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县水南小学 王春丽
生:我觉得最能体现母爱的句子是“母亲粗壮的手臂高高举起,手掌落在我身手却一点也不疼。”因为这句话表明了母亲舍不得我打“我”,只是装装样子吓唬“我”。特别是“落”字我觉得很好。
师:能给“落”换词吗?
生:可换成“打”、“敲”。
师:请同学们把“打或敲”放入句中读一读,再与课文中的句子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
(朗读比较)
生:用“打或敲”,“我”的身上一定会很疼
生:用“打或敲”,给人感觉母亲是很用力的。
生:用“打或敲”,给人感觉母亲是很凶狠的,很残暴的。
生;用“打或敲”,体会不到母亲的温柔。
师:从“落”字上我们体会到了很多,那你还能想象母亲在高高举起手臂的一刹那是怎么想的吗?请大家再联系上下文读一读,想一想?(学生自由品读)
生:母亲会想:大欺小,你这孩子真是太不应该了,我得好好地教训你,但打伤了,也不好。
生:母亲会想:哎!算了,孩子吗,总难免会做错事,吓唬吓唬他就行了。
生:母亲会想:孩子毕竟还小,不懂事,可不能太用力打了。于是手掌就轻轻地落下来了。
师:理解得真深刻!母亲这样高高地举起手臂,又轻轻地落“我”身上,你觉得还落出了什么?
生:落出了母亲的善良!
生:落出了母亲那浓浓的爱意。
生:落出了一幅爱子心切的动人场面。
师:同学们,一个“落”字,就让我们感受到了母亲的善良,母亲的爱。作者真不愧是语言大师。
点评:
汉语真的是极具灵性,可能谁也无法想到,一个“落”竟蕴涵着如此丰富的内涵。在研读活动中,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和头脑中贮存的信息,使“落”成为了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的“打火石”,从而使文本进入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敲击出了妙悟的火花。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每一个学生具体的阅读,都有着各自注重的焦点,每一位学生的理解,都与原有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和阅读习惯等有关。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往往是带有个人经验色彩和想像性的,但这些理解却往往充满灵性、闪耀着创造的光芒和智慧的火花。上述学生对“落”的多元解读就体现了这一点。
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实践活动,就是将丰富多彩的语言、崇尚个性的思维在不同的学生中沉淀下来,这样的阅读方式无疑具有很强的活性,犹如一个磁场,能不断摄取、融合新的语言信息,培育思维品质,从而改造学生自身的语言和思维。久而久之,便会成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成为文化底蕴的养料成为人格形成的萌芽。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