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程代军】
〖引领:从素读走向研读·实施研读,确立学生的主体位置〗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知的堆积。”让学生发现问题,最终还是需要学生自己来解决问题,以此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解决阅读中发现的问题则有必要通过研读来实现。
那么,怎么指导学生实施研读呢?
第一,紧扣文本,适时提供背景支架:
问题的来源有两个,一是学生,一是教师。无论怎样的来源,都不能保证仅仅依靠文本就可以解决问题。但是首先需要紧扣文本,通过对问题相关信息的定位、筛选、比较、概括,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这是教师一般都会采用的方法。高考的文学作品阅读总会有一些文意理解方面的题目可以从文中“找”到答案,考查的就是这种研读能力。但是,基于文本而产生了“文本—自我”型的问题,将语文学习的外延由文本扩大到生活,教师就需要提供一些必要的背景支架了。按照建构主义学习观,在学生可供利用的学习资源相对匮乏的境地下,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提供相关材料作为解决问题的支撑,让学生自主解决。
有一位老师在上《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课时,紧扣“描写要深刻”和“意思要远大”两块教学内容,让学生找出文中有关描写和表现人物品格的词句。把握住文本,就是把握了语言这一利器。学生在文本里走了两个来回,对文本的理解比较深入。但是,学生因为缺乏相关的阅读积累,对文中引用《箜篌引》和《桃花扇》的材料难以理解,教师在课堂上也没有提供相关的背景支撑,所以“立意深远”这目标很难达成。如果教师能讲一讲有关这两则材料的故事,或是提供对这两材料的相关评论,学生就会对文本选用材料的意义更加明确。
【浅谈高中新课程实验背景下语文教师的备课·为理解教材而拓展教材】
〖福建省厦门市第六中学 李文婷〗
《高中语文必修1》的写人记事散文单元选的课文是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巴金的《小狗包弟》,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我们说,知人论事,知世论人。我们在备课中首先侧重对其人物、事件历史背景的把握和介绍。而这个正是学生对本单元课文理解的门槛。学生对时代历史的了解过于疏浅,而如何在历史背景下把握人物,更存在一定的难度。
比如,新选入高中课本的文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这篇文章虽短,但是多处引文,又很不好理解,甚至觉得有些枯燥和不知所云。我们备课组在备课中确立的讨论点是梁启超演讲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个场景(也就是做精彩描写的几个片段)。从两个方面来讨论把握:一是为何精彩生动?为何留下深刻印象。一是,作者的写作手法,描写手法。
对于第一个方面,我们的切入点先是对引文的理解,然后引入梁启超的生平,让学生深入体会梁启超的情绪波动的原因和深度。如何理解引文呢?这篇文章的引文有《箜篌引》,《桃花扇》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师的点拨主要在第一个引文:为什么梁启超对这首《箜篌引》的讲解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我们先是找出梁启超的演讲原文〈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关于叙述《箜篌引》的段落:
“古乐府里头有一首《箜篌引》,不知何人所作:据说是有一个狂夫,当冬天早上在河边‘被发乱流而渡’,他的妻子从后面赶上来要拦他,拦不住,溺死了。他妻子做了一首‘引’,是: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
在这里我们明白了《箜篌引》的故事和悲剧感:狂夫对渡河的执着和牺牲。联系梁启超等维新志士的情况,引导学生把握梁启超在解释《箜篌引》是所包含的志士们在国家衰亡,没有路可走的情况下,为寻找国家民族出路而敢作敢为,英勇执着,勇于牺牲。
接着是《桃花扇》和杜甫的引段。我们先介绍《桃花扇》和杜甫。然后,我们设置的探究、讨论点是:请同学们借鉴《箜篌引》的解读方法,结合《桃花扇》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内容和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思考梁启超讲到《桃花扇》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何大悲大喜?在教师提供《桃花扇》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一些基本资料的情况下,学生多能就梁启超的大悲大喜提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并且颇为到位和深入。有一个学生回答的是:为国亡而悲,为复国而喜。而国家兴衰正是梁启超所殚思竭力的心头恨。
然后是作者的写作手法,描写手法。在这个讨论点的设置上,我们的切入是比较阅读。对本单元三四篇写人叙事的文章让学生从写法上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自己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把握好的写人叙事的写作手法。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拓展阅读上,我们让学生大声朗读《少年中国说》,让学生感受梁启超的情操和胸襟,并因此培养他们的国家责任、社会责任。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