地方,做上记号,把事件概括地批注在课文相应的地方。
课文主要叙述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毛主席请乡亲们回到花椒树下碾米;
第二件事:毛主席让警卫员给乡亲们沏茶喝;
第三件事:毛主席帮母女俩推碾子。
③重点细读,品味主席对人民的深情。
首先默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接下来互相交流所画的句子,讨论自己对这些句子的体会;最后,在班级展开交流。
下面的五处句子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体会。
第一处:他严肃地说:“这会影响群众吃饭的,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就影响了群众的生活。昨天傍晚,我们一起散步,你也看见了,这个村只有两台石碾,让乡亲们都到一个碾子上碾米,就会耽误一半人的正常吃饭。”(毛主席的话里说了几层意思?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体会到毛主席的什么品质?要让学生认识到毛主席体察民情,关心、爱护人民群众的崇高精神。)
第二处:毛主席说:“同志,你想过没有?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我们能有今天这个胜利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反过来讲,我们所进行的斗争,不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吗?这些道理你不是不明白。我看你是把我摆在特殊位置上了。”(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民群众与革命军队之间的什么关系?最后一句话表现出毛主席的什么风范?要让学生看到毛主席将自己看做是普通一员,从不搞特殊化,一切与人平等,从不需要特殊照顾的伟人风范和高尚的人格力量。)
第三处:警卫员只好接过茶叶筒,端端正正地向毛主席敬了个礼。(从这处细节描写中,可以体会到警卫员的什么感情?要让学生认识到,警卫员是被毛主席的高尚人格所感动,这与他平常向主席敬礼不同,更充满了对主席的敬意。)
第四处:一位老人细细端详着毛主席说:“这位首长,咱们好像在哪儿见过面。”毛主席推着碾棍,爽朗地笑着:“是吗?在哪儿?想想看。”(这位老人真见过毛主席吗?毛主席的回答是什么意思呢?要让学生明白,老人其实没有见过毛主席,但又似曾相识,说明毛主席时常出现在人民群众中;而毛主席的回答,更体现了他的幽默风趣,与人民群众亲如家人的深情。)
第五处:碾盘上的玉米,在碾子的碾压下,散发出淡淡的米香,伴随着毛主席和乡亲们亲切的谈话声,飘向小溪,飘向山峦,飘向好远好远的地方。(从这一处的描写中,可以体会到什么?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体会到对毛主席的深深怀念和敬意。)
在引导学生体会上述五处句子时,要把体会和朗读结合起来。做到在默读中体会,用朗读加深体会,在朗读中表达情感。
④玩味细节,丰富主席高大形象。
课文在叙述事件时,有很多的细节值得引导学生玩味。如毛主席与警卫员和乡亲们交流谈话的细节,乡亲们与警卫员谈话的细节,毛主席推碾子的细节,等等,每一处都表现了毛主席对人民的关心和爱护,表现了毛主席与人民平等相处的美好品质。
教学时,在引导学生体会重点句子以后,可以让学生再读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细节描写,进行朗读,展开想象,在朗读和想象中,让毛主席的形象在自己的脑海中丰满起来。
⑤深情朗读,表达对主席的敬意。
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读的地方,自由朗读,读出感情。在学生自由朗读的基础上,或指名读,或接替读,或分角色读,或齐读,将朗读落到实处。最后,可全班齐读课文结尾的一段。
⑥回顾阅读,揣摩课文表达方法。
可以启发学生:读完了课文,我们再回头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能帮助我们提高对文章的欣赏能力,提高写作能力。
可以让学生思考:课文所叙述的三件事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你从本文中还领悟到了哪些表达的方法?在学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小结。
2.积累内化。
(1)把读课文后获得的启迪或感受写下来。可以写在课文旁,也可以写在另外的笔记本上。
(2)把文中新出现的词语抄写在“自选词句”栏中。
3.迁移练习。
(1)识字写字。练写课后的13个生字。进入六年级以后,要求写的字在笔画和结构上渐渐复杂起来,教师不能放弃对写字的指导。要重视写字的训练,坚持强调良好写字习惯(如用钢笔写字、文面整洁、字写得工整等)的养成。本课的写字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写好“肃”、“貌”、“蔬”、“熬”、“瓷”等笔画复杂的字。
(2)抄写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3)小练笔。
如果你准备写一个人,想一想,你打算用哪些事件来表现这个人物。请完成下面的提纲:
要写的人:_________________
想表现他(她)的什么:_____________
准备用哪些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有兴趣,就把它写成完整的作文。
4.实践活动。
(1)课外阅读毛主席的其他故事。
(2)选取课文中的某一个场面,编成小品演一演。
资料
〔花山〕
河北阜平县有一条优美秀气的河,叫胭脂河。胭脂河边的山沟里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叫花山。花山村前村后的山坡沟壑满是花草树木。春天,满山的桃花、紫荆花喧闹枝头;秋天,有醉人的野菊、迷人的红叶。村东一条小河,缓缓穿村而过。潺潺的水声夹着百鸟的齐鸣使这个山村更加富有诗情画意。1948年5月18日凌晨,毛主席的住地城南庄遭敌机轰炸。于是,为了毛主席的安全,在极端绝密的情况下,毛主席秘密转移到这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隐在大山里的美丽小山村。主席在村里住了9天,便从花山到了西柏坡,而后,在西柏坡迎来了新中国的解放。主席在花山的故事被编成了歌儿,为人们所传唱。
〔毛主席与张冀新的故事〕
毛主席来到花山后,当时张冀新刚满18岁,在花山小学当教师。他就是花山村人。主席来之前,村里开了会,说民运工作组首长要来这里住几天,要保密,任何人不准走漏风声。首长要住在张冀新家后排的张德山家,于是后排的几家人都将房子腾了出来,挪到前排,几家人挤在一起住。
5月18日傍晚,花山村响起了汽车的轰鸣声。顺着河槽开来几辆汽车。车停稳后,下来一些穿军装的解放军战士,随后从第三辆车上下来了一个身材魁伟的大个子。花山村的人第一次见到汽车,都站在远远的地方看稀罕儿。张冀新就站在家门口,看见大个子的第一眼,他觉得很面熟,只是想不起来是谁。
首长住的房子旁边有一盘石碾。平时,张冀新他们四五家人吃面都在这里碾米。为了不影响首长办公,他们就到离家很远的另一个碾子上去碾米。首长来的第三天晚上,张冀新带着疑问,翻来覆去睡不着,这个面熟的人是谁呢?当时,边区家家户户都已经张挂毛主席画像,张冀新在脑海里几经对照,断定首长就是毛主席!他激动得彻夜未眠,想把这个消息告诉别人,但这是极端保密的事情,不能讲!
毛主席每天都要出来散步。有一天,张冀新的妻子端着玉米去村上推碾,主席碰见了,拦住了她:“这不是有碾子吗?为什么还到别处去推?”张冀新的妻子回答说,怕影响首长办公。毛主席说:“就在这儿推,以后不要再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推碾。”主席以为是警卫安排的,就叮嘱他们:“告诉乡亲们,咱们住了人家的房子,不能连碾也不能推,以前怎么样现在还怎么样,不要影响群众生活。”闲了几天的碾子又开始转上了。
一天,张冀新与母亲在碾上推碾,他妻子在碾旁罗面。这时候,主席从院里出来了,下了台阶,径直朝石碾走来。
“你是小学教员吗?”浓浓的湘音。
张冀新听见是冲他说话,忙抬起头来应声。“是。”“你教了多少娃娃?”“34个。”“你教什么课本?”“我教的是晋察边区政府编的课本。”和主席说话,张冀新心海里一直翻滚着激动的浪花,他多想说出一句“您就是毛主席吧?”然而,几次想说出口,几次又将这个念头压了下去。
主席听说教的是边区课本,连说,“很好,很好!”说罢,他停顿了一下,沉吟良久,对张冀新说,“一定要培养好祖国的下一代!”
主席走了。但主席的这句话,却让张冀新激动万分。一个普通的山村小学教师受到主席的千钧嘱托,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主席这句话,是对他说的,也是对千百个教育工作者说的。主席建国之前领导全国解放战争,日理万机,仍然牵挂着祖国的教育事业,特别是祖国的下一代,其心可鉴!
〔花椒树〕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枝上有刺,果实球形,暗红色。种子黑色,可以做调味的香料,也可入药。
〔碾子〕 轧碎谷物或去掉谷物皮的石制工具,由碾磙子和碾盘组成。
〔簸箕〕 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器具,三面有边沿,一面敞口,用来簸粮食等。也有用铁皮、塑料制成的,多用来清除垃圾。
〔辗转〕 经过许多人的手或经历许多地方。
〔旮旯〕 狭窄偏僻的地方。
〔乜〕 眼睛微眯而斜着眼看(多指看不起或不满意)。
〔糁〕 谷类磨成的碎粒。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