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做一做》是科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写的是居里夫人教育自己女儿的事。当科学家郎之万给孩子们提出一个错误的问题时,只有一个叫伊琳娜的女孩自己动手做一做,得出了正确的答案。科学家提出的问题是这样的:“一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会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就不会这样。”他还故意问孩子们;“这是为什么呢?”
有资料报道一则教学案例,一位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她首先邀请一位学生上讲台做实验,然后亲切地问:“你需要什么?”学生一愣,一时不知如何应答。老师又耐心地问了一次:“你需要什么?跟老师讲,老师给你准备。” 是啊,以前一切都是老师安排好的,现在让学生自己做主,当然有点不知所措。嗫嚅了半天,孩子说:“水。”老师拿出杯子倒了一点水,故意问:“够了吗?”学生点点头,突然之间又像领悟了什么似的说:“不够。”于是老师不断续水,直到水满满的,学生说够为止。学生拿起小石子往水里一放。全班小朋友亲眼看见水沿着杯子流了出来。这时,老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看书,学习书面语言:“书上怎么说的?读书上的句子。”全班小朋友很快找到了句子并起劲地读了出来:“杯子里的水便漫了出来。”
接着又有一位男同学上台做实验,与前面一位同学不同的是,他把石子丢进了杯子,水漫得更快更明显了。老师抓住时机:“这位男同学的动作就叫‘丢’。”孩子们恍然大悟,明白了“丢”与“放”在力度上的区别。
这一案例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更引发了我的思考。这位老师没有简单地用惯常的老师做实验给学生看的方法教学这一段。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老师相机引导读书、领悟。不言而喻,这才真正是学生自己学懂的,老师的引导才真正是润物细无声的。这是高明的“告诉”,不是现成的给予,而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独具匠心的设计。可以说,学生在靠自己的力量学懂课文时,所获得的绝对不仅仅是知识!
你看,实验器具并不是老师全部准备好,而是轻轻一问:“你需要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问唤醒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引起了学生对课文中语句的回味,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当水加到刚满时,老师匠心独运:“够了吗?”再次促进学生思索,促使学生回到课文,从而真正明白什么是“装满”。同样,老师没有抽象地讲“漫” 字的概念,但全班同学都懂了什么叫“漫”。
“谁还想试试吗?”再一次做实验,边顺势引导,学生从中领悟了什么是“丢”。可以说:两次实验循循善诱,三个层次水到渠成。
这一教学案例值得我们深思:“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美国教育家娜丹戴克)。”过去的课堂上,我们告诉得太多了,传授得太多了,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主体的主动参与,感悟体验和全身心投入,培养出来的学生当然只是知识的容器,缺乏主动性、创造性。由此,我领悟到“给”永远只能给死的知识,而“导”却能激活活的源泉。同样“给”只能造就思维上的懒汉,“导”却能燃起自信,培养独立思考、勤于探索的习惯。有一句名言说得好:“发现真理,永远比给予真理更重要。”我们做老师的不妨也放手让学生动手做一做,我们会发现学生是有潜能的,会发现学生体验更深刻,能把知识真正学到手,还会发现学生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自我的力量,或许还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由此看来,我们的确应该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来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重新系统设计我们的教学了!从重传授转为重促学,从重要素配置转为重要素互动,从重反馈调节转为重预先筹划,从而走进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的新天地。这样,知识才能从书本、教师头脑中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财富,真正具有迁移价值。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