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黄河的主人》听课有感

新学网 > 语文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 黄河的主人 > 黄河的主人评课稿

最近,听了耿老师执教的《黄河的主人》这一课(共两课时)。为了上好这篇课文,耿老师用心钻研教材,虚心听取同级部老师的意见,反复修改教案,因此,总体感觉,这两堂课上得较成功。我们认为既有可贵的亮点,又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这两堂课的亮点有三个:

一、活教字词,显现词语美感

如果说,一篇文章是一条精美的项链,那么字词句则是粒粒珍珠。可单个的珍珠并无多少价值可言。《黄河的主人》一课用词丰富、精当,是它们串起了这篇气势磅礴、扣人心弦的美文。那如何提高高年级词语教学的实效性,显现这“粒粒珍珠”的功效和美感呢?耿老师可谓动足了脑子。对这一课的词语教学,他没有面面俱到,而是根据词语的特点,结合文本内容巧妙地渗透多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如:理解“艄公”时,他让学生先静静注视老师的范写,然后根据字形揣摩词语的意思,(因“艄”是形声字,字义就藏在字形里。);对“羊皮筏子”的理解则完全让学生通读全文,从字里行间中获取信息,了解这个黄河边上特殊的运输工具那“小、轻、险”的特点,既教给了学生解词的方法,培养他们静心阅读理解的习惯,又为下文从侧面感受艄公的高大形象打下伏笔,可谓一举多得;“如履平地”是本文的重点词,耿老师则采用比较法引导学生理解,区别“履”在“郑人买履”与“如履平地”中的不同含义;而教学“胆战心惊”和“浊浪排空”等词时,除了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其含义,还引导学生给这两类词语找了许多近义词,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词汇,进一步渲染了黄河万马奔腾的气势。

二、变序研读,凸现文本主题

袁鹰的这篇散文描写了波涛汹涌的黄河及河上羊皮筏子的艄公驾驭黄河的才能,赞扬了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惊涛骇浪的黄河的精神,并以“黄河的主人”的美誉来赞美他。文章开篇浓墨重彩地描写了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险恶气势,接着写这湍急的黄河上还有羊皮筏子贴浪前进,而且还负载很重,然后写羊皮筏子的艄公沉着稳健、从容不迫,乘客在急流中谈笑风生,勇敢大胆,最后点明中心。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但文中描写主人公的笔墨并不多,而是通过多方位的描写立体地表现人物形象。结尾一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是全文的“文眼”。

耿老师根据文本的特点,删去了繁琐的分析,以一个涵盖面广、有思维深度的大问题贯穿始终:“从那些词句体会到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为学生个体留足静读默想批注的时间,引导学生在潜心阅读中对文本意义作理性思考。细读文章,我们不难发现,除了两句直接描写艄公专心致志撑篙的句子能体现他的品质,还可从黄河凶险的气势、羊皮筏子的特点、作者惊讶及提心吊胆的心情、乘客乘坐羊皮筏子的从容这四方面看出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这么多的内容要在四十分钟的有限时间内面面俱到,谈何容易?一堂课就好比一篇有血有肉的文章,只有详略得当,才能突出主题。因此耿老师在教学中学会了取舍,详教第6、7、8节,(即直接描写艄公撑篙和乘客从容乘坐羊皮筏子的句子)其他内容则略教,在朗读中让学生体会艄公那令人敬仰的品性。

第六节课堂实录如下:

生:我从课文第六小节中的“我不禁提心吊胆,而那艄公却很沉着。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体会到了艄公的胆大心细。

师:能具体点吗?

生:我从“专心致志”、“大胆”这两个词语中体会到的,因为我们都知道黄河的水是很凶险,而羊皮筏子又小又轻,就是坐船的人都会感到十分害怕,可是艄公却能专心致志地撑篙,大胆地前行,可见他的胆大心细。

师:“专心致志”是什么意思?

生:心无杂念,做事专心。

师:是啊,不管脚下是波涛汹涌的黄水,专心致志地撑船,真了不起。对这句话,谁还有不同的体会吗?

生:我从“小心地注视着水势”看出了艄公的机敏,因为在第一小节中课文写到了黄河让人胆战心惊,而在这种情况下艄公却十分沉着,小心地注视着水势行驶。

师:老师把这里的“水势”改成“水面”,变成“小心地注视着水面”,行不行?

生:我觉得用“水势”更能体现出黄河的波浪滔滔。

师:“水面”不可以吗?

生:用“水面”没有“水势”来得那么贴切。

师:那你知道什么叫“水势”吗?

生:水的深度。

师:水的深度那叫“水深”。

生:水的变化。

师:对。水的流向变化叫“水势”,这个地方是激流,水流得很急,那个地方水流得非常平缓,一会是顺流,一会是逆流,水的流向千变万化。那艄公注视水势怎么驾船呢?当遇到激流的时候怎么做?

生:赶紧绕开,防止被水打翻。

师:前面是顺流了,怎么做?

生:赶紧加速前进。

师:那从这里你看出了什么?

生:我看出了艄公的沉着,水面千变万化,而他却一点不紧张。

生:我看出艄公的驾驶技术高超,因为他能根据水流的变化来娴熟地控制自己的筏子,不仅沉着,还充满了智慧。

师:大家一起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有感情地朗读“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

师:大家看,这句话中还有一对反义词“小心”和“大胆”,你觉得这里矛盾吗?

生:我觉得不矛盾。这里的“小心”是指他注视水势,看清楚前进的方向,而“大胆”是指他在合适的时候赶紧前进,能更快地到达对岸,保障乘客的安全。

师:你理解得非常好,从“小心”我们能感受到他的智慧,从“大胆”我们体会到的是他的“勇敢”。没有这种机敏的小心,怎么来大胆地破浪前行呢?再来把这句话读一读,读出艄公的镇静、智慧、机敏、勇敢。

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话。

在这里,老师精心设计了两个小问题:(1)“:水势”可以换成“水面”吗?为什么? (2)“小心”和“大胆”是一对反义词,放在这儿矛盾吗?为什么?

通过阅读、比较、体会,一个大智大勇的艄公形象就浮现在学生的眼前了,同时,读懂一句话的方法(即抓住重点字词反复咀嚼)不露痕迹地“输进”了学生的“学习宝典”之中。

三、加强体验,拉近“生本”距离

《黄河的主人》中涉及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仅凭一段录像、一些文字,学生很难产生共鸣。教学第七节时,耿老师便作了这样的处理:

师:大家读读课文的第七小节,看看能不能把它去掉?

生:我觉得不能去掉,这里是从侧面衬托出了艄公的勇敢,这一小节中说“第一次坐羊皮筏子的人是连眼睛也不敢睁一睁的”,连坐的人都十分害怕,而艄公还要驾驶呢。

师:她认为不能去掉,谁还有补充吗?

生:我认为也不能去掉。这里说“坐在吹满了气的羊皮筏子上,紧贴着脚的就是波浪滔滔的黄水”,说明艄公驾驶羊皮筏子的环境十分险恶,衬托出了他的勇敢。

师:第一次坐羊皮筏子为什么连眼都不敢睁一睁啊?害怕什么呢?

生:波涛汹涌的黄河。齐读课文第一小节。

师:我们学过《我也是普通一兵》,课文中的刘少奇主席乘坐的是什么?

生:刘少奇主席乘坐的是江轮,江轮在波峰浪谷中都颠簸摇晃,十分危险,而现在艄公和乘客乘坐的只是小而轻的羊皮筏子,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那将会多么危险呢?

师:是啊,难怪第一次坐羊皮筏子的人是——连眼也不敢睁一睁的。同学们,如果叫你去坐羊皮筏子,你敢不敢?为什么?

生:(异口同声)敢。

生:我敢,坐羊皮筏子只要有勇气就行了。

生:我也敢,因为我不仅相信自己的勇气,也相信艄公会尽他的能力来保护我的。

生:我相信艄公一定会凭着自己的镇静和机敏,勇敢和智慧把我送到对岸的,所以我敢坐羊皮筏子。

师:看来大家不仅有勇气,更相信艄公的品质,相信他能给我们带来安全。拿好书,把课文的第七小节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没有乘过羊皮筏子,怎么让学生也与乘客感同身受,从而产生对艄公的敬仰之情呢?这里耿老师可谓独具匠心,他先带领学生反复朗读第一中描写黄河的句子,把上下文贯通起来,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再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情感储备,比较《我也是普通一兵》里“惊涛骇浪中的江轮”与“波浪滔天中的羊皮筏子”,感受乘坐羊皮筏子的无比惊险,最后,“如果让你乘坐羊皮筏子,你敢吗?为什么?”这个问题打开了学生的情感闸门,在他们激情洋溢的大胆表述中,艄公的形象已悄悄地走进他们的心灵,艄公成了他们的“保护神”、“引路人”了,要不,学生们怎么会异口同声地表示敢于乘坐羊皮筏子驰骋于滚滚黄河之上呢?

值得商榷的地方:

一、选准媒体播放的最佳作用点。

教师上课伊始,先让学生谈自己心目中的黄河,然后相机补充描写黄河的名人诗句,再朗读体会文中第一节描写黄河的句子,最后看黄河的录像,再次让学生谈观看录像后的感受。这样的流程既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有重复拖沓之感。因为学生对黄河只是从文字或图片上有些许了解,大脑中的黄河形象是苍白且平面的,此时欣赏美文佳句就犹如空中楼阁虚无缥缈,很难激起学生内心的豪情。

建议这一环节可否作如下调整:

板书“黄河”后,播放黄河的录像,用黄河那奔腾不息的黄水、排山倒海的气势和震耳欲聋的涛声同时冲击学生视听觉器官,震撼学生的心灵,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接着让学生自觉调动“大脑词库”畅谈眼前具体可感的黄河,最后赏读文中第一节描写黄河的精彩句段,适时补充古今描写黄河的诗句,这样,学生就能全方位地感受到母亲河那荡人心魄的气势,何愁学生的激情调动不起呢?

二、加强朗读指导方法的探究。

纵观整堂课,老师也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可从课堂现状来看,学生的朗读质量不是太高。可能很少经历这样的场面,学生因胆怯不能纵情朗读。在这种情况下,就特别需要教师的智慧,如何适时调动学生的情感,如何对学生进行“无痕”的朗读技巧的指导?我认为,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教师首先要研读文本,对作者及文中主人公的情感要了然于心,还要研读学生这本无字书,更要巧妙利用课堂中稍纵即逝的动态资源。

以上只是本人的一得之愚,仅作参考。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