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断:
师: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认识了许多聪明的人,都有谁呀?
生说;师板书:聪明;全班齐读“聪明”。
师:你们读这个词的时候,脸上笑嘻嘻的。当别人表扬你时,心里觉得怎么样?
生1:高兴。
生2:开心。
师出示:
说一说:
很聪明,因为他(她)。
师:请按照填空题说说谁聪明,为什么?
生1:曹聪很聪明,因为他想出了称象的办法。
生2:小山羊很聪明,因为它躲过了狼的追杀。
师:能不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生说:……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个聪明的人。(师板书:的牧童)
(点评:从与本单元学习过的内容有关的“聪明”入手,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填空说话的句式练习激发学生兴趣,非常自然地引入课题。)
生齐读课题,质疑课题。
生1:为什么说牧童是一个聪明的人?(师板书:为什么?)
生2:牧童做了什么事?
师:出示句子:从前,有一个牧童,别人无论问什么,他都能给出一个聪明的回答,因而远近闻名。为什么说牧童聪明?(生齐读句子)
师引导用“无论……都……”说句子。(生说句子。)
(点评:质疑课题,激发学习兴趣;根据低段学生的特点,利用关联词语训练学生说话能力。)
师:后来,这个牧童还住进了皇宫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学生合作读课文)
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让国王改变了看法?
生:国王提了三个问题,牧童都回答了出来。
师:这三个问题在第几小节?(第二小节)轻快速找出来。
生说三个问题,师出示三个问题:
1、世界上的海洋中究竟有多少海水?
2、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3、“永恒”有多少秒钟?
师:你觉得这三个问题怎样?
生1:很难。
生2:很难找出答案。
师:是——无解之谜。(板书:无解之谜)
(点评:出示三个问题,让学生感受问题的难度,为理解牧童的聪明埋下伏笔。)
师:这里有三个生字,喜欢学哪个就学哪个。
出示三个生字:滴、恒、秒(每个生字注上拼音),引导学生从字形上辨析。(摘——滴;宣——恒;沙——秒)
(点评:随文识字,灵活实效。)
师:牧童是怎样回答国王的?再来读读第二小节,用“ ”画出牧童回答的话。(示第二小节,随学生回答把问题拉成蓝色。)
师:读一读这三个问题,想一想他聪明在什么地方?
出示第一个问题,学生两两讨论看牧童的回答聪明在哪里?
生1:不把河流堵住,还会有水流入海里,就无法计算。因此,牧童叫国王把所有的河都堵起来再说,他没有直接回答国王的问题。
师:如果你是国王,会怎么想?
生1:这牧童不简单。
生2:国王会笑,这牧童太聪明了。
师:把相关的词语在文中画出来。
出示第二问题和牧童的回答,生自由读。
师:这一次牧童聪明在哪?
生1:在白纸上画点子,说明星星也像小点子。
师:怎样的小点子?(生:细细的)
师:细到什么程度?
生1:密密麻麻,小黑点。
生2:看不见。
生3:几乎看不见。
师指导学生理解“几乎”:不是完全看不见,而是可以看到,但不清楚。
师:国王服吗?
生:心服口服。
师:你们服吗?(生:服。)
出示第三个问题和牧童的回答,生齐读,随文识字“磨”。(师指导部首和从形近字辨析。磨——魔)
师:第三个回答妙在哪里?请大家讨论解决。
师:老师在巡视中发现,有的同学对“金刚石山”和“磨嘴壳子”不理解,现在我们来看看。(师出示金刚石图片,讲解它的坚硬。)
师引导学生从重点词语“一百年”“整座山”“第一秒”来理解牧童的聪明。
(点评:引导学生多形式解读三个问题,特别是第三个问题,教师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问题,并在老师的指点下进一步深入理解牧童的聪明。)
师引读句子:
师:国王佩服极了,拍着牧童的肩膀——生:妙、妙极了……
师生合作读书,适读旁白,学生分角色读国王和牧童的对话。
生个别展示读对话并说说什么这样读,师指导读国王心服口服的话。
师:牧童的回答是——无解之答。(板书:无解之答)
师总结板书:牧童是用无解之答来回答国王的无解之谜。
反思:
语言文字的训练到位,上出了“语文”味。比如:“从前,有个牧童,别人无论问什么,他都能给出一个聪明的回答。”这一句话是对牧童的一个总体概述。教学时,我让学生反复的朗读,感悟牧童的聪明。还抓住关联词“无论----都------”进行句式训练,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牧童的聪明。
在处理第三个问题时(国王对牧童提出的第三个问题),吴老师在巡视当中发现学生对“金刚石山”和“磨嘴壳子”等词语不理解,便及时调整教案,抓住了这几个词语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理解金刚石山的坚硬无比,理解鸟儿用柔软的嘴壳子来磨坚硬的金刚石,并要把整座山磨平,需要多少时间,当把金刚山磨平的那一刻,就是“永恒”的“第一秒”。从中,学生理解了牧童回答国王的巧妙之处。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