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叙述了“我”童年时代跟舅舅赶海的一件事。抒发了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怀。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了每当“我”唱起《大海啊,故乡》这首歌,便会想起童年赶海的事。文章开头巧妙地引用歌词,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第二自然段到第五自然段具体记叙了“我”的第一次“赶海”过程,赶到海边---捉蟹,捉虾---满载而归,其中捉蟹,捉虾是记叙的重点,写得具体生动。结尾再一次引用题词,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紧凑,浑然一体。
课文儿童化的语言,清新活泼,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海的喜爱,对童年生活的眷恋,(课文插图生动地再现了课文情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学情分析:
“赶海”是指海边的人在海边去捕捉捡拾海鱼、海蟹之类的东西。“赶海非常有趣的,以次为题,既突出了课文叙述的中心内容,又激发了读者兴趣,引人入胜。
生活在内陆的孩子对大海并不了解,要激发起他们对大海的喜爱,有些困难。课文儿童化的语言,浅显的内容,为学生正确理解课文,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语感奠定了基础。
教学媒体设计阐述:
本课有文字、声音、动画、视频等传播媒体结合应用,有雄伟壮观的视频,有激情震撼的背景音乐,有生动清晰的背景图象,营造氛围,辅助讲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本堂课主要采用了几种种教学软件,利用webzip下载intener网上的大海风光图片,以及歌曲《大海啊,故乡》,利用authware进行图片处理、利用。
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知道赶海是一件趣事。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满载而归”“束手就擒”等,并了解“武将”和“战利品”的借代意义。
2.能力目标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培养学生小组协作、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实践,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利用媒体插图抓住空白之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
凭借媒体加强反复朗读,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凭借对课文的反复朗读,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童年趣事
设计理念:
一、抓住“着眼点——趣”,理清思路
“抓住龙眼,画龙点睛”本课,教师紧紧抓住“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追浪花、抓螃蟹、捏大虾的趣,思路清晰,教学有重点。
〈一〉体会悟趣,训练语言
《赶海》一课在运用词语方面非常准确、传神,值得细细体会。教学时,我结合实物、图象、声音、动画,唤起学生的感性认识,体会这些词语运用的精妙,如学习“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象戏台上的一员武将”这一句时,我先出示实物——只大虾,让学生观察,然后追问;大虾的长须是怎样“摇摆”的?接着又用图象、动画,及戏台上锣鼓声,让学生观看戏台上的武将的形象。然后再引导学生比较“大虾摇摆着长须”与“戏台上的武将的摇摆”有什么相似之处?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领悟到课写出了大虾耀武扬威、威风凛凛的样子,而如此威风的大虾竟一会儿成为“我”的俘虏,是多么有趣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不但体会了词语,训练了语言,更觉趣在学习中。
〈二〉朗读求趣,展开想象
课文语言很活泼,课文的插图生动地再现了课文的情境,教学时,我凭借插图,启发了学生反复朗读并展开想象,从而获得真切的体验和深刻的感受。如第二节“闹着”写出了我对赶海的急切心情,“回过头来”“飞跑着追赶”写出了海浪与赶海人相互依恋的情怀。知道朗读时,我再现可退潮的画面,学生看着浪花的一步步回头、赶海人依依不舍的情景,犹如身临其镜,因而读得声情并茂。在朗读全文时我又以〈大海啊!故乡〉的歌曲为背景音乐,学生入情入境,美文美读,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课堂即生活。
教师在课堂上努力营造宽松,愉悦,融洽的学习语文的氛围,自身极具亲和力。教师把学生看成是一个生命体,而不是认知体,如同是自己的朋友一般去尊重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言行让学生感到教师是他们可亲近的大姐姐。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同学间无拘无束地交流,人人都全身心地投入,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本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看,听,说,读,演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阅读实践;在兴致盎然的阅读实践中,感受成功带来的阅读乐趣;在具体形象的阅读实践中,初步了解和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素养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卢梭,在这里得到了印证。
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本堂课就是利用多媒体唤起学生记忆之中已有的表象,展示教材的内涵部分,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迸出火花。通过环境或学习对象的再现。
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赶海这篇课文,知道了赶海是件非常有趣的事 (板书:趣),请大家回忆一下,课文写了我赶海时的哪几件有趣的事?(板书:追浪花捉螃蟹捏大虾 )
师:这些都是多么有趣的事呀因此,每当我唱起这支歌,便想起童年时赶海的趣事。( 板书:趣 )多媒体播放影像同时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
同学们,赶海可有趣啦!你瞧,开始退潮了,海水哗哗往下退,金色的沙滩上留下了无数海洋里的宝贝。有海鱼啦,海蟹啦,海虾啦┄┄快!背起你的小背篓,赶海去喽!
【评析】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说过:“艺术作品首先要激发儿童的思想感情,其余的工作都应当是这些思想感情的自然的后果。”
教学伊始,教师利用自身生动的语言配以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描述了一幅有趣的赶海图。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打开了学生想象的“闸门”,使学生对赶海形成了表象,具有了感性的体验,完全陶醉在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激起了学生强烈地阅读课文的愿望。
二、学习课文
(一)、找趣
师:选择你们认为最有趣的一件事, 自己默读有关的内容,想想哪里哪里让你觉得有趣了(可以划句子,可以说理解)
【评析】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每一位学生从教材中获得的信息与体验都是不同的。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体现了个性化阅读。此外,重视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项重要精神。默读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能力,如果能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就能够提高阅读的效率。
生读
师:下面,就请大家在学习小组内,美美地去读读你划出来的句子,读出其中的乐趣。这一遍读的时候,要一边读,一边想,你可以边读边做动作,脸上还可以带上表情;你甚至还可以走下座位,读给你的小伙伴听,互相提提意见,老师也很乐意为你提供帮助。
播放背景音乐
【评析】课堂上,留出较多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不仅让学生会读而且懂得怎样去读好,教给学生“边读边想”这一重要的读书方法。
让学生用表情,动作表达自己个性化的读书感受。
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伙伴一起读书,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教师在旁边起一个引领的作用。
生:练习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二)、交流文中有趣的地方
师:刚刚老师发现**同学觉得追赶浪花很有趣我们就先请她来说说
<一>“闹”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体会“我”赶海急切的心情。
<二>追赶浪花
① 师:这一小节中,你划出了哪些觉得有趣的句子,谁来读给大家听?(“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② 结合退潮的录象指导学生朗读体会我对浪花的喜爱,抓住“回过头”、“不忍离开”、“兴奋”、“飞跑”、“追赶”体会海浪与赶海人相互依恋的情怀。
师小结:是呀!海水一浪一浪往下退,小朋友最喜欢在海边玩水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板书:追赶)是多么有趣呀! 这时,你在这群孩子中的话,你觉得有趣吗?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
(生齐读后面三句话)
【评析】教学中,教师没有做任何繁琐的分析,而是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和学习伙伴,这种开放灵活的形式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
<三>、捉螃蟹
师:(出示第三节)
1.“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螃蟹被我抓住了!”
① 指名学生朗读体会
指导学生慢读“摸呀摸呀”,体会摸螃蟹不容易,所以要小心地摸,慢慢摸,螃蟹有些调皮,“我”不大容易摸到。“嘿”字,读得又轻又高,读出小作者的兴奋。
② 学生练读
③ 做动作摸螃蟹
④ 生齐读。
2.抓住“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
① 知道学生朗读从“哎哟”体会小作者螃蟹用大螯夹住了手,很疼的样子
② 学生比赛读
3.抓住“努努嘴儿……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
①指名朗读,体会“不甘束手就擒”而“东逃西窜”,从“努努嘴儿、不作声”体会怕惊动了螃蟹,感受赶海的乐趣。
②师生一起读
〈四〉捏大虾
师:你还觉得哪里有趣,愿意来读一读吗?
1、抓住“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
① 指名学生读
教师评价参考:你读得很认真,都读对了。老师建议你读“咦”和“哦”这两个字时,可以脸上带上表情读, 这样就能读得更好!
② 教师范读
老师也想来读一读,给机会吗?(教师范读)你们学着老师的样,练一练,同桌可以互相提提意见。
③学生练读。
④指名上台表演读。学生评价
2.指导“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①指名学生回答
出示实物——只大虾,让学生观察然后追问:大虾的长须是怎样“摇摆”的?接着又用图象、动画,及戏台上锣鼓声,让学生观看戏台上的武将的形象。然后再引导学生比较“大虾摇摆着长须”与“戏台上的武将的摇摆”有什么相似之处?(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领悟到课写出了大虾耀武扬威、威风凛凛的样子,而如此威风的大虾竟一会儿成为“我”的俘虏,是多么有趣呀。)
②指导朗读
抓住“摇摆”“武将”体会大虾耀武扬威、威风凛凛的样子;指导朗读“轻轻” 、“只一捏”体会作者的眼疾手快,大虾的凶猛;从 “再也神气不起来”体会斗败的大虾的可爱样。
③齐读
师总结:是呀!赶海是多么有趣呀!摸螃蟹,捏大虾,就算给螃蟹用大螯夹住了手,也觉得高兴。难怪我要闹着舅舅带我去赶海呢!让我们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再来到海边领略一下赶海的乐趣!
生:齐读。
【评析】新课程下的课堂十分重视生命的体验,没有生命体验就不是成功的教学。体验有直接和间接体验,教学必须符合这种体验,符合新时代、新生代的要求。在读到“捏大虾”一段时,教师引导学生打开生活积累的“仓库”,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想象,让学生根据自己平常的生活经验演一演“我”是怎样捏大虾的,把语言交际和理解课文内容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这样一“捏”,不光学生读得入情入境,而且学生对整堂课都会终生难忘。
〈四〉延伸趣
师:闭眼想象,(播放音乐,出示插图)我们一起来到沙滩上,海风轻拂着,有淡淡的咸味。远处海鸥飞翔,白帆点点,海水哗哗往下退,有的孩子在飞跑着追赶浪花,你就是这些孩子中的一个,你还会做些什么?
·师:赶海可真是一件有趣的事呀!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来让我们背着小背箩回家,你的小背落里东西真多呀.里面都装了什么?(虾,螃蟹,海龟,贝壳,……)出示图片
·看到这么多战利品,你高兴吗?(高兴)
今天的收获可真多呀?这就是“满载而归”。
三、结尾
师叙述:海风……歌
出示赶海图,再放歌曲《大海呀,故乡!》(学生久久沉醉在优美的课文和抒情的音乐中,不自觉地跟着哼唱起来。)
【评析】阅读教学姓“读”,但“读”不是一种单一,机械的行为,贵在教师引导得法,便可令学生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在这段教学中,教师毫不吝啬地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整堂课,书声琅琅,以朗读贯穿全课,语言的感知,理解,积累十分充分。其次,教师在学生自由的展示中轻松点拨,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互相交流的平台。教师不断地给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学生读得怡然自得,醉在其中,在阅读中既学到了知识,得到了美的享受,又在学习中充分体验到了自我价值和成功自豪感,真可谓一箭双雕。
四.延趣.
师总结: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共同享受了小作者赶海的乐趣,你愿意将你今天学到的赶海的乐趣告诉你见到的亲戚朋友,让赶海成为他们记忆中美好的收藏。
【评点】结束之余,仍不忘把自主的空间留给学生,把学习活动中轻松愉快的交流延续下去,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生活的快乐,在生活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作业
1、背诵喜欢的课文片段。
2、查找有关海洋的更多的资料,让我们分享你的乐趣。
3、将赶海的乐趣告诉你的好朋友,看是否能让他也闹着想去赶海了。
【评点】: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喜选择作业,面对自己喜欢的东西,他们宁可花费几个小时坐在书桌前查阅资料,还兴致勃勃,乐此不疲。起那些繁重的作业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的作业,是否值得我们深思?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