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边》鄂教版六(下)的一篇课文,是一首充满象征意义的小诗。这首诗歌抒写了作者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发人们想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根据六年级学生具有好奇、天真、乐于幻想的特点,又开始学会思考的长处,我是这样设计的:导入课文,让学生对课文充满好奇,愿学、乐学;反复诵读,直至读懂,在读中感悟诗人儿童时代痛苦的经历;然后思索妈妈的话,对“山”、“海”产生多元化的理解;再回到诗人的成长经历与写诗目的,从“感悟”到“发现”部分紧扣诗歌内容,而从“联想”到“体验”让学生通过学习诗人成长经历,联系已有的生活体验,谈谈诗歌对自己的启发,这在知识上是迁移,在情感上是升华。
【片段一:品读感悟】
师:诗的语言是非常凝练而又有丰富内涵的,请找出你喜欢的并认为含义深刻的诗句细细品味,看看应该怎么读?
师:让我们把自己的发现一起交流、讨论,边读边议边品味,揣摩诗歌语言的魅力。指名说
生1:我觉得“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应该读出失望的语气。因为山似乎也在嘲笑我的幼稚。
师:很好。你认为是“山铁青着脸”吗?
生1:这里运用了拟人,是我心情沮丧、失望的心理。
生2:我认为“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应该读出对山外世界的神往。“痴想”要轻读,如果读重了似乎会惊醒了作者,打断了他痴想的思绪。
师:讲得真好。能范读一下吗?(生2读)
生3:“妈妈给我说过:海”这句应该读出语重心长的语调。
师:嗯,妈妈循循善诱,是个慈母兼良师啊。
生4:“今天啊,我竟没想到/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这里的“飘”要重音轻读,读出“飘”的感觉,不经意的。
师:能读读这种感觉吗?好,真有这种感觉。同学们试一试。
生5:“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中的“一次又一次”应该重读,因为它强调了失望次数的多。
师:体会得很到位。
生6:我觉得下一句“一座座”、“一次次”也应该重读,因为它强调了困难虽然很多,但是诗人仍然毫不灰心,继续努力。
师:讲得太好了。大家把这三句连起来读一遍,感受一下诗人不屈不挠的精神。(生齐读)
生7:“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暄腾”这句朗读时语调应该昂起来,正因为远方的海在“我”心中暄腾,诗人才会不屈不挠地战胜一座座高山的。
师:你真了不起,读出了诗人动力的源泉!
生8:“人们啊,请相信”后面要读得坚定,有激情。
师:好,我们一起用饱满的激情读一下。(师生齐读这节)
【片断二:发现】
师:长大后阅历丰富的诗人,对儿时的“山”、“海”已经有了新的认识,作者非常急切的将自己那段“登山望海”经历化成一行行充满哲理的诗句,引领我们步入人生的捷径。同学们,你们发现诗人想告诉我们什么?
生1:我从诗人登山看到“山那边,依然是山”,发现诗人想告诉我们对前进中的困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如果认识不足,那么失望是必然的。
师:你回答得很棒!且能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真令人佩服!
生2:我从“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发现诗人是在告诉我们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
生3:他说的这句,还告诉我们:理想只能靠不懈的努力来实现,要有不屈不挠的精神。
生4: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这句诗告诉我们:信念是走向成功的桥梁。
生5:诗歌的最后一节,诗人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片段三:情感迁移】
师:下面就把我们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与同学们分享吧。谁先说?
生:那次班上的主题班会,要我进行诗歌朗诵,我总是担心忘词,在家里反复练习,越急越找不到感觉,我甚至想打退堂鼓,可老师鼓励我说:“不用紧张,老师对你有信心。”又请陈老师辅导,我终于找到了感觉,此时,我好像已站在了这座山的半山腰,另一半的路程就看我的最后发挥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成功了。
师:在很多时候,我们要战胜的最大困难就是……
生:能不能战胜自己!
师:对!人生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我们继续听听同学们的人生经历。
生:我很喜欢奥数,每个星期都要上奥数课,而且每天都要做奥数题,有时遇到难题,我要花上好长时间去思考,一天想不出来,第二天继续,直到做出来为止。就这样,我每天都在努力,终于如愿以偿,在奥数比赛中得了许多奖。就是这样翻过一座座大山,我终于看见了我向往已久的大海。我深信:只要付出了,努力翻过那阻挡你实现理想的山,就一定能看见大海。
师:对!没有远大的理想就没有不懈的追求,正是在艰难曲折的求索过程中,我们的人生才充实而有意义。正如歌中所唱“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失败和痛苦也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片段四:读中学写】
师:如果你们来写《在山的那边》,你们会写什么呢?
生:我会写山那边是一座繁华的城市,那里有最美丽的学校,孩子们在自己喜欢的教室里愉快地学习。
生:我会写山的那边是草原,因为我特别渴望见到草原,还希望能骑上马在辽阔无边的草原奔驰。
生:我希望山的那边是四通八达的大路,因为山路一定很难走,我希望能有平坦的道路通往我想去的地方。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想法,我们知道不同的人写《在山的那边》就有很多种不同的写法。原因是什么?
生:想法不同、希望不同、理想不同。
师:是啊,经历不同、思想不同,希望、理想也不同。这哪里是山外的世界,分明是我们同学们心中的理想境界。其实,作者也和大家一样,对外面的世界特别神往,当妈妈不经意说出“山那边是海”后,他心中便有了那神秘的大海形象,以至于毕生追寻。请动手写写,看看你们的笔下,山的那边是什么?
【反思】
1、通过自读、听老师配乐范读、再细读诗歌,再让学生交流朗读感受,说说为什么自己这样读,水到渠成,把诗人童年中登大山后失望而归的感受如同身受,朗读能够声情并茂,理由说得精彩,说明学生真正做到了读中感悟、真情感悟了。阅读的过程也就是理解的过程,在阅读中,学生手、眼、口、脑并用,已有知识、情感、生活经历参与其中,学生对诗歌必然产生一定的理解。
2、在“发现”这一教学环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现。“诗人想通过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学生学得很深、很透,回答非常精彩。相信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是取得教学成功的关键。同时也充分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他们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应该且只应该起引导者的作用,不能包办代替。
3、教师实时评价多元、准确,具有鼓励性。“能范读一下吗?”、“我们一起用饱满的激情读一下”这样的评价不仅是对回答学生的鼓励,而且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感受一下诗人不屈不挠的精神”把学生学习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学生更加投入学习。
4、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谈自己的“山”、“海”故事,引导学生情感迁移,使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只有这样,“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的人生哲理,对于学生来说才有真正的现实意义。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挫折。
5、写诗的背后是阅读、是思考、是语言基础和文化积淀,同时写诗还是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思想情感等综合素质的体现。写诗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但“山的那边”是什么,很容易打开学生的思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渗透写诗的训练,让学生感受写诗并不是像想想的那么难。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