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 王娟
⑶ 而感悟人生之秋的最好的当数对秋雨的描写。找个同学来读一读。请问读后感觉怎么样?有点悲凉。可是咱们并未见到悲凉的标志性的字词句,是什么触动了人们凄凉沧桑的感情呢?
明确:
秋风求雨愁煞人。是秋雨触动了人们心头的悲伤和忧愁,触发了他们的苍凉无奈之情。是啊,天气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那种沧桑,那种无奈,都在天气转凉,一年将尽的氛围中。作者并未刻意去写,没有悲凉的标志,但悲凉的气氛始终笼罩着,正应了辛弃疾的那句话“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历尽沧桑之后,调子无法不悲凉,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
总结:对于故都的秋,作者通过清,静,悲凉三个方面去品味,借助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这些极富北国地方特色的认清风物,我们重点赏析了牵牛花、槐蕊、秋雨,至于秋蝉、秋枣请大家课下分析,注意学以致用。
5、不过必须承认一点,每个人品味的秋不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区域中品味的秋也不一样。请看:
有人独立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万类霜天竞自由。”秋风里,毛泽东读到了它的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了它的悲凉。
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雨里,柳永读到了它的凄苦。
可是为何郁达夫独独衷情于故都秋的“清、静、悲凉”呢?这与他的生活背景,个人情趣等等有关,一起来了解一下作者,学会知人论世。
⑴ 郁达夫简介:
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1896年生,七岁入私塾,“九岁题诗四座惊”。自幼就受到良好的中国古典文学教育。1913年赴日留学,1922年回国。十年里受尽歧视、冷遇和屈辱,激起了他强烈而深沉的爱国热情。
“眼看到祖国的陆沉,身受到异乡的屈辱,与夫所思所感,所经历的一切,剔刮起来,没有一点不是失望,没有一点不是忧伤,同初丧了夫主的少妇一样,毫无力气,毫无勇毅……”
──《忏余独白》
“中国呀中国,你快快强大起来吧!”
──《沉沦》
1921~1933从事进步的文艺活动。在上海负责编辑《创造季刊》等。
1933~1936从上海到杭州,是苦闷低沉时期。
1937~1945抗战爆发后,他亲赴抗日前线参加战争,后来到新加坡参加当地文化界活动,新加坡沦落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⑵ 写作背景:
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闲适的山水间,过着抑郁、寂寞而逍遥的生活。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的遁世文学”。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后,北平将遭到日寇践踏,郁达夫正是怀着最后看一眼故都的秋的心情重游故地的,就像一件心爱之物,传家瑰宝,即将面临着暴力的抢劫而自己又无力抵御一样,那种悲凉,那种无奈让人不忍碰触。
总结四个原因:
① 跟故都秋天景物本身的特征有关。
② 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以情驭景。
③ 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
④ 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
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至于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和落寞。所以这种清静悲凉在作者看来就是一种无法割舍的美,升华出去这就是故都情结,家国之思。爱国不是光会爱她的强大,繁荣,也要像舒婷,闻一多那样更爱她在磨难中的坚强。正因为如此,郁达夫在文章最后深情地倾诉:
《故都的秋》是一首好诗,反复吟唱,更感悟其神韵高妙;
《故都的秋》是一幅好画,多方观赏,愈领略其意韵深远;
《故都的秋》是一碗好茶,细细品尝,更体味其清醇可口;
《故都的秋》是一杯佳酿,慢慢啜饮,愈享受其馥郁醉人。
让我们记住这曲悲凉的颂歌,记住郁达夫,记住故都的秋。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