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学总体设计理念
本节课着重体现化学学习内容的现实性,同学们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应用意识。
二、说教材
1、教材地位及其作用
《燃烧和灭火》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在生活中,同学们熟悉燃烧的现象;在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学习中,同学们认识了燃烧的本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化学变化。本课题是对之前所学过“燃烧”的意义进行深入了解并且应用于实际之中。对高中将学习的“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可以起到铺垫的作用。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
2、教学目标分析
A.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3)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B.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于通过实验得出事实进行分析而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3)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3、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难点:对着火点的理解
疑点:着火点是否可以降低
三、说教法
1.引导探究法:这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引导探究法。中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课程应当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还应当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等活动来实现教育目标。引导探究法能很好的体现《标准》中的思想,它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得,而且还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其模式为: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归纳总结——联系生活。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既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又能将探究的方案,讨论的情景提前准备好,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动手、思考、讨论。
四、说学情
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式往往因地、因校、因师生条件不同而异。我校是湖南省高级示范性中学,学生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实验的动手能力强,讨论的思维活跃。同学们非常适应和喜欢教师通过引导探究法传授新知识。
我校学生对课外知识有浓厚兴趣,我将教材的内容略为拓展,增加了火灾自救常识。使教学内容和社会生活相互渗透。真正做到化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上完这节课后,我们学校还组织过学生进行火灾逃生的演习。不仅使学生掌握一门逃生的技能,而且加深了大家的防火意识。这次活动还在我省电视台新闻中报道,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好评。
五、说学法
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探究出灭火的原理,从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3.自主学习法:对于较简单的内容,同学们通过阅读教材、联系生活自主学习。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六、说教学程序设计过程
教学 过程 | 教学内容 | 师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引入新课
| 1.提出问题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燃烧,燃尽了茹毛饮血的历史;燃烧,点燃了现代社会的辉煌。生活中处处离不开燃烧。请同学们谈谈生活中那些地方有燃烧的现象。 2.演示小魔术“烧不坏的手帕” | 回答提出的问题 演示小魔术,设问“为什么手帕烧不坏”。导入对燃烧条件的探究。 | 从生活中发现化学,体会到化学无处不在;从小魔术引入课题,体会到化学的神奇。很好的激活了课堂,激发了同学们的求知欲。 |
燃烧 条件 的探 究 | 1.探究实验 步骤一:如下图 步骤二:将薄铜片上的红磷与小石头分别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2.根据实验探究得出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 三者必须同时满足。 3.引导得出着火点的定义
| 1.全班分为六个小组,按照投影的步骤完成“燃烧的条件”实验。 2.根据实验现象一起讨论燃烧的条件。 积极参与到同学们的实验探究中,指导同学们安全、正确的完成实验。引导同学们得出正确的结论。提示步骤1能得说明什么。步骤2又能得说明什么。两者相结合得出正确的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八分钟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交流讨论的结果,大家一起评出最佳的结果。 鼓励同学们的积极的动手和思考问题。提出探究时出现的小问题。避免再犯。 根据燃烧的条件,思考小魔术中的手帕为什么烧不坏。 小魔术大解密 | 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在活动中体验,在尝试中感悟,从而激发了同学们对探究的热情。 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交流使学生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感受合作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探究内容在教材的演示实验中略有改进。增加了对不可燃物的探究。更加有利于同学们得出燃烧的条件。 根据所学的内容,解释魔术的奥秘,同学们初尝掌握新知识的喜悦。 |
燃烧 的条 件的 应用 | 1.演示实验“白磷在水中燃烧”。装置如下图: 2.有关煤炉的讨论 (1)如果不继续往炉子里添柴火,炉火还能继续燃烧么?为什么? (2)如果把炉门关得严严的、一点气也不通,炉火还能继续燃烧么?为什么? (3)如果把炉里正在燃烧的柴夹出来,柴还能继续燃烧么?为什么? 3.利用燃烧的条件,思考怎样燃烧会更旺呢?可举出具体的实例。 | 了解了燃烧的条件后,思考怎样能使刚才实验中水里的白磷燃烧呢?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演示实验“白磷在水下燃烧”。 根据燃烧的条件讨论后回答第2题和第三题。 | 1.改进演示实验优点:向水中通入氧气,硬纸片不能很好的固定白磷,白磷四处游动,不能和氧气很好的接触。可以用一个螺帽代替硬纸片,白磷能和氧气很好的接触。并且能清楚的观察到燃烧的现象。 2.从化学走向生活。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加深对燃烧条件的理解。 3.在新知识的运用中形成发展的知识结构。培养了同学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
灭火 的原 理和 方法 的探 究
| 1.实验探究 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将燃着的蜡烛熄灭。并思考为什么该方法有效。 2.根据实验探究得出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三者任满足其一。
| 燃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但控制不当将演变成无情的火灾。同学们例举生活中的燃烧时,有人就提到了火灾。 衡阳11.3特大火灾。有20名消防队员壮烈牺牲,11名消防队员光荣负伤,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消防官兵扑救火灾伤亡最惨重的一次。 我们应掌握有效的灭火方式,将火灾的损失降到最低。灭火的方法有哪些,其原理是什么? 1.分为六个探究小组进行实验探究。 2.完成教师所给的表格 积极参与到同学们的实验探究中,发现他们的问题,给予适当的提示,让整个探究过程顺利进行。 8分钟后,派一个代表交流讨论结果。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和完善。 鼓励各组的实验方法。归纳总结出正确的灭火原理。 | 以衡阳特大火灾过渡到燃烧有利还有弊。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事物,学会一分为二的看待事物。 给定实验目的,请同学们自主设计实验。开放式的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能力。 分组合作,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的合作精神,培养了大家的默契,为以后的探究学习打下基础。
|
灭火 的原 理和 方法 的应 用
| 1.生活中遇到下列情形应该怎样灭火,其原理是什么? (1)炒菜的锅起火了; (2)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 (3)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起火; (4)邻居吸烟,不慎引燃被子发生火灾; (5)森林在打雷闪电时起火。 2.油田起火,采用降低其着火点的方法将其熄灭是否可行。为什么?(本课疑点) 3.了解几种常见的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灭火范围(见教材127页)。分组做“人人都当消防员”的实验。 | 根据灭火的原理完成第一题、第二题。 “着火点是否可以降低”是本节课的疑点。可将着火点比喻成铁、铜等物质的密度。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密度是物质固有的物理性质,不能随便降低。 1.自学了解几种常见的灭火器 2.分组做简易灭火器灭火的实验(如图),人人都当消防员。 | 1.将理论用于实际,巩固灭火的原理。情感上认识火灾是可以控制的,掌握有效的灭火方法能防止发生火灾。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2.以提问的形式提出本节课的疑点。形象的比喻使同学们更容易接受着火点不能降低。 3.根据教材步骤,自主完成灭火实验。学生感到学有所用的喜悦。
|
掌握 易燃 易爆 安全 知识 | 1.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认识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 火灾无情,灭火不如防火。 1.了解爆炸威力后,积极主动的自学“易燃易爆安全知识”。 2.认识图7-12的图标表含义 3.联系生活,思考应当在哪些地方张贴这些图标。 |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更关心生活,关注消防安全。 |
火灾 自救 常识 | 看影片学习“遇到火灾如何自救” | 认真看影片。遇到火灾,学会自救。 | 学会一门自救常识,激发同学们对化学学习的热情。 |
总结 | 总结本课的重点 1.燃烧的条件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 一起回顾两个重点的内容。 | 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总结本课的重点。同学对本课的重点由短时记忆过渡到有效的长时记忆。 |
作业 | 电影院、学校、幼儿园、网吧等地是人口密度较大的场所,一旦发生火灾损失惨重,请任选一地,根据其特点,设计预防火灾的方案或考察该场所的预防火灾的方案。(包括万一发生火灾时需要采取的灭火和自救措施) 可参考的网站: | 学生可分组合作调查,也可独立完成,写一篇调查报告。 | 改变传统的作业形式,将课堂延伸到同学们的生活中,进一步拓展所学的内容,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引导探究法的灵活运用。教师灵活的引导情境,学生灵活的实验探究。在注重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的同时,更加注重了学生在活动中进行科学探究以及分析推论的体验。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探究能力都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对知识理解和认识水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中得到了提高。教师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主动构建知识。
其次是根据学情灵活的处理教材中的实验。如对“燃烧的条件”探究中,加入了对不可燃物的探究,有利于学生更准确的得出结论;改进了“水中白磷燃烧”的实验,使实验更容易完成。对“灭火原理”探究实验,则完全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极大的发挥了同学们的想象力。激发了同学们对化学的热爱。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