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业蓉
《金色的鱼钩》(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5课)一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那么,从哪些地方描写了老班长为了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是怎样尽职尽责,怎样为革命事业而牺牲在草地上。作者在课文中,巧妙地运用“六衬托”来表现老班长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一、描写外貌,衬托老班长的劳苦
从“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大伙都叫他‘老班长’。”这段话用“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的外貌描写,衬托了老班长饱经风霜,过度劳累,所以还不到四十岁,就显得很衰老。“因为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大家对他表示尊敬和爱戴,所以大伙都叫他“老班长”。这些外貌描写为下文老班长舍己为人做铺垫。
二、寻找食物,衬托老班长的尽职
到了“宿营地”,他就到处去找“野菜”,“和着青稞面给我们做饭”,说明他为了三个病员的身体健康而不辞辛苦、尽心尽力。从“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说明找野菜、挖草根很不容易;“光吃这些东西(野菜、草根)怎么行呢!”说明老班长为他们的身体健康担心、忧虑,所以老班长“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瘦得比我们还厉害”,体现老班长一直在担心病员的身体而忧愁得彻夜不眠,身体消瘦;为了给病员补充营养,老班长宿营以后都去钩鱼,“有时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说明老班长每天端出鲜鱼,野菜汤是多么不容易啊!从而衬托了他为照顾三个病员而任劳任怨,尽力尽职的可贵精神。
三、说“假话”,衬托老班长赤诚的心
当“我”禁不住问他:“老班长,您怎么不吃鱼啊?”他好像回味似地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用“回味”“吃过了”的似乎假话,是为了消除“我”的怀疑,使病员安心地喝鱼汤;再从老班长嚼着的是“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而且是“皱紧眉头硬咽下去”这些动作、神态的描写,衬托了老班长一颗赤诚的心,一心一意要把三个病员带出草地的信心。
四、深刻的话语,衬托老班长为嘱托而尽力
从老班长对小梁的关心问话做了语重心长的回答:“不要紧,我身体还结实。”“他抬起头……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了困难出来啦!’”这段话讲指导员对老班长的嘱托:“你(老班长)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说明他身上的责任重大,“无论多少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巧用“无论……也……”的关联词,说明要克服过草地中的重重困难,一定要把他们带出草地的革命重任。当老班长看见他们的身体一天比一天“衰弱”,心里非常难过,所以他眼睛坏了,找野菜就一棵一棵地“摸”,为了找到“鱼饵”——蚯蚓,他“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钓鱼“等了半夜,也不见上钩。”这些描写,一方面说明老班长责任重大,另一方面说明找野草、钩鱼是多么不容易,但他一定要完成指导员交给他的嘱托,从而衬托了他为了完成指导员的嘱托,而尽心尽职的可贵精神。
五、描写小梁的心理,衬托老班长的伟大精神
从“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和“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的心理描写,说明小梁对老班长从“找野菜——钩鱼——吃剩的鱼骨头——牺牲”的过程内心十分感动,因此文章的结尾用“在这个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进一步衬托了老班长为了党的事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六、描写红锈的鱼钩,衬托老班长象征永垂不朽
“擦干了眼泪,……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是全文的结尾,突出中心,篇末点题,“我”把鱼钩小心地包起来,不仅表达了“我”永远向老班长学习的决心,也是为了留下这个让子孙后代瞻仰革命前辈的遗物,学习他们为革命事业的成功,为了战友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品质。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它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象征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昭示着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