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单元有三篇课文组成。一篇是根据通讯报道改写的《梦圆飞天》,还有两篇说明文(科普小品)《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神奇的克隆》。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把科技的魅力展现给大家——科技不仅能够产生物质财富,还能催生精神财富;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科技直接服务人类生活等方面——让我们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的远大志向。教学本单元,既要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把握文体特点,也要关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努力追求二者的交融整合,实现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共同提高。
学通讯特点抒爱国豪情
——《梦圆飞天》教学谈
此文是一篇通讯。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一般来说,通讯有四大特点:(1)严格的真实性。(2)报道的客观性。(3)较强的时间性。(4)描写的形象性。本文报道了我国“神舟”5号发射成功的经过,抒发了中国人民梦想成真的壮志豪情。也说明这样一个道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它不仅为物质生产服务,也为精神生产服务。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起到的是总领全文的作用。“梦圆飞天”的意思是在飞天上面圆了梦,“圆”在这里是圆满,使实现的意思。中华民族作了千年的飞天梦想,过去只是幻想,如今梦想成真。全文按照飞船发射的顺序编排段落,层次鲜明,条理清晰。第一段,突出事件发生的时间。难忘是关键词,为什么难忘?因为梦圆了。第二大段是2到19自然段,主要记叙了飞船发射的经过,表现了中国人民的喜悦和自豪。第三段是最后一个自然段,篇末点题,梦想成真。
第二大段是全文的重点,它可以分为这样几个层次。第一层写的是送行的场面。什么是场面呢?场面就是在一定场合内众多人物活动的情景。场面描写是写好记叙文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的方法有两种:一、点面结合。“点”是主要人物,“面”是众多的人。二、要情景结合。“深秋时节”点明时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写明地点;送行人员有专家、教练等这是点面结合中的“面”——众多人物;心情如何?“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脸上就是心里。
接着是第二层,进入发射场面的描写。先是“出发”接着“起飞”然后“发射成功”。这一段,主要人物“杨利伟”登场,他的语言不多,但是对于揣摩人物的内心情感十分有用。眼神显得格外平静,显示着他的沉稳与身经百战。总指挥郑重的话语,刚劲有力,充满期待和信任,与之相映衬的是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这里把人物的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偏重于动态的描写。使得当时的场景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发射成功时的生动描绘,其中包含了作者深厚的情感。烈焰升腾,大漠震撼,宛如巨龙,划破长空,地动山摇,腾空而起,直指苍穹。这些表示气势恢宏的词语,确实也给我们带了同样的震撼效果。情景交融,感人至深。接着发回“飞行正常”的声音,从北京到大洋最后到达每个人的心中。先后错落有致,顺序合理。此时人们脸上的喜悦与自豪第二次出现,和前次相比,多了“澎湃”因为“胜利”了。
第三层,写的飞船的运行情况以及从太空发回的信息。这部分采取的是总分的写法,先概括地说,发回信息,再具体地说是哪些信息。信息有三:一是问候,二是与家人通话,三是描绘太空和地球的景象——这也是中国人第一次在太空观察我们可爱的地球,景色奇绝,蔚为壮观。
民族的自豪感,在我们身体内往来激荡,千年飞天梦,今朝一刻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理清说明顺序感知说明方法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这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通过火星和地球之间的比较,大胆推测,提出假设:火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的存在,并且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一假设。符合科学研究的一般思维过程:(提出问题、实践验证、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
课文的第一段,围绕“孪生兄弟”展开。先说诞生于:“40多亿年前”再说相似:“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同样有南极、北极,同样有高山、峡谷,同样有白云、尘暴和龙卷风,同样是四季分明,甚至连一天的时间都差不多。”四个“同样”难怪,人们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并由此推测,“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这是全文的核心问题。这里的推测是有根据的猜测,也是科学研究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有时“提出恰当的问题比获得半个正确答案还重要”。
实践验证
不过我们在大胆设想后,还要小心求证。文章的二到八段分两个方面展开具体验证。一方面是水。首先是证明火星曾经有水。根据有二:一是火星照片,二是岩石钻孔分析。接着证明火星上水是从哪里来的呢?这是一个设问句,下面写水的来源,这里也提出了两种可能:一、“也许是持续了数亿年的彗星和陨石风暴,给兄弟俩送去了最初的水。”二、可能“在兄弟俩诞生之初,水的成分就已经潜藏在一些矿物中了。当火山爆发时,这些矿物便分离出水,随着熔岩释放出来。”设问的使用使得文章的条理更加得清晰,纲目分明。
本文最精妙的地方还在于遣词造句的科学严谨,这两个水的来源都用了比较模糊的词语“也许”“可能”来推断,因为我们并没有真正地踏上火星,所有的这些都是据理推测,并没有绝对的把握。再写火星上留不住水的原因:火星本身的缺陷导致了这个结果——火星比地球小得多,对物体的吸引力也小得多。使得火星表面的水“集体大逃亡”。“大逃亡”这个比拟放在这里也很贴切,使得原本严肃的科普短文多了一些随和、温暖。这一点从课题“孪生兄弟”上也可以看出。这些都让这一类的说明文多了一定的可读性,文章也更生动有趣了。
问题解决了吗?
另一方面是关于生命。火星表面水无法存在,生命一样是渺茫的。至此,课文开头提出的问题“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已经部分得到了验证。但是作者笔锋一转,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推测:火星的生命有可能在地表下孕育。这个“谜”需要我们继续去研究探索验证。宇宙无极限,探索一样无极限,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悬念,才让我们的科学研究充满无穷的魅力。
学习说明方法激发科学精神
——《神奇的克隆》教材解读
小学阶段的说明性文章不少,但是能教好得不多。原因之一就是对于说明性文章的教学要求不清楚。那么此类文章教学时应该重点关注什么呢?《语文课程标准》5~6年级的阅读目标中对于阅读说明性文章,有这样的要求“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这里说得比较简略。再具体地说,我觉得应该关注以下两点:第一,说明性文章知识性、科学性强, 教学这一类课文时,根据其文本特点,老师抓住知识点,引导学生把握文本所承载的科学知识和说明方法,这是教学的主要任务;第二,因为说明性文章一旦进入语文教学视阈它就由“科”改姓“语”,既然是语文课自然有别于自然、科学等学科。教学说明性文章,除了达成知识目标之外,应该还有着更为重要的教学任务。激发科学的精神,发展学生的语言,学习说明的方法,追寻课堂的情趣……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后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作者思考问题、关注生活、细心观察的科学态度以及知识所折射出来的人文情怀与科学光辉,都应成为说明性文章的教学目标。这才是说明性文章的本色所在。
以《神奇的克隆》为例,他的教学目标就应该为:体会“克隆”的含义及其神奇,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并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这篇文章中心突出,条理清楚。按照什么是克隆?分类举例说明克隆的情形,克隆造福人类,前景诱人的顺序铺排展开。克隆是全文的中心,神奇是全文的关键。
“克隆”是一个崭新的科技名词,一般人可能并不知道它的神奇。课文的开头引用神话,既增加了读者阅读的情趣,又生动地引出了这个较难理解的话题。孙悟空和克隆都能联系起来,谁不想去探究一番呢?第二节接着给克隆下了定义。“如果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殖后代,就叫无性繁殖,也称克隆。”这是说明方法之一,(说明方法还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列图表、作诠释、摹状貌等等)通过下定义,指出事物的性质特点,使它与别的事物区别开来。由于下定义要求很严格,所以有时也用其他的方法来阐明事物的某些特点。比如下面三个自然段的分类别、举例说明。就是分别从植物,低等动物,高等动物方面说明克隆在它们身上的神奇情形。
比如第三自然段,先以“许多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一句总领下文。继而举例说明这种本领。选取了柳枝,马铃薯,仙人掌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植物。最后以“凡此种种”总结。段落结构严密,条理分明。
低等生物一掠而过,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细胞的分裂。
高等动物则是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着介绍了克隆羊的例子。
另外:科普知识短文一般少有深奥难懂,通俗易懂。但是这一课遣词造句一样是科学严谨的。这一点在整个二单元都有体现。这一课中“一般”“许多”“一些”曾经数次出现。诸如此类的词语必须予以推敲。
课文的最后,是讲神奇的克隆的作用、前景,也是最能激发孩子们科学兴趣,培养科学精神的部分。这一部分又是个“总分总”。总说可以造福人类,再分类说明可以培养各种优质的产品和挽救濒危物种、服务人类。最后展望诱人前景,引起对美好未来的遐思以及对掌握科学技术实现美好愿望的渴望。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