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语文”目前有两个流派:一派强调语文教育实质上是引领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以工具性为基点,渗透人文性;另一派强调语文教育实质上是精神教育,以人文性为基点,渗透工具性。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语文教育要坚持语言训练和人文熏陶的统一。小学阶段是基础的基础,理应抓住工具性不放,通过工具性渗透人文性。我想,这才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本色。那么,本色阅读课究竟该怎么上?我以为,本色阅读课就是要以读为根本,着力培养四种能力。即实实在在指导学生读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认读、概括、感悟、探究四种能力。
这一点,于永正老师执教的《第一次抱母亲》做到了。
实实在在指导学生读书,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认读能力是阅读教学应重点培养的最起码的能力,低年级尤其要关注认读能力的培养。概括能力的培养在一些课堂有些弱化,究其原因是一些教师重视演绎、轻视归纳。概括能力是一种捕捉要点的能力,在生活中广泛应用,从中年级起就应加强训练,应贯穿每一课书教学的全过程。
为了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和概括能力,于老师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教学环节:
一是放手让学生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是“第一次抱母亲”。(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认真读一遍课文,看有什么收获。
(生自由读课文)
师:读了一遍课文有什么收获?
生:知道了作者第一次抱母亲,不知道母亲有多重。
生:母亲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生:母亲很不简单。她只有89斤,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着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
师:那母亲呢?
生:爱儿子。从小抱到大,每有重活自己干。
师:同学们读书有了收获,把课文中的一些细节都记住了。
于老师首先引领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对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作者为什么抱母亲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实践证明四年级的学生只要给充分的读书时间,完全具备整体感知课文、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二是让学生边读书,边识字,把字音读准确,并初步理解字、词的意思。
师:请把课文再读一遍,把生字的字音读准,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生仔细读课文)
师:哪位同学来读第一节?
生:母亲病了,住在医院里。我们兄弟姐妹轮流去守护……
师:读得比较流利,但忽视了语句的停顿。比如,第一句话中的“逗号”和“句号”应如何停顿,体会一下。读书要注意停顿,停顿是思考,没有停顿便没有思考。听我读一遍。
……
师:课文又全部读了一遍,生字都认识了吗?我来检查一下。(于老师先让学生把生字表上的6个生字认读一遍,然后重点检查“越”“疚”两个生字:板书“越”,让学生把“越”的字音读准,接着给“越”组词,并解释“越”的意思,最后串解“翻山越岭”。用同样的方法检查“疚”的读音,理 解“愧疚”的意思。)
这一教学环节,学生边读书,边识字,寓识于读,真正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显而易见,于老师关注学生读书,并没有弱化字、词等基本功的训练,相反强化了字音的矫正,词义的理解,连标点符号也未放过。
三是让学生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于老师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然后按照“母亲生病——我用力抱母亲——护士责怪——回忆母亲的往事——母亲留泪”的行文思路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这项练习,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实实在在指导学生读书,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探究能力是阅读教学精读阶段的重要目标。于老师是怎样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呢?
一是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感悟,把课文读懂,读得有感情。
于老师在精读阶段仍是以读为主线,充分发挥朗读对感悟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一节课40分钟,学生读、教师读的时间超过了30分钟,把阅读课上成名副其实的读书课。教学效果非常明显,学生不仅把课文读懂了,还读得声情并茂。
二是在重点词语的研读中提升感悟,让学生读出文字背后的意思。
师:哪位同学来读第一节?
生:母亲病了……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
师:“责怪”是什么意思?
生:责备。
生:埋怨。
师:作者为什么不用“责备”,也不用“埋怨”?
生:用“责备”,太重了。
师:是呀,他们毕竟素不相识。
生:用“埋怨”,太轻了。
师:说得好。看谁能把“责怪”的语气、意思读出来。
师:哪位同学来读第二节?
生:……我说:“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 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师:歌德说过:“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母亲身上的“重担”究竟挑的是什么?
生:对子女的抚养。
生:对儿女的关心。
生:生活的辛劳、负担。
师:母亲挑的担子太重、太重。当我们用两只眼睛去看“重担”的时候,就会发现,它绝不仅仅是指挑在肩上的那副100多斤重的担子,实际上挑的是大半边天啊!
师:我们回过头看看“翻山越岭”,怎么理解?
生:“山”和“岭”指生活中的一个个困难、一次次挫折。
生:“山”和“岭”指家庭生活中的一个个难题。
师:这就叫“煮书”。同学们学会了“煮书”,学会了用两只眼睛看书。“翻山越岭”不仅仅指翻过一道道山,跨过一道道岭,还指母亲为了家庭,为了子女,为了社会艰难走过的路。
师:谁愿意把儿子说的话再深情地读一读。
于老师充分地让学生读书,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责怪”一词表情达意的准确,对人思想感情的激荡;让学生在读中感悟“重担”“翻山越岭”等词语蕴含的丰富内容。一课书重点抓了三个词语的品味,然而,学生却体验到了学语文非常有意思、有味道。
三是在质疑和倾情对话中强化感悟与探究,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师:读书要会用心,会思考,会想象,谁来读读第三节。
生:我愧疚地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护士也动情地说:“大妈,你真了不起。”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师:你从母亲话语中的两个“问号”发现了什么?你难道不想对母亲说句话吗?
生:母亲,您真辛苦!
生:母亲,您太谦虚了!
师:太浅了,分量不够,不足以表达母亲的胸怀。
生:母亲是无私的。
生: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母亲的胸怀。
师:你化用了雨果的名言,太了不起了!(掌声)请带着你的感受,带着你的体会,把第三节再读一遍。
师:请推荐一位朗读水平高的同学读课文的最后一节。
生: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
师:母亲流下的“泪水”是什么样的“泪水”?
生:感动的泪水。
生:激动的泪水。
生:欣慰的泪水。
生:幸福的泪水。
生:付出之后,有了回报的泪水。
师:作者只抱了一次母亲,母亲却如此激动、欣慰,而母亲无数次抱过我们。你想对母亲说些什么?把自己要说的话想一想。
生:母亲对我们的爱太多,永远报答不了。
……
学生是不成熟的阅读者,需要教师智慧的引领和启迪。问题是思维的发动机。于老师先后提了两个问题:你从母亲话语中的两个“问号”发现了什么?母亲流下的“泪水”是什么样的“泪水”?学生通过深入的思考和探究,从灵魂深处发出这样的声音:“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母亲的胸怀。”……
阅读教学,“读”为根本,“读”是认读能力形成的基础,“读”是概括能力形成的捷径,“读”是感悟能力形成的灵魂,“读”是探究能力形成的法宝。学生具备了认读能力、概括能力、感悟能力和探究能力,是一辈子受用不尽的。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