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
【摘要】
司马迁的《史记》开创了我国传记体的史学,是伟大的历史著作;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又是杰出的文学作品。《史记会注考证》引《拙堂文话》说:“读一部《史记》如直接当时人,亲睹其事,亲闻其语,使人乍喜乍愕,乍惧乍泣,不能自己,是子长叙事入神处”。林纾《春觉斋论文》说:“史公之写物情,挚矣”,“寥寥数语……尽呈纸上。”这“叙事入神”,“写物情”淋漓尽致,都是指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关键词】
鸿门宴 史记 司马迁 艺术性 史学
《鸿门宴》是《史记·项羽本纪》中写得十分出色的一个片断,由于它脍炙人口,它的故事及主要人物形象大家都熟悉。这里不作全面分析,只就氛围描写和个性化的语言来看司马迁的巨笔如椽,《史记》的艺术技巧多么卓越。
1、关于氛围描写的分析:
《鸿门宴》之所以惊心动魄,动人心弦,固然由于揭露的矛盾尖锐复杂,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也由于作家善于渲染气氛,使人常常紧张得透不过气来。
这一部分以项羽“闻沛公已破咸阳”开始,一开头就两写“项羽大怒”。又写项羽命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这完全是稳操胜券的口气;而谋臣范增又火上加油:“急击勿失!”这样一来就写出了战火迫在眉睫。妙在司马迁在他们两人说话之间,插上一句:“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这样的叙述看似实记其事,无甚深意,其实不然,它正是巧妙的描写氛围。它叙兵力,点出众寡悬殊;又叙所在地,点明两军极邻近,相去仅四十里。这几笔不仅交代了双方实力,而且渲染了大战一触即发的紧张形势,令人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
写到这里,文章似乎作了一个停顿,插叙项伯私见张良一段。但作者其实是欲张故驰。这一段仍然抓紧了气氛渲染。试看项伯找到张良,第一句就是“毋从俱死也”。这是说项伯见到刘邦军即将溃败,要张良不要跟着他一块等死。这口气自然也烘托出形势真是千钧一发。紧接着写刘邦得知项羽要来攻打的消息,一是“大惊”,二是连呼“奈何”,甚至紧张得开口就骂“鲰生”(指浅陋无知的小人)误事,以后又再极写他对项伯的拉拢,凡此种种,都是在从形势紧张已极着笔。可见项伯出场,产生了一个似松实紧的效果。尽管项伯出场使急转直下的形势顿了一下,但从斗争的另一方刘邦着笔,写他在好梦中遇晴天霹雳,气急败坏,与前面叙述项羽胜券在握的自信互相补充,不是更增加了读者对这场斗争的结果究竟如何的悬念么?
当然项伯的出场又具有情节发展的必要性。试想如果没有项伯的报信,刘邦不可能得知消息主动去鸿门“谢”项王。项刘见面,当在沙场。同样如果不是见面时杀机四伏,真是杯酒言欢,胜利会师,那也就毫无紧张之可言。正因为项伯的活动使得“鸿门宴”这个特定的斗争环境和斗争形式得以形成。而刘邦在这场斗争中到底吉凶如何,颇难意料,不能不引起读者的关注。这都说明了插叙项伯活动的一段,似松实紧,欲张故驰,仍然没有离开形势紧迫去落墨。
鸿门宴上剑拔弩张,形势本来更加危急。但作者却叙述起座次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这是不是作者闲中赘笔,慢条斯理地说些无关紧要的话呢?不,这叙述又是巧妙的氛围描写。写项王座次固然点出他的自居高位,但这里更重要的是突出范增。司马迁写到这里,特地点明:“亚父者,范增也”。指明项羽尊范增为“亚父”,即表示范增的行辈与自己的父亲相同,故尊重他仅次于父。范增是极力主张杀刘邦的。这里从座次点出了范增在项羽军中的重要地位,也就加深了人们对刘邦安危的注意。果然下面就写:“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者三”,连范增的眼神、动作以及暗示之意都活画出来了,只差一个“掷杯为号”;读到这里才更清楚原来作者祥座次决非闲笔。至于座前两剑飞舞,那局面的紧张、微妙大家都很熟悉,就不必多谈了。
司马迁善于渲染气氛,还可以从下面这二点看出。其一是当两剑交击,形势甚急时,张良去找樊哙。这里的写法值得注意。张良一至军门,还没来得及开口,樊哙就问:“今日之事如何?”显然樊哙在外边早急坏了,一见张良,就迫不及待地打听消息。樊哙这种提心吊胆的焦急情态,从宴会以外另一角度反映了宴会进行中的紧张。这里作者不着一字,只叙樊哙迫不及待的先开口,却也很好地起了渲染气氛的作用,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不能不令人叫绝。其二是刘邦终于借口“如厕”离开项羽准备逃走时,作者又插了这么一段:“良问曰:‘大王来和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这一段写的似乎是谈送礼物,却也起着氛围描写的作用。它通过补叙,回应了当时见面的紧张。“会其怒不敢献”,把当时项羽的杀气腾腾、刘邦的胆战心惊又一次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种危险已过再回忆当时情景的追述,是作者在情节的余波中再现波澜,叫人想到刘邦“会其怒”一定是在抹着汗心中感到十分危险。正是当时那印象太深了事后才又说出这番话,使人更感到当时的气氛确实紧张。正因为刘邦心有余悸,所以跟着又对张良说:“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刘邦仓皇脱逃,担心追兵的心里活动,通过这段话如在目前。“鸿门宴”结束了,留给读者的仍然是这样紧张的印象。无怪这段文字叫人读起来不能丢手。
2、关于人物个性化语言的分析:
《鸿门宴》艺术上的另一个巨大成就就是人物语言洗练、传神,富有个性化。司马迁往往用三言两语甚至几个字就使人物的性格、神态纤毫毕露,而且独具特色,譬如刘邦曾经问过张良这么一句话:“君安与项伯有故?”这句话看来似乎是随便问问,你怎么与项伯有老交情呢?实则寓意深远,可以想见刘邦的为人。试想当刘邦乍一听到张良转述项伯带来的消息时,本已陷入极度惊恐之中,而张良又本来是他倚为左右手的谋臣。但即使惊慌,即使在自己信任的谋士面前,仍不忘考察一下张良到底与项伯有什么关系,从而判断他们的话是否可信。这句出现在十分紧迫形势中的似乎无关紧要的问话,恰恰写出了刘邦的机变。一旦刘邦了解了张良与项伯过去交往的情况后,他立即极力拉拢项伯,这就更进一步突出了刘邦的奸诈。
司马迁写对话的才能是卓越的。他善于揭示人物的复杂的内心世界,从而使一个工于心计、巧言善辩,机诈权变的刘邦形象栩栩如生的站立在我们面前。再衬之以坦率轻信、盲目自大的项羽形象,就有力地揭示了《鸿门宴》这场斗争何以以项羽失败告终。写对话如此简练,内涵却又如此丰富,真不能不叫人为之击节不已。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