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一、谈话解题
1.“地球”——谁见过地球?(支老师的这一问题看似问法显拙,却揭开地球神秘的面纱,让学生明白地球在我们的脚下,和我们息息相关。)
2.“只有一个”——太阳系有九大行星,作者为什么单说“只有一个地球”?(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基本天体常识。)
二、读出情趣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各自把课文读一遍。
2.形式多样地轮读课文。支老师首先请喜欢读1、2自然段的学生站起来读,却“不客气”地劝举手犹豫、迟缓,有从众心理的学生坐下——“机会是争取来的,举手迟的同学请坐下,你们没有争取到这次读书的机会。”支老师这招反其道而行之,却很遵循儿童的心理特征,在老师们全盘说“是”的今天,支老师敢于说“不”,善于说“不”,反而激起了学生的读书积极性和把握机遇的竞争意识。而紧接着第3自然段的朗读则是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谁敢说自己是全班读得最好的?”后来的几段朗读中,他让学生纷纷挑战;挑战自我,挑战刚读完的同学,挑战心目中读课文最好的同学、挑战全班同学,甚至挑战老师。学生的自信心就这样被一步步培植起来。)
3.激趣默读课文。(支老师先让学生边默读课文边给自己提一个问题,并钻研、解决这个问题。随后他说:“在我提问之前,你们猜我会提一个什么问题。”并和学生 “打赌”,“谁能猜出我这个问题,我就退场。”学生从语言文字、课文内容、天体常识等方面纷纷猜测,最后支老师揭开了这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神秘问题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我想这一环节的价值在于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时的方法、技巧,并且引导学生读书时注重自己的内心体验。)
4.读出你心中的滋味:如读出你看到地球遭到严重破坏时的“酸味”,读出宇航员看到宇宙中美丽地球的“甜味”,读出人类破坏了地球别无他寻的“苦味”……(支老师的朗读指导如同指挥交响乐,他一方面让学生体会着读出酸甜苦辣等不同滋味,一方面用他那指挥家般的手势将学生带到一浪接一浪的如痴如醉的朗读中。
5.引读全文。(学生入情入境,真情涌动, 读得有滋有味,场面令人感动。)
第二课时
三、写出情趣
1.梳理课文内容,将全文大致划分为五部分。(支老师的课处理这一环节时几乎都是“浮光掠影”的,用时近似吝啬。我想一者是学生熟读了课文,对课文层次的把握已成竹在胸;一者是支老师从不为分段而分段,避免了繁琐的分析。)
2.给每一部分写一个抒情的句子——“把你心中的酸甜苦辣写出来;写得好,老师要奖励。”(支老师以此来替代传统教学中的写段意,效果又远远大于分段,这一招令人叫绝!加之他“鼓惑”的语言,学生跃跃欲试。)
3.展示、“出版”、赏析句子。(支老师让学生以抒情的语气在全班展示自己所写的句子,选取写得好的“出版”在黑板上,并郑重其事地让学生在“名句”后署名,然后朗诵给全班听。此举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4.赏析“抒情散文”。(这是点石成金的设计,支老师将黑板上的五组句子稍做添改后连起来,耍戏法般变成了一篇“抒情散文”。学生又惊又喜,情不自禁地诵读起来。课堂又掀高潮。支老师又让其他学生把自己的五个句子也改作一篇散文,作为课后作业完成。)
四、演出情趣
语文活动:“实话实说”访谈节目
主持人:支老师
嘉宾:“天文学家”“环保局长”“生物学家”“宇航员”“民营企业家”
现场嘉宾:前两排学生
电视机前的观众:后三排的学生
活动程序:嘉宾从“自身行业”出发谈课内外的相关知识;现场观众咨询有关问题;场外观众咨询有关问题。
(借鉴“实话实说”的节目形式设计的这个语文活动,至少有这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将课内外、学科间联系、融合起来,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开阔了视野,对本课内容做了拓展,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二是学生的知识得以在运用中迁移,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充分锻炼;三是学生在角色换位中获得了极大的自信心。)
支老师的课我总是想,为什么支老师的课总会像磁场一样紧紧地吸引着每一位学生。有人可能会单单归结为支老师总能另辟蹊径的绝妙构思和课堂设计,我想,贯穿支老师课堂始终的还有这么一条纽带,那便是情感。首先体现在对课文主旨——环境保护的把握上,学生不是停留在知道和明白了一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口号,而是发自内心、缘于真情,有了一种体会和感触;其次课堂上的情感具有连续性,通过读书引发为一种触动,通过写话归结为一种情结,通过活动转化为一种行动,学生始终受到了情感的陶冶;第三,支老师营造了一种情意融融的课堂氛围,这缘自支老师的博爱,课堂上他乐观自信、幽默风趣、亦庄亦谐。正是对学生的爱,对文本的爱,对事业的爱,才使课堂趣味横生,充满情趣。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