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庐山的云雾》听课后记

新学网 > 语文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 庐山的云雾 > 庐山的云雾备课要求

《卢山的云雾》是我在参加“广西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大纲培训”中听到的研究课。教材是江苏版第六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执教老师是南宁红星小学的卢莹老师。课后,我不禁对卢老师自然、睿智的教学风格,生动简洁的教学语言,灵活机智的课堂驾驭能力深感佩服。但是,这两节课给我启迪,引我深思的还是它的教学思想,我觉得它较好的体现了新大纲的精神。下面几点个人的粗浅认识,与同行们商榷。

一、淡化词句分析,重视语言积累

“语言文字训练”一直以来都是阅读教学的重点。纵观在课堂上的语言文字训练,大多数以理解词语意思、分析句子用词的精妙等分析性的形式进行,似乎学生说得越透彻就越懂了。而实际上很多学生尽管说得头头是道,可是写起作文,语言仍然是干巴巴的。这说明那些好词好句并未让学生真正喜欢、接受。现在,新大纲指出对语言文字重在感悟。让学生先有所“感”,然后各自“内化”领悟。

这一点,《庐山的云雾》体现得很好。整整两节课,老师没有提出一个让学生解释词语意思这样的问题。而是以读为主,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感悟词语。例如开课不久,就让学生反复读几遍课文,思考黑板上的几个词语,初步感知。然后随着教学进程,用换词,比较词语前后句子语气不同的方法理解“尤其”。通过读句子;想象云雾的样子并板画出来,理解“千恣百态”;还让学生看图片,听老师讲解来感悟“弥漫”“天幕”的意思……其中最精彩的是“瞬息万变”的教学:学生提出不懂“瞬”,老师就让学生给“瞬”组词。有学生组了“瞬息”,于是老师精讲:“息”就是呼吸的意思。呼吸包括吸气和呼气。“瞬息”有多长时间呢?跟老师一起来做。然后学生跟着老师做吸气、呼气的动作,体会到“瞬息”是很短的时间。这时,老师点拨:在刚才我们一吸气,一呼气的功夫,庐山的云雾就有了千万种的变化,你们觉得这变化怎样?学生齐答:变化快!这时,不用老师讲解,每个学生都深刻的领会了“瞬息万变”的意思。

二、扎实的指导读书,以读为主

新大纲在“关于阅读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庐山的云雾》的读是非常充分、到位的。首先读书的时间很多,很充分。开课,老师就给了学生两次初读课文的时间,每一次都不是只读一遍。第二次读完后,老师还认真的询问了几位学生读了几遍书?这说明老师是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的。在其他的教学环节,读书的时间也很充分,不是走过场。其次,老师注意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引导读出品味。课文中写云雾变化快的一个长句是朗读的重、难点。卢老师是这样处理的:先说这段难读,自己在家读了好几遍才有点儿感觉。问学生觉得难不难?让学生练一练,跟自己比一比。然后请了一个学生。那个学生读得挺好的,读出了变化快的感觉。这时,老师肯定优点后,进一步引导:作者看到云雾变化这么快,有什么想法?学生说:很惊奇。于是老师因势利导:云雾变化快,还要有回味,为什么变化这么快?这种回味的感觉要读出来。接着再请刚才那位学生读,引导强调“明明”“刚刚”。最后全班齐读和老师比赛,结果老师把胜利给了学生。这一片段不难看出,卢老师引导学生读书不是直接传授技巧:哪里读轻些,哪里读重些,而是联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实践发现怎么读。这样的指导是高明的。

三、培养了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思想。

修定大纲的指导思想是根据现代教育对语文的要求确定的,其中包括:学会学习,有自觉更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终身学习的良好愿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听课后在这方面使我受益匪浅。可以说这篇课文的学习是在学生的思考、置疑中开始的。首先产生疑问:今天学什么?看老师板书:“庐山”;再看老师写“云雾”问:看了课题,你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你想问什么?学生发言后,老师把学生的问题归纳为三点,在黑板中间写了三个问号。然后老师问学生这些问题是要老师讲出来,还是自己弄懂?这时所有的学生高声回答:自己弄懂!虽然只是一句简单的回答,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老师赞许的目光,学生们知道应该自主学习。接下来就围绕提出的问题展开了学习。当课文全部学完了,老师让学生对照前面提出的问题,逐条解决,把问号逐一擦去。本以为课就这样结束了。不想,老师又问:你们还有问题想知道吗?学生又提出了几个课文中没提到的问题。这时老师微笑着没有回答,而是意味深长地说了一番话:“是的,学了这篇课文,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所以这个问号,老师就不擦去了,留着课后大家翻阅相关的书籍,自己去寻找答案。也希望这个问号永远留在心中,激励大家不断学习!”她话音刚落,听课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我想:这个问号会永远留在学生的心中,留在我们每一个教师的心中。

四、课后思考

课上卢老师让学生做“飘飘欲仙”“腾云驾雾”的动作理解词语,结果学生做得很不准确。我想,设计者的用意是想通过动作让学生感悟词语。但这两个词是否能用动作表现清楚?还不如用理解词素的方法理解:先弄懂“欲”“腾”“驾”的意思,再把四个字串起来理解。由此我想到,新大纲提出让学生感悟词语是一个方向,一种思想,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还应具体情况具体处理,教给学生一些解词的方法还是很必要的。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