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念
课程中蕴涵的美好人性,只有成为唤醒学生心灵的源泉和动力,才能让语文教学浸润人文的色彩,负载精神的使命,流溢生命的动感,让语文成为人性的语文。在《给予树》这一课的教学中,紧扣四个“只”引发孩子探究的欲望,实现心灵的交流,触摸人间的真情。
教学目标
1、以点带面,品读课文重点语句,感受金吉娅那一颗金子般的心灵。
2、培养孩子关爱他人的情感。
片段一
“只”,简单却不简单
师:看老师写一个很简单的字“只”,能用这个字说一句话吗?
生:我妈妈只有一个孩子,就是我。
师:这个只用在这句话中告诉别人什么?
生:我妈妈生的孩子不多。
生:……
师:我们能透过一个简单的“只”,读懂它背后的意思。
(出示课文中的4个句子)
1、让我担心的是,家里并不宽裕,我只攒了一百美元……?
2、只有金吉娅沉默不语。
3、透过口袋,我发现,他只买了一些棒棒糖——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
4、我的钱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了。
师:说说你读了这四句话的发现。
生:我发现这四句话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字“只”。
师:你有一双慧眼。
(老师用红笔点出这四个字)
师:看这四字你的脑海里会冒出什么问题?
生:为什么妈妈只攒了一百美元?为什么只有金吉娅沉默不语?为什么她只买了棒棒糖?为什么她的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
师:是的,同学们,在学习中多问个为什么,这样才能不断地进步。有了问题怎么办?
生:解决问题。
师:怎么解决?
生:认真读书。
师:是啊,潜心读书,才能把书读懂。
(文章中往往有一些让我们看似简单的字眼,读来却意味深长,从“只”字切入,搭建一个平台,引领孩子与文本进行亲密接触,让孩子在问题中开始读书)
片段二
物,普通却不普通
(生自由朗读课文,交流体会)
生:我读懂了为什么金吉娅的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因为她给一个小女孩买了布娃娃。(板书布娃娃)
生:我读懂了妈妈为什么只攒了100美元,因为她的家里并不富裕。
师:是的,她是一位单亲妈妈,一个人拉扯着四个孩子,平时的生活就很拮据,所以他只给每个孩子攒了20美元。(板书20美元)(读第一句)
生:我读懂了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因为他只买了便宜的棒棒糖,怕妈妈责备她,怕妈妈生气,说她不懂事。(板书棒棒糖)
生:她为没能给兄弟姐妹送出一份像样的礼物而难过。
师:带着这一份难过与不安的心情读2、3、4句。
(孩子潜心读书后,交流读书的感受,并带着自己的经验去理解妈妈为什么只送给孩子20美元,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初步理解这礼物背后承载着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和小女孩一段不寻常的心理历程。)
片段三
情,寻常却不寻常
师:是的,仅仅一个“只”字让我们读懂了金吉娅的家庭并不富裕,读懂了金吉娅矛盾的心理。文章不是无情物啊!妈妈送给孩子的只是这20美元吗?金吉娅送给兄弟姐妹的只是50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吗?为什么她要用仅有的钱给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买布娃娃呢?
师:你问问她为什么?
生:金吉娅,你为什么把布娃娃送给一个陌生的女孩?
生:读金吉娅说的话。
师:金吉娅,你心里在想什么啊?
生:那个小女孩真可怜,什么也没有。
师:这个小女孩,她可能是……
生:一个孤儿。
师:没有……
生:父母的关爱,得不到亲人的温暖……
师:她可能是一位……
生:双目失明的女孩。
师:看不见……
生:早晨的第一缕阳光。
生:看不见春天的花儿开放。
生:看不见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师:她可能是……
生:一个聋哑人。
师:她听不到……
师: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女孩,在圣诞节她只想要她一直盼望的布娃娃。她的愿望触动了年仅8岁的金吉娅的心。带上我们的感受再读金吉娅说的话。
师: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因为金吉娅有一颗……
生:善良的心。
生:仁爱之心。
生:同情心。
生:体贴的心。
师:是啊,因为金吉娅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才能感受到那个可怜的小女孩的那一颗孤独的、无助的、需要关爱的心。
师:我们把金吉娅的这一颗心送到句子中,把她对小女孩的这一份爱融入到她说的话中。再读金吉娅说的话。(配乐朗读)
师:同学们,现在你还认为金吉娅送给小女孩的只是一个漂亮的布娃娃吗?
生:是一份善良,一份关爱,一份同情……
师:是的,是对陌生女孩的一份无私的爱。(板书无私的爱)
师:你还认为金吉娅送给姐姐哥哥的只是那50 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吗?妈妈送给孩子的只是那20 美元吗?带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再来读这四句话。(前面出示的4个句子)
生:她送给哥哥姐姐的是一份爱,一份祝福。
生:妈妈送给孩子的也是一份爱。
师:你从哪个词中读到的。
生:从妈妈担心的眼神中读到的。
师:是啊,因为我们心中也拥有一份善良,拥有一份爱,我们才能读懂那伟大的母爱,才能感受到那手足之情,才能体会金吉娅送给陌生女孩的那一份无私的爱。来把这一份份爱化做一个个音符,再读这四句话。(让我担心的是……)(板书母亲的爱、手足之情)
师:这一份份爱最后化做了妈妈对金吉娅的一个紧紧的拥抱。
(出示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齐读)
师:读着读着我们的眼前出现了……
生:一个小女孩的如愿以偿的笑脸。
师:那是因为……
生:她收到了她盼望已久的布娃娃。
生:她一直以来的心愿实现了。
师:是啊,我们好像看到了小女孩抱着心爱的布娃娃在圣诞之夜甜甜地入睡了。
生:看到了金吉娅全家团圆,分享着彼此的礼物。
师:他们分享的仅仅是礼物吗?
生:分享着快乐,分享着爱。
师:还分享着……
生: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师: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一份爱,这份仁慈、善良、同情、体贴。(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接着在音乐中朗诵爱的诗篇)
我们都在爱心中孕育生长
再把爱的芬芳洒播到了四方
我们要在爱心中大声地歌唱
再把爱的幸福带进每个人的身上
爱会带给你无限温暖
也会带给你快乐和健康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师:爱从来就能创造爱,爱永远都能传递爱,这份爱播撒到了我们的校园,去年我们学校雷xx同学因意外事故,眼睛受伤了,我们全校师生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
就在上个星期,同学们还为残疾儿童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希望这份爱能永远传递下去。
生:老师,我还想为残疾儿童捐钱,可以吗?
(说着,几个孩子把自己手中的钱递给我。)
师:(感动,紧紧地拥抱这几个孩子。)
师:希望我们在心中永远种着一颗永远翠绿的给予树,让这充满人间真爱之树种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板书爱)
(阅读教学是师生共同经历,共同生成的重要生命活动。教师用自己的人文精神不断地唤醒孩子美好的人性,当孩子说自己还要为残疾的孩子捐钱时,他们的身上闪耀的是人性的光辉。这课堂成为传递爱心的殿堂。)
附板书:
爱
布娃娃 无私的爱
棒棒糖 手足之情
20 美元 母亲的爱
只
评析
“只”字贯穿始终——环环相扣。叶圣陶先生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通过这道桥梁,读者才能和作者会面,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本课教学紧扣一个只,进行精心地预设。妈妈送给孩子只有20美元,却不只是20 美元;金吉娅送给兄弟的只有棒棒糖,却又不只是便宜的棒棒糖;送给小女孩的只是布娃娃,却又不只是布娃娃。这样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剖开只字背后的隐藏的那一份母子情、手足之情、人与人之间的至情。
师生情感交融——心心相连。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是开放、互动的,是心灵对话的舞台。在教学中,教师用激情的话语唤醒孩子心灵深处那一份善良和美好的情感,用自己的人文精神去滋润孩子的心灵。当孩子说要给残疾儿童献出自己的爱心,老师被孩子的这一份善良深深地打动了,并用无声的语言来表示对他们的赞赏和喜爱,让课堂处处充盈着奔涌的激情,师生共同谱写了一首和谐的生命之歌。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