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童年的发现》
张老师在上课导入环节就和学生互动,通过谈话导入“梦”,和学生一起谈谈自己的梦,拉进和学生的距离,进而引入课文。然后初读课文,在这个环节,张老师尊重学生的个性,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或者也可以找出觉得难的地方来读;还有在学生字时,让学生找3个难写的字写三遍,这个环节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不同情况,没有框定学生一定要写哪些字。在精读3-13段的过程中,采用减词法,把关键词去掉再让学生读,以读代讲,通过读让学生自己感受这些词在文中的作用,然后通过多次有感情的朗读,激发学生“读”的兴趣,进而完成背诵。
接下来张老师再次和学生互动,分角色朗读了“梦到了”这里的内容,让学生站在角色的角度来理解课文。张老师在课堂中多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如在初读环节让学生画出感兴趣或不明白的部分,在精读环节理解重点词句中,让学生通过自己读来体会,在理解了人物的感情后,自由的体会,把人物的感情读出来。
在学习完了课文之后,张老师引导学生向第三个维度走去,也就是坚持维护真理的科学精神,并拓展课外知识,请学生说说知道的因坚持真理而受到迫害的科学家,激发学生了解这些科学家的兴趣。最后张老师还富有创造性的请同学们穿越,变成作者的老师,对现在的作者说说话,这个环节对同学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口语交际的机会。
张老师的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且都能很好的完成,学生的参与度也很高。整堂课教师以引导为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还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等,在环节的设计上也很有梯度,层层深入,如从对做梦内容的理解到作者被老师误会,一步一步的走进作者心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我个人认为整堂课上还是比较缺少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有些问题如果让学生小组讨论后可能会更容易达到教学目标。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