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孙中山破陋习》教材研读

新学网 > 语文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 孙中山破陋习 > 孙中山破陋习教材分析

学习这篇课文,首先应让学生了解缠足是怎么回事? 为了上好这篇课文,我预先布置学生去拜访老人、上网查阅资料等,从而让学生了解缠足是一种非常野蛮的行为,是对妇女的严重摧残。这样,更能帮助学生体会到文中姐姐的痛苦,孙中山的憎恨。

柔指轻敲:

现在的孩子对缠足很陌生,所以课前的准备很重要。一是像黄叶纷飞那样布置学生去拜访老人、查找资料,二是老师自己本身要备好课,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所以,教师自己对缠足应先有个不错的了解。

甜甜的语文:

什么叫陋习?孙中山为什么破这个陋习?你还知道哪些陋习?这些应是主问题。

教学时,我觉得应该避免那种答问式,而是设计较为简单、又有实效的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文本。

比如,学生对课文当中的故事很感兴趣,可以读好、讲好这个故事。就从当中讲故事入手。

当孙中山看到姐姐那种痛苦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妈妈含着泪把她推出房子,心里有事怎么想的?通过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走进任务内心,获得文本意义,进而把课文读好。

千万别搞复杂,读读,说说,鼓励鼓励,孩子乐意,教师轻松。

柔指轻敲等提供的资料要善于整合,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可以扩展一点,但不要淹没语文本体。蒋荣吉老师的帖子,是上课后的体会,可以给我们作些参考。

柔指轻敲:

这篇课文的主题是什么?我以为应该使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知道缠足这一陋习曾对中国妇女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体会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以及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文章通过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孙中山姐姐缠足前的活泼能干,缠足时和缠足后肉体及心灵上的痛苦。姐姐缠足前的活泼能干,可以通过“洗衣、烧饭、插秧、挑柴,样样活儿都干”来体会姐姐的能干;通过“空闲时,姐姐就陪孙中山一起玩”、“孙中山最爱听姐姐唱歌,姐姐也经常唱给他听”等词句来体会姐姐的活泼。正因为姐姐是那样活泼能干,孙中山才那么喜欢自己的姐姐。正因为他那么喜欢自己的姐姐,所以才特别憎恨给姐姐造成身心伤害的缠足陋习。正因为孙中山如此憎恨缠足陋习,所以才在辛亥革命后首先废除这个残害中国妇女上千年的缠足陋习。

姐姐遭受的痛苦,可以引导学生抓住“痛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和“以后的几个月,孙中山再也没有看到姐姐的笑脸,再也没有听到姐姐的歌声”等词句,体会缠足给姐姐肉体和内心带来的巨大痛苦,同时也激发学生对姐姐的同情和对封建陋习的痛恨。

王以景:

先说主题:

我觉得说得深一点,反映出了中国人的劣根性,一种毫无原则的从众心理。

“你为啥要姐姐受这份罪呢?姐姐缠了脚,还能下田干活吗?”

妈妈叹了口气说:“孩子,我也知道缠小脚不好,可这是祖宗传下来的呀!女孩子不缠小脚会被人家笑话的。”

在中国,真理往往可能就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所以,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们还应该传达给孩子们一个思想,如果认为自己是正义是,是对的,即使暂时不为别人所接受,也要认定自己的想法和目标。

雨亭:

今天我在教学这篇课文前,就在琢磨:抓住哪个问题作为切入点?看到课文中的插图,突然灵机一闪:何不与插图中的人物“对话”?在听我介绍完“缠足”后,学生的思维的火花就被点燃了!

黄叶纷飞:

除了抓住关键词句外,应穿插些想象 ,引导学生从孙中山的角度去想象。

当孙中山看到姐姐眼泪直往下流时,会怎么想呢

当孙中山被妈妈推出房门,会怎么想呢

被姐姐缠足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心的孙中山会怎么想呢

这样,或许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孙中山为什么要废除陋习的原因。

漫天飞雪:

能够让学生和文本对话,和其中的每个人物对话,这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何让他们来对话,却是一道难题,因为他们毕竟很小,要注意方法与趣味。

想象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文本总是留下了许多空白在等着我们去领悟,但是文本表面的东西是最需要我们来把握的。

王以景:

从成人角度去解读这篇课文:

20世纪60年代,一次下乡参加“四清”运动时,我曾一位爽朗而热情地老大娘提出,想看一看她的小脚。老大娘犹豫了一下,答应了。但我只看了一眼,就恶心得差点儿吐了起来。因为毫不夸张地说,那小脚不但丑陋,甚而恐怖,就像是个被捆绑了几千年的干尸。

老大娘看见了我的反应,盯着自己的小脚,苦笑着说出了一句令我终身难忘的话:“也他娘的邪门了,过去就觉得小脚好看,大脚难看!”

大脚难不难看,有一种人能看清。他们能够站在历史的坐标上审视今天的人,因为历史就是规律,而规律天然地具有不可抗拒的校正功能。孙中山就属于这一类人。

蕙风:

甜版说的极好,让学生走近人物,了解人物,并有自己的思考产生,审视人物感受人物的形象、思维,以读为主,在读中思考,理解文本内容和思想,并学会坚持自己的意见,有批判的去看人看事看物。

柔指轻敲:

除了体会孙中山敢于反抗封建陋习的革命精神外,我们也应该通过文本传承给孩子“独立思考、不盲从,具有独立人格”的思想。所以,我提供了一些关于陋习的资料,旨在学完课文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身边的陋习,以及思考怎样破除身边的陋习或改变自身的陋习?

清风之旅:

说真的我不是太喜欢这样的课文,太凝重了,学生和那时的情况相去甚远,在一部分学生感叹的同时可能还会有学生觉得可笑,体会封建陋习对人的伤害和孙中山对此的憎恨可能是个难点

本课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理解缠足陋习的根源,先学习第一自然段,理解到孙中山的姐姐开始是一个活泼能干的女孩,再学习第七自然段,知道了“再也看不到姐姐的笑脸,再也听不到姐姐的歌声”,通过对比让学生质疑:为什么姐姐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这件事为什么会深深地刺痛孙中山幼小的心?继而让学生读2—6自然段去探寻问题的答案,(很多孩子刚开始会认为这是妈妈要给姐姐缠足的,从而给姐姐带来了痛苦),此处要抓住妈妈说的话和下面两句话

妈妈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妈妈擒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的比较去深入体会妈妈缠足的理由,让学生去讨论这到底是谁害的,是妈妈吗?

这时再引导学生来看孙中山的表情(图)和语言,想象他当时会怎么想?通过

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

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

这两句话的比较去体会

梅洁:

我认为这篇课文就应该抓住“孙中山为什么破除陋习的”这么一个中心议题进行讨论、交流,从而让学生再通过朗读体会孙中山破除陋习的原因。然后再进行引申:在你身边或者你还知道哪些陋习,你准备怎么做呢?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王以景:

孙中山破陋习,为何要破?可采用读中体悟的方法,走进文本。

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陋习对人的残害,可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获得这样的体验:

课文的第一段描绘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女,可以看到没有缠足前的姐姐是多么快乐;而课文的第七段与第一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然姐姐被缠足剥夺了快乐。

让学生从对比读中充分体会到这一点,学生就会与课文产生共鸣,充分认得到孙中山此举的确实是正确的,应该的。

继而这深入地走进课文,读缠足的过程,是怎样一个痛苦的过程,再深入地激发学生对此陋习的憎恶,从而再次加深对孙中山破陋习的肯定。

从母亲的语言当中,我们可让孩子们知道,虽然这是个陋习,但当时人们却是普遍认同的,“女孩子不缠小脚会被人家笑话的“,可让学生知道破这个陋习不是那么容易的,从而体会到孙中山作为中国革命的先驱确实为我们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进而像甜版建议的那样,再带领学生进一步去认识生活中的一些陋习,该如何破除点到即止。

柔指轻敲:

审美的确最具有从众性,追溯女人缠足的原因也正因为男人认为“三寸金莲”的可爱。不过,这里所讲的小脚已经不是审美的问题了,而是反映出封建女子在地位上、经济上对男子的依属,为取悦男子不惜忍受非人的酷刑:缠足,并且代代相传。孙中山破陋习,解放的是妇女的身心,反抗的是封建的恶势力。

清风的思路很好!两对句子的比较有助于学生对人物内心的理解,更进一步体会到母亲的无奈和孙中山内心的痛苦。

赵军:

教这篇课文的时候容易教成社会课,或者是思想课,我们要避免上成那样。

缠足仅仅是不能下田干活吗?不是,那为什么姐姐会没有了笑脸呢?

生长是生物自然的规律,而缠足违背足的生长规律,疼痛啊!

柔指轻敲:

可以补充一些资料,引导学生想开去,了解和体会缠足给妇女所带来的身心伤害。有人说:缠足是把骨头打折了踩在脚下。又有人说:小脚一双,眼泪一缸,足见缠足对中国妇女的残害。

紫云英:

我在教学前先让学生搜集有关缠足的资料或者向自己的长辈打听有关缠足的内容,课上我和学生一起交流了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学生学习兴趣还算浓(我原以为上这篇课文课堂气氛会死气沉沉).

教学时,我用对比的方法学习课文,着重比较姐姐在"缠足"前后的变化,通过朗读,体会"缠足"对姐姐造成的伤害,这种伤害不但是肉体的伤害,更深的心灵的伤害,所以当孙中山目睹姐姐含泪缠足的一幕后,他的心也被刺痛了,他对"缠足"已产生了一种痛恨的感情,当他当上临时大总统后就马上废除了这个陋习.这也就解决了孙中山为什么要破陋习这个问题了.

让学生了解以前生活中还有那些陋习,部分学生从爷爷奶奶那里了解到很多,比如:男子留长辫子,男女不同校等.这些应该也算是陋习吧?

柔指轻敲:

以景说得对。其实,“女孩子不缠小脚会被人家笑话的”这句话正是体现孙中山有独立思考、敢于反抗的关键语句,也是善良柔弱的母亲含泪给女儿缠足的真正原因。

赵军:

我以前在教这篇文章的时候一直有这么一个疑问,为什么孙中山在看到姐姐缠足的时候没有采取一些激烈的举动。阻止缠足。

这也是我教这篇课文的一个遗憾,因为儿童对儿童的行为更加具有同感,如果这里有描写孙中山拉拉母亲之类的,那我想学生对破此陋习的决心也会增强。

柔指轻敲:

大概因为那时他年纪小,虽然知道这样做不好,却又想不出办法来解救姐姐。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孙中山虽然具有革命精神,但并非做事鲁莽、行事冲动之人啊。

您的意思是,本文如果在孙中山劝阻母亲时加上他的动作和神态,更能增强孙中山憎恨缠足陋习的效果,对吗?

这个我倒也有同感,文中仅通过孙中山的两句话“你为啥要姐姐受这份罪呢?姐姐缠了脚,还能下田干活吗?”“既然知道缠小脚不好,就不该去做,别人笑话怕什么!”来表现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以及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似乎还不够有力,而且第一句的提示是“便对妈妈说”,稍嫌平淡了些。况且前面有“又是生气又是心疼”,人在这种又急又气的情况下,语气应该会比较冲些,改为“便冲妈妈喊”是否会更好呢?

洌水:

我想,和根深蒂固的封建陋习相比,小小的孙中山那点力量可能太微不足道了,不足以撼动这座大山,但我们也看到这件事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所以当他长大,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废除这一陋习。

孔令权:

“以后的几个月,孙中山再也没有看到姐姐的笑脸,再也没有听到姐姐的歌声。”

这一句,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姐姐的生活会有哪些不便,来体会缠小脚给姐姐带来的痛苦。

再联系前文中提到的姐姐不怕吃苦、爱劳动、能干、关心弟弟、活泼可爱等,两者对比,提示封建陋习给过去女子带来的灾难。

孙中山从小就具有凡事独立思考,不盲从,敢于反抗封建陋习的独立人格,坚决与封建势力作斗争的革命精神。

我觉得这是文章引导学生的一个重点,不必在陋习过多纠缠,而应把重点放在了解伟人孙中山,学习孙中山这一方面。

柔指轻敲:

可是,如果不了解陋习的危害,就不明白孙中山为什么要破陋习;如果不了解陋习的顽固,就不理解孙中山当时反抗陋习的难能可贵,那么,又怎么能够体会到孙中山“从小就具有凡事独立思考,不盲从,敢于反抗封建陋习的独立人格,坚决与封建势力作斗争的革命精神”呢?

想象缠足给姐姐带来哪些痛苦以及生活上的不便,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缠足陋习的憎恨和对千千万万缠足妇女的同情,同时也对孙中山破陋习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支持

甜甜的语文:

认真读了上面的发言,感觉网友们的发言对我启发很大,比如,姐姐缠足前后的对比,向长辈打听缠足的痛苦等,“语文味儿”和“生活味儿”交融在一块,学生的感悟一定会很深刻的。

研读教材,课文中两次提到“泪”,一次是缠足时,姐姐“眼泪直往下流”;一次是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门”,还有省略号,从串串眼泪中可以悟出文本的真情和真意。

如何引导学生悟?一般地,我们喜欢抓住关键词句让学生自由地谈谈体会,然后朗读,体现“以朗读为主线,感悟为核心”的方向,效果是好的。

还有个办法,就是“示悟”,示范式的感悟,学生朗读,教师谈谈自己的体会,学生再读、再悟。

教师谈体会,当然要到位,能以情激情,这就需要教师研读教材和教学实践的功力了。

洌水:

与礼貌者商榷:该怎么衡量陋习与“传统民俗”?比如在我们这儿,有这样一种风俗:每年冬至(或除夕),要到过世的老人坟前祭拜(烧纸钱),寄托思念之情,这到底是陋习还是……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