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寅初 曾鸣 肖家芸
同一篇课文,在不同教师的手下,会有不同的处理和教法。这自然取决于主客体的诸多因素。从客体说,要深切把握教材和教学对象的特点;从主体说,则关系到教师个人的学养和秉赋的差异。正因如此教学才会呈现出千姿百态。
本辑三篇教案,都是有关《故都的秋》,但设计不同,教法各异。有的侧重于讲析“秋”的底蕴,有的引导学生去自读自解,有的预设目标安排教学。但结果都能殊途而同归,登堂而入室。所谓“同归”、“入室”,即是都能起到使学生启智益能的作用。
因此,在实现语文教学总体功能的前提下,我们提倡语文教学的个性、多样性和艺术性。
《故都的秋》讲析课
安徽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肖家芸
【教学设想】
通过讲析,引导学生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悟其理,得其巧,用其技,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步骤】
一、观秋色──芦花、柳影、夜月、碧空
1、识“秋色”──蓝朵、槐蕊、青布、灰枣。
2、辨“秋色”──融灰、白、蓝、暗多种冷色调于一体。
3、感“秋色”──冷清。
二、闻秋声
1、蝉声、风声、雨声、人声
2、辨“秋声”──寂静。
(点拨:这么多的声响交迭,看似热腾,实则相反。在那无际的秋空之下,连小虫、驯鸽、扫帚、秋蝉这些细微之声都能听见,足见故都之静。以动衬静静愈静,这是艺术的反衬法。又如雨后话秋的“唉,天可真凉了”,一声唉叹,一个拖腔,回荡在高阔寂寥的秋空,如同回荡在无边的大森林,回荡越久,空寂越深。)
3、感“秋声”──孤独。
(点拨:一个独自飘零者,越静越感到孤独。)
三、品秋味
沉浸在冷清的秋色之中,凉意顿生;置身于寂静的秋空之下,悲感填胸:这“悲凉”二字便是故都那浓浓的秋味所在。
其实,这秋色的“清”,秋空的“静”与秋味的“悲凉”,相辅相成,如第4段(分析略)。
四、悟其理
郁达夫为何“悲秋”呢?看一看历代作家的咏秋之作就明白了。请看投影(取宋玉《九辩》、欧阳修《秋声赋》、苏轼《前赤壁赋》、峻青《秋色赋》中的代表句,详情及分析略),无论是悲秋,还是乐秋,抑或颂秋,都是不同时代在人们思想心理上引起的不同反应。
郁达夫所处时代如何呢?请看自读提示第三段,明确:作为一个正直进步的文学家,是白色恐怖的威胁,导致郁达夫的忧虑孤独心境,这是因“时”生“心”;这种忧虑孤独的心境,常常激起作者悲凉的感情,这是感“时”生“情”;这种悲凉的感情支配着其视听感触总是喜好冷色调,总是寻求宁静处,这是以情驭景:于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写自然之秋,抒内心之愁,便是这篇散文的特色。
五、得其巧
把握了以情驭景的特点,便可领悟文章看似疏漏实为精巧。(转入讨论。)
其一:作者为何不写“暖色”,不写繁盛?
明确:那样不符合作者孤独的心境,不适合作者悲凉的感情。由此可见,写景散文决非有景必录,而是缘情择取。
其二:作者为何喜爱“北国之秋”而不欣赏“南国之秋”?
明确:“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比南国之秋更突出、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
其三:第12自然段写了大段议论有无必要?
明确:插入议论,意在通过古今中外的延伸对比,表明感秋处处有,突出中国之秋味在北方,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以充实内容,深化主题,使景、情、理交融。这段议论有必要。
下面六言绝句表现了隐居生活的闲适,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判断空格处应填的一组词。
投影显示:
桃红复囗夜雨,柳绿更囗春烟。
花落家童囗扫,莺啼山客囗眠。
A、润、绕、忙、无
B、含、带、来、犹
C、遭、惹、懒、高
D、逢、喜、急、恼
明确:应填的是B组。(分析略)
《故都的秋》导读课
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 胡寅初
【教学设想】
本文是课内自读课文,通过导读法,引导学生去自求得之。教师引导点拨,排疑解难。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了一个散文单元,有哪些篇?单元学习的重点是什么?(学生回答)
本学期,我们还将学习一个散文单元,学习的重点是“散文的神和形”。今天,我们学习自读课文《故都的秋》看是如何体现这一重点的。
二、提示自读,明确要点
指定一人朗读题注和“自读提示”。明确学习要点:
1、这篇散文突出了“清”、“静”、“悲凉”的特点。这特点是故都的秋色和作家主观心情的融合点;
2、学习本文,体会散文“情”与“景”,“形”与“神”是相辅相成的;
3、领会本文疏朗不羁的行文与精到细腻的笔触相结合的语言特点。
三、播放录音,体会感情
四、自读课文,讨论问题
1、速读课文,找出作者写了“故都的秋”的什么景物,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
点拨:牵牛花、槐树落蕊、秋蝉残声、秋风秋雨、枣子树等详写;陶然亭芦花、钓鱼台柳影、西山虫唱、玉泉夜月、潭柘寺钟声等略写。因为前者更能体现“色彩浓、回味永”的故都秋味无处不在,同时也体现散文选材“形散”的特点。
2、为什么不提有特征的故都秋景,如“火一般的香山红叶”、“明镜似的昆明湖水”、“游人如织的颐和园”,却提到“南国之秋”的“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
点拨:选材与主旨有关。作者追求“清”、“静”,内心笼罩淡淡的“悲凉”,因而文中所选景物的共同点是都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香山红叶、昆明湖水、颐和园不具有这特点。这体现了散文“形”“神”相辅相成的特点。而“南国之秋”景物是作为对比物、衬托物出现的,既使散文材料“散”,又起反衬作用,使北国秋色更显色浓、味永。
3、散文中的议论,有点旨的作用。本文议论段(第12自然段)中关键的一句是哪句?作者写故都的秋,为什么要论古今中外文人对秋的深情?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