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一中学 郭稳福
1、如:往,去。
2、而:得。
3、愀:忧愁的样子。
4、方:正当。下,攻下。
5、之:主谓之间,无意义。
6、适:享受。
7、乎:相当于“于”,在。
五、指出下列句式与例句结构相同的项(B)
例句:惑之不解,吾未见其明也。
A、(谓语前置句)
B、(宾语前置句)
C、(“者”式定语后置句)
D、(“于”表被动的被动句)
E、(状语后置句)
六、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答:浩浩荡荡啊,象凌空驾风而行,却不知道它将要停留在哪里;飘飘然啊象独立离开了人世,飞升到仙境。
2、答:(如果)将从它变的角度来看,那么,天地不曾因为一会儿就不变;从它不变的角度看世间万物和我们是完全没有变的。
3、答:感叹我的生命短暂,羡慕长江无穷无尽。
4、答:这是大自然无尽的宝藏啊。
七、阅读第一段后按要求做题
1、答:
⑴ 所写景物有:清风、明月、星星、江水、白露、小舟。
⑵ 湛蓝的天空,明月高悬,群星闪烁,一阵清风从江而拂面而来,一叶小舟在白雾迷茫的江面荡悠悠行驶。
⑶ 宁静,幽美。
⑷ 表达作者喜悦快乐的心情。
⑸ 借景抒情。
2、答:
⑴ 这段文字采用大量的对偶骈句,音调和谐,琅琅上口。
⑵ 先写眼前所见,后写想象感觉,采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八、阅读第二段后按要求做题
1、答:箫声特点是:悲切、凄婉动人。
2、答:作者先“其声呜呜然”摹状,再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比喻,“不绝如缕”的通感手法,用“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夸张,极力渲染箫声的美妙动人。
九、阅读第三段后做题
1、答:引“明月星稀”句,是因为由眼前的明月自然引起的联想,表现曹操当年建功立业的雄心,又为后文写曹操失败伏笔,先扬后抑。
2、答:
⑴ 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既是描写赤壁的险峻,又在渲染烘托周瑜的雄姿英发,还为后写曹操被困伏笔。
⑵ 对偶、排比、夸张修辞。
3、答:
⑴ 它的表达方式是议论兼抒情。
⑵ 它的作用是:表达作者对世间万物稍纵即逝的感叹,在结构方面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4、答:表达技巧是:虚实相生,映衬烘托的表现手法,作者描写的情景不在眼前,而是写想象,写古战场情景;采用铺陈手法,排比、夸张修辞,极力渲染、映衬烘托曹操南下时浩大的气势,
5、答:议论抒情。说明“人生渺小,生命短暂”的哲理,表达客人悲观的思想情绪。
十、阅读第四段回答问题
1、答:
⑴ “逝者如斯”“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不曾以一瞬”,说明运动是绝对的,“而未尝往也”“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我皆无尽也”说明静止是相对的。说明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哲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⑵ 作者认为:从相对静止的角度看,我们的品质没有变,这里的山水不变,我们应该尽情享受,急时行乐。表达作者旷达的胸怀,快乐的心情。
2、答:它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名,其特点:句式韵散结合,错落有致,音韵和谐,句子以四六言为主;采用铺陈、排比、夸张手法,词澡华美,兼有纵横家游说的问答应对方式,是一种“铺采擒文,体物写志”的文体。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