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中学 薛雪
【内容提要】
缺口教学要求把学生的眼光引向课堂和学科以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要让他们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缺口,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作为老师应该有意识地利用缺口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以《孔雀东南飞》一课为例,具体谈谈在课堂教学中该如何灵活利用缺口进行教学并对这课教学作点反思。
【关键词】
缺口 教学创新 原则 反思
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崭新又永久的课题。当前,不少人积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和实验,寻求一种切实可行的路子,这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缺口教学试图从新的视野,对这一课题作点探索。
所谓“缺口教学”,是根据格式塔心理学有关学习性质等科学理论,通过设置学习缺口,调动学生的趋好心理和完形行为,促使其在自我补缺的过程中,发展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语文整体素质的一种教学活动。《孔雀东南飞》是一首长篇乐府诗,如果详细讲读,势必破坏诗体的美感,压抑学生个性,依据缺口教学中“重在强化人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对语言的体验和感受”“注重情感的真切投入”的具体性原则,及“在教学内容、结构和节奏的设计上,注重教学的变式”“注重学习缺口设置”的跳跃性原则,本文设计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及思维个性。根据这些,本文的教学重点定为疏理故事情节,整体感受全文;教学难点为抓住事情本质,深入探究故事思想意义。以屠洪刚演唱的孔雀东南飞为切入口,在篇幅长短的缺口之中,让学生领悟课文的故事情节及其蕴含的思想意义,并有新创新发展。
教学过程如下:
一、课前准备
借助工具书,疏通重要字词
二、导入课题
大家有没有听过屠洪刚演唱的通俗歌曲《孔雀东南飞》,它是根据我国古代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改编而成的,原文字数为1790字,可改编的歌词却只有100来字,但被现代人广为传唱,今天我们来听一听歌曲,品一品歌词,看看《孔雀东南飞》究竟魅力何在?看看1790字与一百来字之间到底演绎着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
三、设置缺口,让学生在补缺口疏理故事情节
1、阅读课文,能否应用课文来诠释歌词。
提问:在对歌词的整体感知中,你读到一个什么故事?“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暗示了什么人物的命运?“千般怜爱,万种柔情”写的是什么?文中有没有体现相思如何能成灰?心碎的时候,哪些秋声让人格外悲?“天若不尽人意”中“人意”是什么意愿?“大江上下,残照斜阳,万木低垂”给人怎样的感觉?它仅仅是环境渲染吗?“哪种离别不伤悲”文中有几次离别,两次伤悲情感相同吗?“何时何地相会”二人以怎样方式最终在一起?
讨论归纳:
⑴ 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暗示兰芝被遣后一去不返)
⑵ 千般怜爱,万种柔情(恩爱体贴):
① 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② 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赴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娶。
③ 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聊,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娶。
④ 兰芝:勿复重纷纭,何言复来还;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念
⑤ 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⑥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⑶ 相思成灰: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幻想破灭)
⑷ ① 秋: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② 声:隐隐何甸甸(马车声),摧藏马悲哀。(马鸣声)
⑸ 与哪种离别不伤悲。
① 生离:哽咽不能语(焦仲卿),涕落百余行(刘兰芝)隐隐何甸甸(沉重)二情同依依(依恋)
② 死别:吾独向黄泉,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生人作死别,恨恨哪可论。长叹空房中,渐见愁煎迫,心知长别离。
⑹ 天若不尽人意:不久当归还,不久望君来。(以我应他人)
⑺ 何时何地相会: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
问:在诠释中能否用简单的词语概括故事情节。
问:在诠释中能否用简单的词语描述故事的情节并说出你的感受。
归纳:被遣──离家──逼婚──殉情──合葬
文章分析到此,通过歌词与文章的对比,基本上疏理了故事情节,从整体上再次了感受全文。教学难点为抓住事情本质,深入探究故事思想意义。但是本文的重点即抓住事情本质,深入探究故事思想意义还未完成。如何更有效地实现这个目标呢?
我还是决定从缺口教学入手。进行缺口教学要确定学习缺口,确定学习缺口有一定的依据,其中有一条便是:意识情绪依据。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潜意识”是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所谓“潜意识”,是指“主体精神世界内部在某一特定时刻处于沉睡状态,处于内部注意中心之外,意识阈限之外的全部心理事实”。如果在学生容易产生“潜意识”的知识点上确定学习缺口,可把他们的意识活动由潜藏状态推进到激活、奔突与融汇贯通的状态。创设情境,特别是将学生置于愤悱状态之中,造成这一效应是确定学习缺口的重要情绪依据。所谓“愤悱”状态,就是孔子所讲的“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此时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激活,对知识往往能入脑。
于是我在分析完情节之后,立即利用语言创设情境,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之中。
我用沉痛的语调说道:刘焦最终选择了殉情。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提到多谢后来人,戒之慎勿忘,目的就是为了告戒后人不要再让这类的事情发生。为了避免刘焦悲剧再次唱响神州大地,那大家就要纠根刨底,看看造成刘觉生离死别的原因是什么?(请两位同学简单表达一下看法)
根据大家的回答,我总结:大家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认为
1、焦母的专横粗暴
2、刘兴的自私势利
3、焦促卿的懦弱与忠贞
4、刘兰芝对爱情的忠贞5社会环境,封建礼教。意见有很多,哪个才是呢?我们应该看到,在这场悲剧中,每个人物都是悲剧的构成要素。那么,我们是否能够结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悲剧的原因呢?
悲剧的发生离不开尖锐的冲突,课文中展示了紧张、激烈、集中的矛盾冲突。从冲突双方的性质来看,一方追求美好的合乎人性的爱情理想,它是正常的,自然的,健康向上的,但是却处在被压抑的地位;一方则代表腐朽陈旧的封建伦理道德秩序,在《孔雀东南飞》中表现为封建家长制权威。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