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赏析】
苏轼于熙宁四年(1071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由京城外调杭州,三年后调到密州,过二年又由密州移知河中府,到达汴京后,旋又改知徐州,六年之内,改任四处,真可谓辗转奔波,颠沛流离,政治上自然是受到压抑、不得志,生活上也是衣食难安、无固定栖身之所,短短六年,几处过中秋。宋神宗熙宁九年丙辰中秋(公元1076年),四十一岁的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任上,他已经连续七年未见弟弟苏辙了,中秋夜他喝的酩酊大醉,对爱弟的思念和对自身际遇的感慨遂成千古绝唱——《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宋代词评家胡仔给予如下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苕溪渔隐业话后集》卷三九)。熙宁十年(1077年)中秋,苏轼时任徐州刺史,他见到了胞弟,于是写下了这首《中秋月》,记述了诗人与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不得不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波折。诗中, “清寒”指月光,“银汉”指银河,“玉盘”则指明月。李白《古朗月行》诗云:“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唐代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诗也说:“汗漫铺澄碧,朦胧吐玉盘。”苏轼写中秋月,摒弃了《记承天寺夜游》中“如积水空明”的经典比喻,而是巧妙的 “烘云”而“托月”, “溢”、“清寒”可谓炼字精妙,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积水空明的感觉。
后两句意思衔接自然,对仗天成。“此生此夜”与“明月明年”对仗工整,假借巧妙。“明月” 之“明”与“明年”之“明” 字同而义异,借来与二“此”字对仗,实是妙手偶得。叠字唱答,再加上“不长好”、“何处看”一否定一疑问作唱答,便产生出悠悠不尽的情韵。“此生此夜不长好”大有相聚难得,当尽情游乐,不负今宵之意。不过,恰如明月也是暂满还亏一样,人生也是聚难别易的。兄弟即分离,又不能不令词人慨叹“此生此夜”之短。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又直接引出末句的别情。说“明月明年何处看”,当然含有“未必明年此会同”的意思,是抒“离扰”。同时,“何处看”不仅就对方发问,也是对自己发问,实寓行踪萍寄之感。 “此生此夜不长好”意即在人的一生中,中秋之夜不能都如此美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的意思是明年我和你不知在哪里赏月。诗句流露出对爱弟的真挚感情,还隐寓着自感不能掌握命运的叹息,就是这淡淡的感伤,却是千万个离人对月抒怀的真实写照。
我们可以想象,在这个兄弟相聚的月圆之夜,他们会怎样的互诉衷肠。他们一定会以酒作佐料,在畅饮中也一起饮尽这孤独与无奈吧。苏轼在思念爱弟时吟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美好祝愿,在与爱弟重逢的月圆之夜写就的这首《中秋月》中,我们感到了月之清辉,暮云悄悄隐去,清寒慢慢四溢,都是无声无息,而银汉无声,一轮圆月孤零零在天宇漫步,更是了无声息。我们仿佛看到了笼罩在兄弟二人心头的淡淡愁云,诗人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自然的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情景交融,意味深长。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