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教师进修学校 戴生晟
2、议论(12)直接抒情(14)
3、排比:(13)“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 3分钟 四 美读全文 在较全面理解本文的选材、写作特色和文章丰富的人文内涵后,让我们用鉴赏的眼光品读全文,希望读出达夫先生的内心,读出我们二十一世纪的青年和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作家的心与心之间的交流,读出故都秋天的清静,读出故都秋天的收获,读出故都秋天给人的厚重的历史沧桑感,读出人事更替人生易老的忧伤,读出对祖国山河美丽大自然舍身相许至死不渝的热爱。 生个性化美读 9分钟 五 向同学介绍一篇写秋天的诗文 1、指令:向同学介绍一篇写秋天的诗文。先写好(完善)你的稿子。应包括:①读过哪些?②最喜哪些?③赏析最喜的一篇。
提示:从选材、写法、主题、语言等方面或主要的某一二方面切入亦可。准备时间5分钟,以400左右字为宜。
3、巡查、指导全班
4、指令:用2分钟时间组内4人间交流,师巡查,决定全班交流对象。
5、生选3生上台交流,每生2分钟,计6分钟。
6、各组推一篇较好的鉴赏文章张贴于教室某角落全班共享。 1、准备好自己的一份以备交流(5分钟)
2、组内四同学间互相交流
3、推出一篇优稿全班交流。 15分钟 拓展延伸,可自由发挥。要注意收集学生方面生成性的知识材料。
【关键问题之预设答案】
1、作者: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作家。1896.12~1945.9。出身 知识分子家庭。1911年始创作旧体诗。1913年赴日留学。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发起成立创造社。1928年加入太阳社。1930年发起成立“左翼”。1938年抵新家坡。1945年9月被日军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沉沦》、《蔦萝集》《迟桂花》《出奔》。
2、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写出故都的秋怎样的特点?
选了哪些景物 写出故都的秋怎样的特点 院子静观(3) 碧绿天色、驯鸽飞声、叶间漏下的日光、破壁部牵牛花的蓝朵、尖细且长的秋草 清、静(是客观景物特点的描写和总结,又是作者内心的感受) 落蕊轻扫(4) 似花非花、声音没有、气味也无、极细极柔软 扫帚丝纹 细腻、清闲、落寞 清、静、悲凉(“悲凉”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属达夫一人所有) 秋蝉残声(5) 衰弱残声、随处啼唱、嘶叫 静、悲凉 秋雨闲人(6~10) 忽 咬、立、缓慢悠闲、微叹 一层秋雨一层凉 清、凉、悠闲 金秋金果(11) 枣在叶中间 微黄(全盛);叶落枣红(清秋佳日Golden Days) 清秋佳日 果实累累Golden Days3、从哪些句段中体察到"悲凉",如何看待"悲凉"?
第4自然段,落蕊铺得满地,“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如何看待“悲凉”?(12)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秋风秋雨愁杀人的自然之情,感叹时间老人的公正与无情,韶光易逝,人物不再。“悲凉”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属达夫一人所有。丰富的学识,丰富的人生阅历,面对故都秋景自然会生出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诸多而独特的感受,同时又不只停留于单纯的悲哀,心态仍然积极,也看到秋的收获,秋的美景,秋的深沉与幽远。
4、本文描写的“五官开放”及效果。圈点勾画的词句:听觉:“驯鸽的飞声”(3)/“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4)。视觉:“碧绿天色”、“一丝丝日光”、“牵牛花的蓝朵”(3)。触觉:“感觉到十分的秋意”(3)/“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4)。嗅觉:“气味也没有”(4)。效果:使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效果,并融入作者深沉而细腻的感受和情思。
5、其它鉴赏要点扫描:
⑴、描写的对象:不写故都的宫殿,一般景,平常百姓→平民意识,人文精神,追求闲适。
⑵、写作特点:
① 五官开放,描写细腻;
② 主观感受的融入,情景交融;
③ 对比;
④ 论和抒情,思路开阔,文化底蕴深厚。
⑤ 排比句子,使语文具整饬之美,又有音韵之美,抒情味浓厚。
⑶、主题呈现:情景交融,情随景生,情随心生;人文厚重。
6、拓展延伸题目“我向同学荐一我喜欢的描写秋天的诗文”。有关诗文及关键句参考: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万类霜天竞自由”。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何其芳《秋天》……名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⑴ 推介一:
我最喜欢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其诗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简要赏析】
简约与深细相依
古人宋玉曾用“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来形容美女身量的恰到好处。《天净沙秋思》文字之精炼,也可以说达到了不能再增、减一字的程度。全篇仅五句,二十八字,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图景。这首小令,确实不愧为言简意丰、以少胜多的佳作。小令的前三句,十八个字,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作品中前三行全写景,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紧紧扣着“情”;古道,是他的行经路;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种悲凉。仅仅28个字,一个长期漂流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文字不多,然而思乡之情却绵绵柔长,缠绕在读者心头。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