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兖州市矿务局第二中学 李丽
生:从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可以看出他一生都在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奋斗,他的敌人是无产阶级的共同敌人。
生:恩格斯是千百万革命战友中的一人。他们尊敬、爱戴和悼念他。
生:马克思有着高尚的人格。“正因为这样,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纷纷争先恐后地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
师:你对这句话还有什么理解?
生:表明他将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无暇顾忌敌人的意见。
生:表现了他对敌人的极大蔑视。
师:从哪能看到他对敌人的极大蔑视?
生:对一切毫不在意。
师:还有呢?
生:轻轻拂去。
师:改用“轻轻抹去”好不好?
生:(齐声答。)还是用“拂”好。
师:为什么?
生:“拂”比“抹”更轻,更能表现他对敌人的蔑视和对这一切毫不在意。
师:大家可以跳出文本,联系一下实际。
生:马克思的精神是伟大的,值得我们学习。
生:“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他的学习和探究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师:我也谈一点我备课时悟到的看法。马克思主义是不是离我们很遥远?他与我们中国的革命实践有怎样的联系?
(学生沉思。)
师:我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推翻了旧的制度,建立了崭新的中国;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不朽的象征,更是马克思主义蓬勃发展的一个里程碑!马克思主义离我们并不遥远,如果马克思恩格斯今天能在这世纪之交,亲眼看见自己所创立的科学理论被中国人民的实践注入新的生机活力,那该多好!
师:走进马克思心灵就是对马克思最好的悼念!他的伟大是跨越时空的美丽!在我们心中,马克思的形象越来越清晰,请大家四人一个小组思考交流一下,你心目中的马克思是怎样一个人,另外,如果用一个比喻句来形容他,你会把他比喻成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屏幕显示烛光,“遥远的思念”的乐曲轻轻响起。)
生:他像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生:蜡烛。
师:对马克思就像蜡烛一样,驱走了黑暗,也照亮了我们的心灵。
生:他像苍鹰,孤独地在蔚蓝的天宇飞翔,愈飞愈高。
生:我觉得马克思像高山,伟岸,崇高!
生:他是巨人,一步都得下一个坚实的脚印。
生:我觉得他不像蜡烛,因为蜡烛的光亮终会熄灭,他应该像太阳,光热无比。
师:是啊,他的光辉犹如太阳,万丈光芒,永远普照人间。
(学生发言踊跃,又有很多学生举手。)
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他是那虽然离去,但依然奉献的枫叶。
师:他是落红,是那飘落的花朵。(将学生的“枫叶”纠正为“花”)
生:我觉得他是白杨,扎根于土地,但挺拔向上,坚贞不屈。
师:也有同学说他是仙化的胡杨,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朽,他有无数个“一千年”。
生:他是烛台。(停顿)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是基石,是他固定了更多的蜡烛,并让他们放出光彩。
师:是啊,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才有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等给人以启示的“烛光”,因而他是──学生大声说:基石。
生:老师,我觉得他是海上的指向标,指引人类解放的航船的方向。
生:他是天上的启明星,带给我们晨曦与曙光。
生:他是灯塔。
生:他是路标,是人类前行的路标。
师:大家的思维越来越活跃了,还有么?
生:他像大海,有着宽广的胸襟和包容的情怀。
师:海纳百川。
生:他是海鸥,有搏击风雨的勇气,在大海上翱翔。
生:他是奔流向前的溪水,永不停息。
师:我们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用在马克思的身上,以表达我们的敬意和缅怀之情。现在,我感觉和大家一起学习这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不是一件困难的事,而是一种幸福:同学们可能有了一些新的收获,打开了思维的大门,走近了马克思,也让马克思走近了我们,而我们也从中感到心灵的震撼。
师:在座的同学大概是十六七岁吧,马克思在你们这个年龄,曾写过一篇作文,题目是《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我选了几句,作为对你们的勉励,也是对我所从事的职业的重新审视:“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它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够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会被任何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