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不是预设的,而是生成的。教学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更是对课程创造与开发的过程;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一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对教师是一种新的挑战,如何捕捉即时产生的教学机遇,抓住生成的教育资源展开教学,是新课程对教师的一种新的考验。
案例展示:《陈毅探母》教学片断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谁愿意来大声地读课题?
一生:陈毅看母”。
师(似乎未听清,非常诚恳地):老师没听清楚,你能不能大声地再读一遍?
该生(又大声地):陈毅看母。
其他同学一听,哄堂大笑。那位学生的脸“唰”地一下红了,难为情地低下了头。
一小会儿的停顿后,教者帮助那位同学纠正了错误的读音。
尔后,教者拿起粉笔在“探”的下面写了一个“看”,对其他小朋友说:“请小朋友们一起把‘陈毅看母’这个课题一起读一遍。”所有的同学(包括那位同学也抬起头)十分诧异地看着教者,眼睛里充满了疑惑和不解“老师,你怎么也读错了?”教者又郑重地说道:“请小朋友们一起把‘陈毅看母’这个课题一起读一遍。”学生满肚疑惑地读着,不知道老师肚里卖得什么文章。
等学生读完,教者对他们说:“某某小朋友刚才没读陈毅探母却改成陈毅看母,我认为他改得很好。”教者环顾学生,见他们眼里的疑惑更重了,有一些小朋友已经在下面窃窃私语起来。停了停,教者又接着说:“为什么说他改得好呢?小朋友们自己去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将‘陈毅探母’改成‘陈毅看母’呢?”瞬间,学生似乎明白了教者的意图,投入到读课文中去,一会儿陆陆续续举起一些小手。
一学生:“我认为可以,因为课文讲得就是陈毅回故乡看母亲的事情。”其他同学也表示赞同,教者微笑着对他点点头,示意他坐下。
教者接着问:“那么小朋友们再读读课文,认真地思考思考,除了把‘探’改成‘看’字,还能改成其他字吗?”
学生饶有兴趣地再次读起课文来。不一会儿,不少小朋友高高举起手,争抢着回答。
学生:我觉得可以换成‘望’,陈毅望母,也是讲陈毅探望母亲的意思。
学生:我认为还可以改成‘见’,陈毅见母。
学生:还可以改成‘陪’,陈毅陪母亲,因为课文中讲陈毅一边洗衣服,一边陪母亲谈家常。
教者一边听着学生的回答,不住地点头赞同,一边把望、见、陪依次写在了“探”的旁边。
教者:小朋友们讲得多精彩,多有道理呀!看来你们已经把课文读懂了。那么究竟用哪个字比较恰当、更好呢?让我们一起阅读课文,再来讨论,讨论。
学生情绪高涨地齐声“好”……
评析:
本教学片断中,一生错把“探”读成“看”。面对这突发生成的资源,教者紧紧围绕这一生成性资源,抓住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了探究。使学生不但深深理解了“探”的含义,也更好地体会课文内容。这个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拓展了师生活动的空间,激发了师生认知和情感活动的活力,使师生共同经历了一段美好的人生体验。而这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智慧。教师恰当地扮演了“平等中的首席”角色,他的智慧点燃了智慧的火花。
课堂是不断生成的,又是持续发展的,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中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教师是不可能在备课时完全考虑到的。因此,智慧课堂需要教师关注生成这一课堂活力之源。既要在灵光一闪的时候把握时机并加以利用,又要具有不怕“出人意料”的勇气。节外生枝有时或许就是通向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境界的路径。珍视生成、利用生成、创造生成——课堂将走向智慧,充满活力。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