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天安门广场》教学之我见

新学网 > 语文 >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 天安门广场 > 天安门广场评课稿

这篇文章,在我看来,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3小节,介绍了天安门广场上雄伟壮丽的建筑。第二部分4-6小节,抓住三个特定的时刻,描写了天安门广场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气象。

第一小节既可以看做是第一部分的总起句,又可以看成是整篇文章的总起句。讲了广场的地理位置和规模。“位于首都北京的中心”,这种“中心地位”不仅指地理位置上的,更喻示着它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的中心。在世界上的地位,是“最宽广、最壮丽的城市广场”。

我在初读整篇课文时,曾经有一个想法:是否需要在“世界上最宽广、最壮丽的城市广场”后面加上“之一”二字。因为,世界上著名的广场还有很多。过于强调“我们”的“东西”是唯一的、最好的,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国际视野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教育求“真”,应当从我们做起。也许有人要说,小孩懂什么“国际视野”?可是,我要说,小孩子的成长就在这一点一滴之中。

但是,在网上查阅了一些资料,才明白“天安门广场”确实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作者在这里用词是非常严谨的。当然,如果我们说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城市广场”时,就要加上“之一”二字。据介绍天安门广场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而著名的莫斯科红场面积9.1万平方米,约占天安门广场的五分之一。它的“大”、“宽广”、“壮观”,是泱泱中华大气磅礴的象征,是值得我们自豪的。

第二小节写了天安门的近景。重点介绍了三个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天安门、金水桥、华表。它们的特征就是“雄伟壮丽”、“精美挺拔”。

第三小节写的是远景,介绍了四个建筑物——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中国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向南眺望”,一是进一步说明了广场之“大”,需“眺望”方能览其全貌,书中是用了一个文言味比较浓的词——“尽收眼底”。二是表明即将介绍的四个建筑物与天安门距离较远。

第四至第六小节,都是介绍天安门广场在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它是“新中国的象征”,“各族人民无比向往的地方”。

课文抓住三个重要时刻来介绍天安门广场,尽显其庄严、蓬勃、辉煌的特征。

第一当然属于“开天辟地”、“慨而慷”的百年盛事——“开国大典”。“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昭示着中国人民,终于走出了屈辱的历史,以不屈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毛泽东,他是人民领袖。他在天安门城楼上振聋发聩的宣言,喊出了中国人民的心声,同时也赋予了天安门广场更丰富的历史内涵。

第二个时刻是晨曦初露,庄严的国旗升起时。此时的天安门广场神圣而庄严,充满生机,充满了希望。

第三个时刻,就是节日来临之时。“天安门广场”更是“一片辉煌”,“沸腾起来”。

“美”的风格有多种,有阴柔之美,有悲壮之美,有幽默之美,有理性之美。本文为我们展示的就是一种波澜壮阔的美,一种充满阳刚之气的美。无论是对建筑物的描述,还是对重要历史时刻的记载,都给人以震撼、振奋的感觉。除了描写对象本身的特质,比如宏大巍峨的建筑,气势恢宏的历史,作者充满激情的描写,也把人带进这种盛况之中,令人心动神驰。

作者在介绍建筑物时,抓住主要建筑的特征,用了一系列表方位的词,有顺序地描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本文的语言优美,描写盛典和建筑的词汇大量、集中地出现,增强了文章的朗读美感。同时也增加了学生朗读的难度,特别是一些长句子,学生对于停顿的处理,显得有些困难。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