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春林
《荷塘月色》的语言特征是朴素、典型、充满诗意的,常使用比喻、叠词、通感,另外还特别注意炼字。一种贴标签的方法是教师先把以上特点交代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在文章中一一印证,直到把标签里的内容印证完为止。另一种贴标签的方法是教师先让学生说说喜欢的词句,然后请他们总结语言特点,一一贴上标签,学生如果找不全,老师再补充。无论哪一种方法,目的都是贴标签,以此概括出语言特点,至于缘何有感染力,并没有深入探究。
另一种常见的模式是语言鉴赏知识化,就是从语言知识的角度分析语言运用的特点。这里的语言鉴赏,重视的是语言知识的普遍意义,并没有立足于不同语境中语言范式的不同审美意义,所以遁入模式化的解读中。这种语言分析方法在中小学教学中已经司空见惯。学生从小学二、三年级开始,遇到比喻修辞格的时候,老师就要强调什么是比喻,比喻中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形似点是什么;到了初中,这些内容仍要讲,只不过加上了明喻、暗喻、借喻、借代等知识;到了高中则多了博喻、通感知识。这样一成不变的语言分析,并不能使学生的语言鉴赏力随着思维能力的提升而提高,而是仍然停留在审美感知层面上,学生也很难体悟到文学经典中作家个性化的语言特点。
以上两种语言分析模式,都热衷于对文学作品语言特点的概括和诠释,至于语言的审美意义基本没有挖掘。
如何摆脱这种模式?笔者以为,应当揣摩语境,从语感、语义等多角度开掘审美意义。
文学首先是语言艺术。文学经典往往是个性化语言和独特情感体验的综合体。作品所有的价值都要通过语言得以实现,所以语言层面的审美鉴赏是文学鉴赏的主要内容。
《荷塘月色》的通感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文中有两处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前一句,作者由眼前的若有若无、如丝如缕的荷花散发的“清香”,与“远处高楼上”飘来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渺茫的歌声”构成了通感。感觉伴随着想象移动,唤起人内心微妙的情感,自然地沟通为优雅宁静的心绪。后一句中,视觉的“光和影”与听觉的“旋律”、“名曲”构成了通感。用“旋律”、“名曲”喻指光和影疏密起伏与轻重浓淡的色调美,作者把视觉感受诉诸听觉,植入了小提琴曲优美的体验,这两种审美体验,烘托了幽雅温馨的氛围。作者调动了诸多感官体验,全身心地投入到“独处”的心灵感受。这样的审美体验,绝对不是诸如通感“是感觉器官的移用”这样简单的语言知识诠释能够获得的,必须结合特定的语境,调动想象力,从语感角度建构起语言意义。
然而挖掘并没有结束,我们还应作更深一步的探讨,“通感”手法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艺术魅力?我们可以借助文艺理论的知识,加大学生审美鉴赏深度。比喻的艺术魅力往往来源于比喻的两端(本体和喻体),在特定的语境中,距离越远其艺术表现力就越强。这就是瑞恰慈《修辞哲学》中讲的“语境间的交易”,就是“雪花比做盐粒”没有“把雪花比做柳絮”美的原因。“花香”与“远处高楼上的歌声”,“不均匀的月色”与“光与影有和谐的旋律”,其语境距离都出人意料。同理,我们可以以此理解文中诸多新鲜的比喻意义。
关于博喻,对高中生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知识了,所以没有必要在语言知识方面纠缠,把这一个语言现象当作本文的一个语言特点去概括,而应从语感、语境等方面综合分析博喻的艺术魅力。博喻的特点是三个以上的喻象组合在一起,喻象叠加,形成了喻象群,以期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诸多喻象产生全新的整合关系,每一个喻象在整体结构中便获得了一种新意义,任何一个喻象都同其他喻象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群”的意义不拘泥于一个喻象的原本意义,也不是个体喻象之和,喻象之间都有张力。所以鉴赏中,不能对喻象意义做机械的排列和组合,必须充分调动阅读的想象力,去填补空白,从整体上加以把握。《荷塘月色》中形容水中荷花的博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作者传神地描绘出荷花在素淡朦胧的月色下清丽的样子和楚楚动人的姿态,追求的是一种绵远悠深的艺术感染力。
《荷塘月色》中的叠词叠音,可以从语感的角度让学生美读,通过体味叠词叠音形成的错落有序的节奏,体会母语珠落玉盘的韵律美,体验特定的语境中精妙的情感。为了形成比较深刻的印象,教师还可以提示学生从学习积累中找到类似的语境比较、体会,比如李清照的《声声慢》、朱自清的《春》等。同样,文中的炼字,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好像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好像笼着轻纱的梦”,“泻”、“浮”、“洗”用得妙,几个传神的动词,描绘出月光照射的动感、塘上氤氲水汽轻柔缥缈的质感以及月下叶子和花的梦幻感,增添了恬淡、静美的诗意。教学中可以通过诗作中传为佳话的炼字比较鉴赏,加深学生的理解。如果简单地运用替换词的方法去品味,则不能形成深刻的审美印象。
总之,情感层面审美意义建构的概念化与语言层面审美意义建构的模式化,是文学经典教学的两大硬伤,这两个问题不解决,文学经典的审美意义就无法深入开掘,教学就会陷入刻板和单调之中,文学教育就难有大的改观。这其中,语文教师必须首先加强自身的文学审美修养。
────────
原载《人民教育》,2007年第11期。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