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高级中学 薛文平
【研究主题】
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式语文课堂教学
【学习目标】
通过赏析研讨,学生能够把握词中创造的形象,品味词作表达的情感,了解词作运用的艺术手法,进而培养初步的鉴赏诗歌的能力。
【学习方法】
朗读,直观感受,咀嚼语言,比较阅读,知人论世。
【教学模式】
合作研讨,教师创设情境,组织研讨,引导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大家知道刚才放的是什么歌吗?(生答)对,这是《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大家看过《三国演义》吗?喜欢吗?能说说自己喜欢的三国人物和印象深刻的三国事件吗?(学生简单说说。)的确,三国是个充满魅力的时代,多少的英雄豪杰在神州大地上纵横驰骋,在历史舞台上尽显风流,上演了一出出令后人扼腕击节、热血澎湃的历史剧。其中赤壁之战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局势,而且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时光如水,斯人已矣,但每一个为这一战所激动着的人来到赤壁,当年的冲天火光、震天喊杀声仿佛又能萦绕于脑海。赤壁之战后八百多年,一位伟大的天才人物来到赤壁,写下了一篇和赤壁之战一样流传千古的伟大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幻灯一〕
二、熟悉课文
1、放朗诵录音
学生自读课文。
全班齐读课文。
2、检查预习,疏通字词:
〔幻灯二〕学生主动站出来,不看书回答。“纶巾”“樯橹”“尊”“酹”的意思是什么?“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这一句怎么理解?(指出这一句是倒装句。)
三、文本研读
1、齐读上阕:
〔幻灯三〕提问:词的上阕描绘了怎样的赤壁图景?有怎样的作用?
第一问参考答题思路:写到了哪些景物,有怎样的特点,再总的概括一下赤壁景色的特点。
(杜绝学生说一个词就算完了的现象,用清晰的思路完整地回答问题。)
要求学生在思考第一个问题时作“换词比较”的工作:将“大江东去”改为“长江东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改为“巨石巍峨,波涛击岸,激起千层浪”,是不是可以呢?(杜绝学生全凭感觉说一个词就算完了的现象,提示他们要准确深入体会景物特点,就要细细咀嚼语言;提供换过词语的句子,一是要他们采用比较的办法,二是指出了有表现力的、应该细细咀嚼的词语,使学生明确方向,节省时间。)
提供课外诗词: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李白《庐山谣》)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柳永《八声甘州》)
“阁中弟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诗》)
(为学生比较“大江东去”和“长江东流”提供更多的资料,拓展学生视野。)
第二个问题注意“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一句,联系上下阕来考虑。提供《荷花淀》中的环境描写的文字资料。(联系学生学过的课文,来帮助理解第二问。)
〔幻灯九〕在思考讨论前,看一组图片,配以浪涛之声。(让学生直观感受词中“大江东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图景。)
学生分组,展开讨论。
学生发言,全班交流。
〔幻灯四〕明确:描绘赤壁景色,写到的景物有江、山、浪等。用一个“大”和一个“去”字来描绘江水,写出了长江的波澜壮阔,浪涛滚滚,奔腾不息,有一种横空而来的磅礴气势。(而“长江东流”则无此气势,须再用“滚滚”等修饰语才可,如“滚滚长江东逝水”。如加上“无语”“空自”等词语则是全另一番意境了。)
教师领读这一句,学生跟读,背诵。
“乱”“穿”等词语各有其生动的表现力,写出了山和浪的特点。乱-险怪;穿-高峻且化静为动;惊-声势浩大;拍-澎湃有声;卷-翻江倒海;雪-绘形绘色。
赤壁景色可以用“宏伟开阔,雄奇壮丽”等词语来形容。
教师领读这几句,学生跟读,背诵。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是一个过渡句,描绘壮丽赤壁景色为下阕英雄人物的出场作了铺垫,并且烘托了周瑜的英雄形象。
教师领读这几句,学生跟读,背诵。
一生站起读上阕,全班齐背上阕。
2、齐读下阕:
〔幻灯五〕提问:词的下阕塑造了怎样的周瑜形象?其作用是什么?
换词比较:“小乔初嫁了”这一句写的是小乔,而小乔初嫁在赤壁之战前十年,此句是否当换掉?“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能否改成“金盔银铠,顷刻间,樯橹灰飞烟灭”?
出示毛泽东词《沁园春·雪》,想想,词中写到古代英雄有什么作用?
〔幻灯十〕在思考讨论前,看周瑜图片,及有关小乔初嫁和火烧赤壁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周瑜形象并与词中之形象比较。)
学生分组,展开讨论。
学生发言,全班交流。
〔幻灯六〕明确:“小乔初嫁了”写出了周瑜的年轻有为,美人衬英雄;“雄姿英发”写周瑜气概不凡,风姿俊朗;“羽扇纶巾”显得从容儒雅;“谈笑间”表现其指挥若定(轻松镇定胸有成竹);“樯橹灰飞烟灭”则表明战果辉煌,大获全胜,建立了盖世功业。
教师领读“遥想公瑾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几句,学生跟读,背诵。
塑造周瑜的英雄和自己的形象形成对照,自然引出下文对自身的感慨。
延伸问题:抒发了怎样的感慨呢?应抓住哪些语句?抓住“早生华发”四字。
〔幻灯十一、十二〕介绍苏轼,重点在其被贬黄州的遭遇。学生回答。
明确:词人怀古伤今,表达自己了光阴虚掷、壮志未酬的感慨。
教师领读最后一层,学生跟读,背诵。
一生站起读下阕,全班齐背下阕。
四、总结
〔幻灯七〕学生自由朗读全词,齐背。生起立朗读。
五、拓展作业
1、这首词被认为是作者豪放词的代表作,豪放体现在哪里呢?最后的感慨是不是不符合豪放的基调呢?
2、课后阅读苏轼另外的词作《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和《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比较词作不同的风格。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