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三亚市第一中学 周圣余】
〖润物细无声──我对本校高中课改的点滴感想〗
新的语文教学更强调师生知识的双向交流。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师生之间的交往往往是单向的,老师从作家作品讲到内容主旨,学生从头听到尾,偶尔举手发言,相互讨论一下。而今,教材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很紧密,尤其是“梳理探究”部分,我们在讲授《奇妙的对联》时,就预先布置学生到三亚市各大街小巷和风景名胜区去搜集各种各样的对联,并且从长辈那里了解对联的知识,等到上课时便把资料拿出来交流分享。他们搜集到的对联有店铺里的、居民楼里的、风景名胜区的,还有老百姓口头故事中的,内容丰富多样,异彩纷呈。他们还无意识地谈到了对联与人们文化心理的关系,这是课本都未曾涉及的内容。他们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也通过交谈了解到很多与对联有关的知识,有些知识是老师也无法教给他们的。相反,是他们在给老师和其他同学传授知识。老师在此时只是班上一个年纪最大的学生。我们逐步学会了把课堂真正交还给学生,而且这个课堂不只是学校里的,而是向社会生活无限延伸的。
【辽宁省大连市枫叶高中 高 健】
〖“找得着北”──我的一点思考〗
我在讲授《奇妙的对联》一课时,怎样使学生对这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成为我思考的中心。经过考虑,我决定通过以下三个步骤完成我的教学计划。
我设计是第一个教学活动是“看对联,猜店名。”设计原则是浅显而有趣味性,让学生拉近与对联的距离。比如:
悬将小日月;照彻大乾坤。( )
不愁夕阳去;还有夜珠来。( )
光明铸出千秋鉴;气冷凝成一片冰。( )
消息瞬通九万里外;往来不过一须臾间。( )
接下来第二个教学活动是“千古人物对联中”。请同学根据对联中的有关词语,说出其中包含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相对于第一个教学环节而言,这个环节显然难度大一点,历史性和知识深度也加深了。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到对联简短的语句,可以包含深厚的情感和内容,也可以增加同学的相关知识。如果说,上一环节在于以趣味性和实用性吸引学生,那么这一环节则以知识性和丰富性来吸引学生。比如: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清湘应识九歌心”。
“生死一知已,存亡两妇人。”
第三个教学活动的“学习对联知识”。请同学根据上面的对联,归纳出对联的知识。有了上面的教学作为铺垫,这个教学步骤顺理成章。
1、字数相同,断句一致;
2、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3、词性相对,结构相同;
4、平仄相反,音调和谐。
第四个教学步骤:自己写对联。如果你是一个公司老板,请为你的公司或企业写一副对联,要求能体现出公司经营的业务。
对联教学大约用了三节课。对联教学虽然结束了,但给我的启示却远没有结束。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一直是我到枫叶以来思考最多的问题。对联教学使我认识到,要想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不在于手段的花哨。当然我并不反对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十分重要的。但再华丽的外衣也离不开精彩的内容,丰富的内容和广博的知识才是真正的法宝。为了上好对联这一内容,我查阅了大量资料,选材、阅读、删除不合适的部分,考虑哪些东西学生会感兴趣,了解一些又不至于完全不知道,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当然是必须的。我深深感到枫叶的老师确实比公立学校的老师难当,但却收获颇多,思索良多。我会继续努力,让自己跟得上枫叶这艘前进的大船。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