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示例
常见的酸及其性质
(一)课前准备
准 备 活 动 | 教 师 | 学 生 |
知识准备 | 查找相关科学家的探究过程;掌握各种常见的酸的性质及用途 | 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关于生活中的酸及酸雨、酸性土壤的信息;阅读课本 |
资料准备 | 联系生活实际,将查找的有关酸的资料打印出来,内容尽量丰富、生动 | 将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并展示给同学共同探讨,进一步筛选 |
实验准备 | 为课上探究准备仪器和药品 | 运用各种花朵、蔬菜、水果自制酸碱指示剂。自带食物、洗涤用品等 |
(二)教学过程
学习课题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课题1:你熟悉“酸”吗? | 列举学习过的及生活中的酸,说出判断酸的方法 | 引导学生更好的联系生活,引出酸的名称由来,初步建立酸的概念 |
课题2:是什么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 | 回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的实验。观察实验得出结论:碳酸使石蕊变色 | 演示实验:干燥和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分别放入干燥的二氧化碳中 |
课题3:什么是酸碱指示剂?你自制的酸碱指示剂有怎样的颜色变化? | 探究:将紫色石蕊试液及酚酞溶液、自制的酸碱指示剂分别滴入食醋、石灰水、稀盐酸、稀硫酸、肥皂水、洗涤剂等中。 (同组分工,自由选择几种) 归纳实验现象,同组讨论后得出结论 | 指导学生正确操作,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 讲解有关酸碱指示剂发 现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课题4:你了解盐酸和硫酸吗? | 探究1:观察盐酸和硫酸的颜色、状态,闻其气味。比较同体积两种酸的重量 归纳、总结两种酸的物理性质及稀释方法 探究2:将锌、镁及一根生锈的铁钉分别放入盛有稀盐酸和稀硫酸的试管里,观察金属及铁钉表面和溶液颜色的变化 活动:归纳两种酸遇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写出两种酸与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尝试:根据实验现象写出酸与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演示:①浓硫酸的腐蚀性(用小木棒蘸浓硫酸在纸上及布上写字)②浓硫酸的稀释 指导学生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
课题5:你的生活中有酸吗?酸在我们的世界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 展示查找的有关盐酸和硫酸的用途及酸雨、酸性土壤的资料 | 指导学生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看待酸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 |
课题6:为什么酸雨会毁坏建筑物呢? | 根据学习过的知识解答 |
教学反思……
21世纪将是一个知识创新的世纪,新世纪正在召唤大批高素质创造型人才,而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新课程的核心也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其关键却在于怎样培养学生对一门新课程的兴趣。作为一名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新教师来说,我最大的感受是新课程使每一名学生都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投入到化学学习中来,因为他们的化学学习就是在感受生活、了解生活,以一种新鲜的眼光去重新衡量身边的事物。
这节课,我的重点是放在对生活、生产、环境及我国化工工业发展的关注上,所以课前资料的查找及实验用品的准备是否认真决定了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兴趣及掌握程度。事实证明,确实能够调动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一些后进生的极大热情。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更关心生活、关注环境,动手能力有很大提高,这是我很高兴看到的。但是,在这热烈的学习气氛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对一些基础的化学用语掌握不到位。我认为这是对基础知识的总结不够造成的,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尝试加强这节课的课后知识归纳、总结及落实,使学生能将获取的知识形成自己的网络和积累。
摘自《走进课堂——初中化学新课程案例与评析》
厦门市槟榔中学 刘婧
评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到初中化学中最重要的知识内容——酸、碱、盐的知识,也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分化点。刘老师以学生的生活和环境作为切入口,让学生一开始就将所需学习的化学知识与生活和环境结合起来,在学生所关注的生活和环境中引出酸的概念、常见的酸及其性质,让学生更有兴趣去探究有关“酸”的问题、有关“酸”与生活和环境的问题,进而让学生在掌握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更加关注自身的生活和环境与“酸”的关系。即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社会密切联系,又体现所学知识的生活和社会价值。
本节课设计了6个课题,每个课题都能引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前一个问题又是后一个问题的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与铺垫,层层深入,带领学生边探究问题、边掌握知识、边解决问题、边提出问题。
同时,实验教学的功能也在本节课中被充分体现。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的课堂实验和学生的家庭实验相结合,采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让学生探究“酸”的奥秘。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