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过几篇中学课堂的教学实录,特别是李镇西和韩军的,有点触动。我的感觉是与我们的小学课堂有着较大的区别,他们的课堂量大、度宽、思深,跳跃性强。比如我们常说:举一反三,而韩军却提出举三反一(《新语文学习》上有介绍),想想他的话不无道理。今天,在溧阳实小听到一位中学教师来上小学的课堂,很好奇,想看看与小学教师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干老师课堂上追求的是深度语文,听他说是第二次上小学的课,但从这节课上,干老师的深度语文体现得非常明显,给人的是一种震憾性的触动,可能从一位中学老师来把握小学课堂,度上可能太深了一些,学生与听课老师一时还适应不了,但干老师对教材研究的深度,教师对文本的深层次的解读,却是令人折服的。
感受一:对“璞”字的处理
干老师首先由一句谚语入手:玉不琢 , 不知理,当老师出示这句时,我在下面想,干老师出示这句必有他的道理,可能课中还会用到,在课结束时,干老师果然又回到此处。然后教师大约花了十分钟的时间围绕“璞”来深挖,现在回顾干老师的课,这个字的深挖含义很深,如果不把这个问题解决,干老师课堂上的浓度语文也就无从下手。干老师课堂上通过多种途径来阐述“璞”字:1、课文中是怎样写出来的?2、媒体出示“璞”的样子,让学生谈谈看后的感受,3、把“璞”拆字,“王”字旁表示什么?大胆猜想,4、想想“王”字旁不带玉和意思,教师再讲解这些词在过去也和玉有关,比如“环”字,这些知识,说实话,我也是第一次知道。5、再看“璞”字,大胆地猜读后,出示“蹼”、“镤”等字让学生读。
此环节,信息量非常大,这个“璞”字与教师要带领学生对文本的深刻解读非常紧密,所以干老师不会放松,也花了大量的时间,并且带给学生有关“玉”方面的信息量也非常大。
感受二:对姓氏的把握
课中干老师问学生:“氏”是什么意思?“和氏”姓什么?课文中姓“卞”课题为什么叫“和氏”?学生弄不清了,教师让学生再看课题:和氏献给谁?献的什么?为了帮助学生,教师媒体出示“璞”打造成璧、环、琮后的各种样子,问学生:如果献璧会是怎样的结果?教师小结:课题是不是有问题?
如果是我来上,对姓氏我是不会注意的,所以当干老师课堂上说到姓氏时,我瞪大了眼,不知干老师要干什么。但随着课的进行,干老师对姓氏的巧抓,真是神来之笔,此处大有学问,“和氏”为皇帝所封,皇帝为什么要封为“和氏”?与文章立意是否有暗合之理?此处,干老师课文开始时对“璞”字的狠抓到这儿有了显示。并且干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可以不能解决,但如果学生能把这个问题一直记住,以后或许能有机会解决,那对学生以后的阅读、阅读的批判、阅读的反思会有大的好处。
感受三:和氏到底献了几次
有的学生说献了三次,有的学生说两次,最后一次不是献,是文王感动后来取的,不是献。
佩服的是干老师对第三次献的处理。在学生讨论出和氏献璧是用忠诚和无私的心打动文王后,干老师出示一个小知识:国王的谥号:厉王、威王、文王都是后人根据生前的性格和政绩在后追加的。
干老师在此处出示这个小知识点,既帮助了学生对课文人物性格的把握,又扩大了知识面,所以说,课堂上,应该教师讲的,就应该大量地讲,应该教师灌输的,一定要灌输,深度,要教师去把握,去引领。
感受四:对文章主题深度的挖掘
师:如果是你,你会献玉吗?生说不会的多,会的少。很遗憾,此处,干老师打断了学生的话,可能是时间不够了。教师再引:中国这长的历史,人们为什么会喜欢和氏献璧(因为忠诚和无私)?教师再进一步:“玉”代表了什么(周朝前是权力的象征,周朝后是美德的象征)?那你的才华和美德你会不会献?再出示课文开始时出现的那句话。
此环节,干老师进一步升华了主题,将玉和人的美德联系在一起,玉人合一。如果通过献玉让学生体会到无私与忠诚,那么,你会献玉吗?你怎样献玉?则达到了更高的高度。
干老师的这节课上,为了追求一种语文的高度,教师输送多了一些,课堂上的情趣少了一些,深度语文,度如何把握?如何与课堂上的情趣结合得紧一些,毕竟他们还只是孩子。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