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准备:
即将上《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了》,像往常一样,我丢开已经备好的课和教参,重新审视教材。
以前听过一节这课的教学,是谁上的不记得了,但记忆深刻的是那节课让我听了很不舒服——至少通过那节课留在我的印象中的彭德怀是一个残忍的“刽子手”,他就轻易那么杀掉了所谓“心爱”的大黑骡子!我想,我不能给孩子留下这样的印象。
也与以往一样,我还是先从课题入手。“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两个对象,之间的联系呢?一是爱,二是杀;反之,大黑骡子对于彭德怀来说可谓“功不可没”,结果是被杀。二者之间还隐含着第三者——战士,彭德怀爱战士,骡子可以救战士的命,这是要让学生找出来并悟出来的。
于是,我决定从“爱”字入手进行教学: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彭总出对大黑骡子的爱,体会出对战士的爱,以“爱”为教学奠定基调。正因为爱之深,所以才有了难以抉择的痛。不能让“杀”的血腥味儿弥漫在课堂上,所以还要抓住一个“痛”字,为心爱的坐骑而痛,为战士们饥寒交迫的困境而痛。课文中有不少可以挖掘的空白处,尤其是人物的心理活动,文中没有直接写,但一定要引导学生去揣摩人物复杂而痛苦的内心世界。
为了让学生对课文背景有所了解,课前布置学生搜集长征中的小故事,利用晨会时间让大家讲故事、谈感受。这样,学生才能理解在那特殊的年代、环境中,粮食对生命的重要性,才能体会彭德怀将军深爱大黑骡子(将自己的口粮省下来喂它),更能体会彭德怀将军爱战士的思想感情(杀大黑骡子拯救战士生命)。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燃眉之急、饥寒交迫”,会用“艰苦、燃眉之急”造句。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用批注式阅读方法品读课文,在阅读、批注的过程中了解彭德怀杀大黑骡子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品读课文,感受彭德怀虽深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们的情怀,体会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彭德怀和大黑骡子
学生读课题,发现问题,(加上“他的”和原来在意义上有什么不同)谈感受。同学们真会读书,从这两个不起眼的字中能体会到他们之间不同寻常的关系。
2、再来考考你们,板书:艰苦 燃眉之急 你能选用一个词或两个词语根据课文内容说一句或一段话吗?
教师小结:过草地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艰苦的一段历程。在草地上,饥饿是红军战士最大的威胁,看着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彭德怀决定杀心爱的坐骑大黑骡子解决燃眉之急。面对生与死的抉择,理智与情感,个人与大局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下面,让我们共同阅读课文,一起走进那永恒的岁月,去目睹那悲壮的一幕,去品味那浓浓的真情,去感受彭德怀元帅伟大的人格魅力。
二、走近彭德怀,感悟爱骡情深
1、让我们先走近彭德怀大元帅的身边,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2----20自然段,透过这些语言文字,你认识了怎样的彭德怀元帅?(爱大黑骡子、爱战士……)
2、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去记录下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真挚又感人的情怀,同学们可以划出相关的句子、词语,在书旁写写你的读后的感悟。
3、交流:整理出示如下文字:
a、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吃不上。”说着,就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一直看着它吃完。
(读读这两句话,哪些词语运用的特别感人?细细体会这些词语,透过词语你看到什么?这些动作我们生活中什么情况下也能看到?像自己的亲人、孩子一样关心着它、爱着它)
b、彭德怀深情地望着栓在不远处的大黑骡子,平静地对警卫员说:“部队现在连野菜……”
(你觉得哪些词语值得回味?从这两个词来体会彭德怀决定要杀大黑骡子的心理。彭德怀深情的眼神里写满的都是对大黑骡子的不舍啊!平静的外表下掩饰的都是那份忍痛割爱的伤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彭德怀元帅不愧为一代开国元勋,朗读这段话)
c、彭德怀背过脸去。
(此时,你是他身边的警卫员,你会从他背过去的脸上看到什么?)
d、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的地摘下军帽……
(摘军帽这个动作你见过吗?在哪里见过?表示什么?此时,他的脑海里会闪现哪些画面?可以到文中去找,也可以展开你的想象。当时,每到宿营地,彭德怀总要牵着大黑骡子溜一溜,给它刷毛、掸土,喂些草料和自己的干粮,这头大黑骡子很通人性。只要彭德怀轻轻一拍它的脖子,它就会很乖地卧下,等着彭德怀骑上去再慢慢起来。打仗时,只要彭德怀一声令下,它就勇往直前,从不退缩,多少个日日夜夜,在荒芜人烟的草地上,都能看见彭德怀与大黑骡子相依相伴的身影啊!这么劳苦功高的大黑骡子,在彭德怀的眼里,已不仅仅是牲口,不仅仅是坐骑,更是生死与共的战友!这样的战友,是杀不得的,不能杀的,不忍杀的!)
e、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道:“我吃不下,端开!”
(前面决定杀大黑骡子的时候,他表现的很平静,可现在为什么发火呢?难过到了极点,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火发的越大,越能看出他对大黑骡子的爱)
三、走近彭德怀,感悟爱兵情深
1、彭德怀这么爱大黑骡子,为什么还要杀?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吗?
2、学生根据读书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更爱战士
四、走近战士,感悟爱将情深
1、俗话说的好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还记得卢梭说的一句话:你爱别人,别人就会爱你;你帮助别人别人就会帮助你;你待他情同手足,他对你就会亲如兄弟。
2、彭德怀时时处处为战士着想,战士呢?找出文字来读一读。
老饲养员的话不是没有道理,请同学们来看这段文字:
出示“
三十里草地二十里水,
荒无人迹鸟不飞,
如有行人误入内,
十有九个去难归。
读,感受一下草地留给你的印象。一个是关心元帅的好兵,一个是英勇无畏,乐观豪迈的元帅。
还有这样一句话:爱屋及屋,战士们爱元帅,也推及到爱元帅的大黑骡子,找出相关语句感情朗读。(10分钟过去了,……。)
五、整体朗读,感悟难舍的爱:
当时,所有的人都不愿杀大黑骡子,虽然彭德怀下了命令,可是没有人下得了那个狠心。就这样,在荒芜的草地上,迎着凛冽的北风,战士们都默默地站立着。草地上异常寂静。然而,大家心底却是心潮澎湃、悲痛万分:彭德怀非常喜爱大黑骡子,可是为了战士的生存,为了部队的安全,为了革命的胜利,他不得不忍痛下令杀大黑骡子,他的心里是多么痛苦;战士们,深知彭德怀的悲痛,他们怎能忍心杀大黑骡子呢?这一幕无比悲壮,这情谊何等深长?让我们带着那份深深的感动,朗读这部分内容,感受者真挚的战友情和彭德怀元帅完美的人格魅力!
六、总结引读最后一段:
这篇课文,字里行间涌动着深沉的爱。这节课上,我们和彭将军一起着急,一起悲痛,一起把对大黑骡子的爱深深地埋在心底,但这爱是伟大的,这爱是感人至深的,这爱激励着战士们奋勇向前,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请大家齐读最后一段。
七、推荐阅读:
《金色的鱼钩》《马背上的小红军》 毛泽东的《长征》
板书设计:
彭德坏
爱 和 爱 艰苦 燃眉之急
(他的)大黑骡子
教后反思:
这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红三军团过草地时,因为断粮,彭德怀将军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牲口全部杀掉的事,表现了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们的高贵品质,赞扬了彭德怀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大黑骡子是彭德怀将军最钟爱的坐骑,但为了让更多的战士走出草地,彭德怀忍痛命令枪杀了他,这样一位爱兵如子的将领形象便展现在读者眼前。
设计第二教时,我是定位在学生反复练读、体验的基础上读懂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课文重点在第二部分,通过彭德怀将军痛杀大黑骡子一系列动作、语言、神态等具体描写,体现他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字里行间中领略到彭德怀将军的矛盾心理。在教学中紧紧扣住彭德怀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以及彭德怀与饲养员、战士们关于杀与不杀大黑骡子的分歧和彭德怀内心的矛盾来展现彭德怀爱战士胜过爱自己的坐骑、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崇高精神。
中国的山水画,一叶扁舟可暗示“空白”处有千里澄江。美国艺术心理学家阿里海姆把这叫做“知觉补充”,意思是说一个“待补”的“缺口”更能勾起欣赏者的想象。在语文教学中,借鉴绘画的“空白”艺术,更能激活学生的想象,有利于学生设身处地地体味课文意境,感悟课文内涵。
这篇课文赞扬了他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故事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我在教学中,让学生适时恰当地沉默肃静一段时间,布设时间“空白”,引导学生充分地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静默——感受真情
在枪杀大黑骡子时,我神色庄重,语调低沉地说:“同学们,彭德怀爷爷是那么爱他的战士,在长征途中,为了给战士们充饥,为了能让多一些战士走出草地,忍痛下达了枪杀他心爱的大黑骡子的命令。一声枪响,大黑骡子斜斜地倒下了,彭德怀爷爷的心碎了,他缓缓地摘下了军帽。同学们,让我们和彭爷爷一起向对革命有功的大黑骡子默哀三分钟。”实践表明,这样做,使学生真切地体验到了彭德怀失去大黑骡子的痛苦,从而感受彭德怀爱护战士的一片真情。
静思——感悟真情
“枪杀骡子”是课文的重点,也是最感人的部分,各种复杂而又真挚的情感在这里涌动、撞击。但是作者没有进行铺排陈设的描写,而是选用了一个个近乎静态而又富有动感的慢镜头“彭德怀背过脸去”;6匹牲口“默默地低下了头”;“大家都闭上了眼睛”;彭德怀“缓缓地摘下军帽……”作者精心选择的这几个画面,就像进行曲中的休止符,戛然而止,留下了可供想象的空白;而雄壮有力的前奏正余音绕梁,又给读者勾勒了想象的轨迹。范读课文时,我有意在上述几处文字后面作稍长的停顿,布设时间空白,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生活积累,依据课文驱遣想象。于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显现在他们眼前,他们的思绪跟随文中人物融进一个个难以忘怀的场景,真切地感悟到了课文的意境。
静场——体会真情
在学生自由充分的细读品味后,再引导学生学着老师的方法齐读“枪杀骡子”这段课文。深沉浑厚的集体读书声,与较长时间停顿形成的静场产生的强烈对比,更能震撼人的心灵。学生于无声处听到了文中人物(包括富有人性的六匹牲口)内心深处情感爆发的惊雷,也易于体会到浸透在字里行间的令人回肠荡气的拳拳深情,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徜徉在激情的海洋里,获得美的熏陶、情的感染和人生的启迪。
整节课我觉得孩子们已经走进了彭德怀的内心,走进了战士们的内心,走近了大黑骡子的身旁,走上了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孩子们对彭德怀、对战士、对大黑骡子充满了感情,同时他们也更懂得了爱的含义,懂得了顾全大局。
更多本课教学资料 返回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报错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