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中学 谢伟柱

新学网 > 语文 >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2 > 荷塘月色 >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教材与教学对象分析】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也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在写景中抒发出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学生是容易入景的,但入情即难,而且对语言和景物层次的精妙之处难以感悟,因此在教学时先详细叙说文章写作的时代形势和作者的复杂心境,让学生通过联想产生历史的想象,再紧扣作者情感的变化揣摩语言的运用和意境的美。

【教学目标】

1、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教学程序】

课前:

1、学生查阅有关时代背景的资料;

2、学生仔细阅读文章,认真思考教师布置的阅读训练题。

课堂:

1、分小组讨论阅读训练题(一课时)

2、以文章的写作顺序,结合阅读训练题(二课时)

课后:

1、整理课堂笔记。

2、限时做《创新思维训练》中有关题目。

3、仿写: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博喻写一段写景的文字。

【教学过程及阅读训练资料】

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

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彷徨苦闷,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心情)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2、“月亮渐渐地”,如果省略了“渐渐”一词,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析:“渐渐”写出了时间流动和空间转移的缓慢,与环境的宁静和心境的颇不宁静相适应,如果省略了,则不能描摹出时空变换的流动性,也不能体现出缓慢中的宁静与宁静中的颇不宁静。

3、“……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若将“带”字换成“掩”或“关”有何不同?

析:“掩”—出门/转身/拉掩,动作烦琐,有一定的目的性;“关”—动作过程与“掩”相类似,目的性强,语言的感情色彩平淡苍白,缺乏表现力;“带”—轻轻地将门从背后掩上,动作轻柔随意,保持环境的宁静,也与心境相符。

4、在本自然段中,作者所处的环境是由哪几个空间立体地构成的?

析:院子、夜空、墙外、屋里、门外。

5、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叠词?有何作用?

析: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6、“沿着”,为什么不用“通往”?

析:“沿着”是围绕,才可见“荷塘四面”的景色,而“通往”则表示还走在往荷塘的路上,无以得见“荷塘四面”。

7、“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曲折、幽僻、寂寞”三种情景前后有何联系?

析:曲折引出幽僻,幽僻引出寂寞。

8、“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用了哪些叠词?

析: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

景物的色调是怎样的?

析:淡淡。

流露了怎样的心情?

析:淡淡的哀愁。

9、“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若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析:“踱”: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却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闲、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

10、“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联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现在的自己又是怎样的?

析: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自由的人。

11、“到了别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妙处”和“受用”两个词,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

析:从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悦。

12、“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本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在上下文的联系中有何作用?

析: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13、“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弥望”何解?

析:充满视野,满眼,如“春色弥望”。

14、“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它修饰的是“舞女”还是“裙”?

析:与“高”相呼应,修饰“舞女”。

15、“的舞女的裙。”,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

析:本体──叶子;喻体──亭亭的舞女的裙;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

16、“层层的叶子中间,”,“田田”与“层层”是对前面哪个词的具体解释?为什么?

析:曲曲折折;“田田”描其连绵不绝,“层层”描其高低有序。

17、“零星地点缀”,“点缀”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

析:零星。

18、“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若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好不好?为什么?

析:拟人;不能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因为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同样千姿百态,楚楚动人。

19、“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

析:

本体──白花;喻体──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