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金桥高级中学 吴秀琴
四、拓展探究
出示研讨题四:作者说“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联系学过的诗词,作者的概括恰当吗?其他季节就不能吗?
(设计说明:联系旧知,以诗释文,加深对秋之文化气息的体验;巩固对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写法的掌握。)
五、课堂结语
郁达夫以文化人的笔触,让我们品尝故都的秋韵,体会秋的文化气息。我希望同学们以后在写景时,也能像作者那样,不仅看到景物的自然气息,还能以文化人的眼光去观察景物;以后再阅读名家散文时,在赏析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化韵味,提升文化品味。
六、反馈评价
1、在下列横线处填上相应的词语: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
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
(设计说明:要选能体现“清、静、悲凉”的秋情之词◇考查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
2、探究性学习:从《故都的秋》看历代文人的悲秋情怀。
学生活动:生课外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借助网上资源查找有助于解决问题的资料。
(设计说明:此题是对文本的有益拓展,是课内“拓展探究”环节的深化。生通过对文本文化内涵的感受体悟,被激发起对历代文人悲秋情怀的探究欲望,对有学习兴趣的同学将会是一次理性的思索历程。)
(结合探究性学习,读写结合,将写作引入散文鉴赏教学中;希望能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探究习惯。)
七、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一曲悲凉的颂歌刘禹锡《秋词》郁达夫《故都的秋》
颂秋──积极乐观向上──悲凉
对比──古人悲秋,而我颂秋──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
借景抒情──晴空一鹤排云上──五幅秋景情景交融
以情驭景
庭院清秋 芦花、柳影、夜月、碧天、日光 秋色 清
秋槐落蕊 秋花、秋草、槐蕊、秋果 秋物 情景
秋蝉残鸣 虫唱、钟声、驯鸽飞声、秋蝉 秋声 凉 交融
秋雨话凉 秋雨、秋风、人声 秋雨 静
胜日秋果 破屋、破壁腰中、扫帚的细纹 秋形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